天天看点

见完布林肯,就找上了中国大使,托卡耶夫的手腕,不能小瞧了

作者:科罗廖夫

随着俄乌冲突爆发,全球地缘政治形势进入新的动荡期,地处亚洲大陆中部,连接东西方的中亚地区,正在上演一场涉及多方的地缘政治博弈,美国务卿布林肯就赶在G20峰会前,跑去了中亚。但从托卡耶夫政府的动作上看,中亚国家并没有因小失大,放缓与关键友邻中国的合作。

见完布林肯,就找上了中国大使,托卡耶夫的手腕,不能小瞧了

图注:哈萨克斯坦媒体报道截图

据哈通社等媒体报道,在托卡耶夫与布林肯会晤之后,哈国总理斯迈洛夫代表托卡耶夫政府就专门会见了中国驻哈大使张霄,双方就贸易、招商引资、能源、农业、跨境水资源利用等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斯迈洛夫强调,中国是哈萨克斯坦重要的贸易伙伴,哈政府将按照两国此前的构想,争取到2030年将双边贸易额提升到 350 亿美元。

从中哈双方在会晤后的表态上看,农产品进出口和铁路运输是此次会晤中的重点。斯迈洛夫向张霄大使表达了哈方希望消除贸易壁垒向中国出口更多农产品的意思。张霄大使则表示,中方愿意从哈进口农产品,也愿促进两国间的铁路运输,加强区域间互动和伙伴关系。虽然双方没有谈及安全、外交等事务,但结合近期中亚地区的外交动态来看,一场涉及中美俄三方的地缘政治博弈正在上演。

见完布林肯,就找上了中国大使,托卡耶夫的手腕,不能小瞧了

图注:哈总理斯迈洛夫(右)会见张霄大使(左)

在斯迈洛夫与张霄大使会晤前,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刚刚结束了其上任后的首次中亚之行。在此次访问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期间,布林肯与中亚五国官员举行了“C5+1”会议,宣布将追加投资,支持美方提出的中亚经济倡议。

对于布林肯此行,外界的看法高度一致,都认为这是美国加强在中亚的存在,拉拢相关国家的一次尝试,《华尔街日报》等媒体甚至直接用了“挖中俄墙角”,来描述布林肯此行。而华盛顿会选择此时在中亚行动,一方面是出于美方的全球战略,想要将手伸向中亚这一关键地区,另一方面则是,俄乌冲突爆发后,这一地区的地缘局势进一步变化,让美方认为自己有可能在这一方向上取得突破。

见完布林肯,就找上了中国大使,托卡耶夫的手腕,不能小瞧了

图注:美国务卿布林肯会见中亚五国官员

在苏联解体后,由于历史惯性等原因,哈萨克斯坦等国与俄罗斯的关系较为密切。俄罗斯也一直将中亚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并通过独联体、集安组织、欧亚经济联盟等由俄方主导的地区性组织,在经济、安全等多个领域发力,维持自己在中亚的地区影响力。

因此,虽然中亚各国在政治、宗教、民族等因素的影响下,或多或少地展开了“去俄罗斯化”运动,但整体而言,俄罗斯在中亚仍旧有着其他大国难以企及的影响力。

见完布林肯,就找上了中国大使,托卡耶夫的手腕,不能小瞧了

图注:俄罗斯在中亚一直有军事基地

但随着俄方出兵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国对普京政府在地缘事务上的强势感到了担忧,俄罗斯与中亚国家之间出现了一道较为明显的裂纹。时至今日,哈萨克斯坦等国都没有明确支持俄罗斯出兵乌克兰,并承认乌东部四州入俄。

更重要的是,在普京政府以能源为武器,试图逼迫欧洲让步之际,中亚各国仍在向美欧出售能源,引起了双方关系的进一步动荡,作为中亚最大国家的哈萨克斯坦,甚至退出了独联体跨国货币委员会协议。这种情况的出现,无疑会引起西方的注意,在布林肯出访前,美国和欧盟方面已多次派人前往中亚。

见完布林肯,就找上了中国大使,托卡耶夫的手腕,不能小瞧了

图注:欧盟理事会主席米歇尔等人也在俄乌战争爆发后到访过哈萨克斯坦

俄罗斯自然不会坐视中亚各国与自己“分道扬镳”。普京在俄乌开战后的首次外访,就是前往中亚。在此次布林肯访问后,俄总理米舒斯京也到访了塔吉克斯坦。可以说,俄方现在正在极力修补裂痕,确保中亚各国不会倒向西方,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亚唯一的非独联体国家土库曼斯坦,就在去年6月与俄方签署了深化伙伴关系宣言。

在美俄不断在中亚发力之际,中国也没有选择置身事外,停止与中亚各国深化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与中亚的高层级交流一直未断,甚至有了增加的趋势。不久前,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就在飞赴欧洲,参加慕安会的过程中,经停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与乌外长在机场进行了短暂会面。中吉乌铁路等事关双边经济交流的关键项目也已提上了日程。

见完布林肯,就找上了中国大使,托卡耶夫的手腕,不能小瞧了

图注:王毅主任

这些交流也反映出,在中国与中亚各国在经贸、能源等领域已经有了深厚合作基础,双边关系稳步提升的背景下,哈萨克斯坦等国深知,作为自己搬不走的邻居,以及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才是中亚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外部推动因素。

从中美俄的一系列动作上,外界其实可以看出,作为连接东西方的重要枢纽地带,中亚的地缘政治形势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中亚五国现在呈现出了一种,在增强独立性的前提下,保持与俄罗斯在安全、外交领域的密切联系;同时以经济为首要切入点,提升与中国的伙伴关系;而又不拒绝美国伸出的橄榄枝,与西方维持一种若即若离状态的整体地缘政治格局。

见完布林肯,就找上了中国大使,托卡耶夫的手腕,不能小瞧了

图注:中国与中亚之间的经贸联系越发密切

而在国际局势动荡,美俄、中美、中俄关系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中亚这种地缘局势能保持多久,谁都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答案。但托卡耶夫在内政问题上处理上任纳扎尔巴耶夫时所展现出的手段,以及在中美俄三方之间游走博弈的手腕,着实令人印象深刻。

当然,虽说现阶段的托卡耶夫政府有想在中美俄之间左右逢源之嫌,但有一点却是很难改变的——那就是在中国与中亚联系越发紧密的背景下,哈萨克斯坦等国舍近求远,全面倒向西方的可能微乎其微。美国方面最终会发现,有些“墙角”是自己“挖”不动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