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哪些行為會讓你覺得對方很有教養?

作者:雄湛定投1

1

我們離優秀的居住環境還差什麼?我認為有幾個點。

第一,HOUSE,包括院子。

第二,孩子上學,可以自己去,或者有校車,父母不需要圍着孩子。

這些需要一個前提,就是大環境有一整套的針對兒童的系統。例如孩子過馬路怎麼過?乘車怎麼乘?全社會的人都尊重小朋友,也從小朋友開始尊重别人。

有個朋友,他去了日本後,發了條朋友圈,日本的文明程度還要領先美國20年。就是說的秩序感。

北京上海是最容易實作這些的,雄安也可以。按照設計,雄安應該具備這樣的雛形,但是又有個問題,貧富差距太大以後,自然會有人把手伸向了這些孩子,除非不允許外地人進城,那又倒退了。

我從小到大,沒被父母送過上學。中國人父母送孩子上學,接送這些,都是由一個概念引起的,獨生子女,就這麼一個孩子,沒辦法,若是一群孩子,也就不會把心思用在孩子身上了。

哪些行為會讓你覺得對方很有教養?

2

哪些行為會讓你覺得對方很有教養?

有一次跟朋友聊起這個話題,她就講了一個室友。

她說,“同居”半年了才知道她吸煙,還是有次摘下耳機無意中聽到洗手間裡“咔”的打火聲。她很少在公衆場合吸,每次吸煙前先開排風扇。然後把煙頭放在廢棄的可樂瓶子裡,最後還收拾下廁所再下樓扔個垃圾。

她買了個三種亮度的台燈,每當我睡覺,她自覺調整光的亮度。

我們宿舍小洗手間水流聲大,她睡覺輕。每當我起床,我看她悄悄插耳機聽郭德綱接着睡

有次生病半夜咳嗽,半睡半醒中感覺有人抱着我喂了我一勺枇杷膏。

她極愛貓,我怕“毛”。她知道後從不在宿舍留貓,等得空,就帶着火腿腸去院子裡喂喵。

所謂教養,就是不将個人習慣、個性強加于他人。

3

除非特别優秀,否則家裡的第一代大學生很難出頭。因為人生重要路口,沒有人給他提供意見,畢業全靠自己摸索,試錯了就會付出時間成本,一路跌跌撞撞,從20多歲到30多歲,時間成本也就那幾年。30多歲後你會發現身上壓着很多重擔,已經不允許你随意嘗試。别人三代人的努力不是你一個人就可以追得上的.......

雖然也存在,大器晚成,但大部分人的黃金期還是那幾年,錯過了,真的很難再有。是以。我一直覺得自己就是趕上了一些契機,算幸運?努力?誰沒努力過呢?

4

情緒不穩定的人的問題不隻是情緒不穩定,往往還會伴随無能、無賴、無邊界感,不講道理,不能為自己負責,貧困,疾病,人生重大變故,甚至暴力傾向。

情緒不穩定的客戶,會占用普通客戶十倍的客服資源,而且效果往往還會很差。我們在售前服務時,一直在努力鑒别情緒不穩定客戶,以便提前把他們篩選掉。通常情況下,一口氣問七八個問題的,我們就會懷疑他情緒有問題。

我跟客服小姐姐都交代過,凡是咨詢超過兩句話的,一律不賣。

5

家長的角色,是要為孩子扛壓的,而不是把自己受到的壓力傳給孩子。如果你覺得自己不能扛壓,最好别要孩子。長期罩着一個孩子,會發生很多事情,方方面面,突如其來的,你都得面對。如果你當初是受不了社會和家庭的壓力才要了孩子,那現在也别怪孩子受不了學校學業的壓力,你們家有不扛壓基因。

家長當個緩沖帶,給孩子撐出來一點成長空間。不然學校家裡兩邊一起擠壓,讓孩子怎麼辦?

6

如果想向過去有過聯系但是現在已經沒什麼聯系的老同學老朋友咨詢問題,問題發出去的同時紅包也要發出去。人家收不收是他的事,你發不發是你的事。紅包是大是小都不是大的問題,你咨詢的事大,那就不妨大一點,你能力有限,那能發就行。這是你對對方的尊重。尊重到位了,答案才可能是幹貨。

7

哪些行為會讓你覺得對方很有教養?
哪些行為會讓你覺得對方很有教養?
哪些行為會讓你覺得對方很有教養?
哪些行為會讓你覺得對方很有教養?
哪些行為會讓你覺得對方很有教養?
哪些行為會讓你覺得對方很有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