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50年,英國密碼學家、邏輯學家、人工智能之父圖靈(AlanTuring)發表論文《計算機與智能》,文中闡述了"模仿遊

1950年,英國密碼學家、邏輯學家、人工智能之父圖靈(Alan Turing)發表論文《計算機與智能》,文中闡述了"模仿遊戲"的設想和測試方式,就是後來大家熟知的圖靈測試,這是人類第一次對機器模仿人類智能的深度思考和系統論述。圖靈測試定義:如果一台機器能夠與人類展開對話(通過電傳裝置)而不能被辨識出其機器身份,那麼稱這台機器具有智能。

1956年夏天在美國達特茅斯學院,麥卡錫(John McCarthy)、明斯基(Marvin Minsky)、羅切斯特(Nathaniel Rochester)和香農(Claude Shannon)四位大佬申請并組織了曆史上第一次人工智能研讨會,會上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這個概念,并确定了人工智能需要研究的七個方向:自動計算、通用程式設計語言、神經網絡、計算複雜性、自我學習、歸納演繹、創造力。達特茅斯會議被認為是人工智能正式誕生的标志,1956年成為人工智能元年。(注:圖靈為什麼沒參加?因為1952年圖靈被判同志性取向定罪,并接受化學閹割,1954年自殺,享年僅42歲。)

回望曆史,人工智能誕生至今隻有短短70年,其發展速度之快令人震驚,也遠遠超出了這些創始人的預想。再過70年,人工智能會變成怎麼樣,無法想象。但人類文明史會銘記那些人、那一天、那個地。

Alan Turing(英國皇家學會會員,人工智能之父)

JohnMcCarthy(時任達特茅斯數學系助理教授,1971年度圖靈獎獲得者)

Marvin Minsky(時任哈佛大學數學系和神經學系教授,1969年度圖靈獎獲得者)

Claude Shannon(貝爾實驗室,資訊理論之父)

Nathaniel Rochester(IBM,第一代通用計算機701主設計師)#科技圈大小事# #人工智能# #科技# #未來#

1950年,英國密碼學家、邏輯學家、人工智能之父圖靈(AlanTuring)發表論文《計算機與智能》,文中闡述了"模仿遊
1950年,英國密碼學家、邏輯學家、人工智能之父圖靈(AlanTuring)發表論文《計算機與智能》,文中闡述了"模仿遊
1950年,英國密碼學家、邏輯學家、人工智能之父圖靈(AlanTuring)發表論文《計算機與智能》,文中闡述了"模仿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