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人生而孤獨。”但泰戈爾在《飛鳥集》中寫道:“我相信,在群星當中有一顆星星,引領我的生命,穿越不可知的黑暗。”我們置身黑暗,或許就是為了找到那顆星。在無盡墨色星海中,遇見這麼一顆偏愛于你的星,是一件多麼幸運又難得的事。
本期《最後一班地鐵》主人公徐暢和羅佳南就是彼此專屬的那顆星,他們互相救贖,在黑暗中引領對方走出深淵,換句話說,隻要你在,我就愛這人間。

2月14日情人節,在這個洋溢着甜蜜因子的特别日子裡,我們遇到了他們,手捧鮮花的羅佳南和笑眼盈盈的徐暢。
作為95後,當一些同齡人徘徊在愛情分叉路口猶豫不決時,他們已經果敢地簽訂了“終身契約”。結婚近3年,和其他朝夕相處的夫妻不同,他們身處異地,兩周才能見一次面。
雖然相見很難,但他還是會在情人節密謀一場驚喜,突如其然出現在她的樓下,帶着嬌豔瑰麗的花和滿腔愛意的他。
▲ 嬌豔瑰麗的花和滿腔愛意的他
林徽因說:“唯有你也想見我的時候,我們的見面才有意義。”朝思暮想的夫妻突然出現在咫尺之間,洶湧而來的感動,讓她臉上笑意難抑,一面說着“這是我的幸福高光時刻”,一面讓朋友用手機記錄下此刻。
“距離之于愛情,就像風之于火,它吹熄那些微弱的,它助長那些強烈的。”這對異地小夫妻,散發着旁人豔羨的幸福和快樂,感染着我們。他們讓我們明白,距離,從來不是愛情真正的阻礙。
她一邊讀研一邊工作,他專心攻克博士學位,分開的日子裡,他們朝着共同的目标,在各自的道路上努力前進,步調一緻的他們,最終将在對的時間跨越山河,相聚相守。
生命本是一趟孤獨的列車,卻在既定的軌道上遇見别樣的風景,而後,萬物都變得浪漫。
“有些東西就是注定的緣分。”當她笃定地說出這句話,并告訴我們領證的故事時,我們明白了他們的愛有多義無反顧,宛如故事情節中最浪漫的橋段。
“我們倆是先結的婚,再見的父母。”雙向奔赴的兩人,堅定不移地選擇了對方,從此,一生一世一雙人,一餐一飯一輩子。在他們眼裡,世俗的規矩和條件,比不過兩人心心相印的滿腔愛意。
“我當時想要報一個考公的班,要五萬八,他就說‘老婆你不用考慮這些,你去學就好’,我知道他自己沒有這個錢,但我那刻還是覺得,沒錯,就是他了。”
有的人,有一百顆糖,隻給你一顆,而有的人,一顆都沒有,也要想辦法給你一顆。就是這種可以傾盡所有的偏愛,給足了她安全感。熙熙攘攘的人海中,因為他,她也有了大步往前走的底氣和資本。
當深入了解他們的故事時,我們才明白,他們為何會如此堅定的選擇對方。
“感覺那個悲傷的小女孩一直住在我心裡,哪怕我已經二十幾歲了。”“有一個場景一直在我的腦海裡,我蹲在家門口,門内是爸媽的争吵聲和摔打聲。”
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而他們恰恰都屬于後者。
相似的家庭背景和童年軌迹,卻長出了顔色不一的兩朵花,她熱烈,追求自我的快樂,他内斂,按照别人的預期發展。他們就如同互補的兩張拼圖碎片,剛好是你,幸好是你。
“我就像一個放在固定器皿中的植物,隻能按照他們想要的方式生長,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偏錯。”因為原生家庭,他不斷地給自己施加壓力,在四面八方建起了無形的牆,把自己困住。而那個講究“自己快樂最重要”的女孩,打破了牆,走進了他晦暗無光的世界。“如果不是他,我不知道未來會是怎樣。”他骨子裡的沉穩和擔當,也給了女孩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 來自他的真摯告白
“感謝我的生命裡有你。”兩個從荊棘中走過的人,互相成為至暗時刻照亮彼此的光,從此,山河可愛,人間值得。
赤忱的愛意揉雜其中,安撫彼此不安的靈魂。
或許原生家庭不能選擇,可未來的日子他們擁有彼此,在屬于自己的小家中,互相治愈,互相依偎,一起感受人間煙火,看日出日落,花開花謝。
此刻,她在鬧,他在笑,這就是家最歲月靜好的模樣。
- END -
導演 / 李偉鵬
排版、撰稿 / 李丹丹
設計 / 衣
全國首檔聚焦都市人生活的新紀實系列短片,深入探訪都市夜歸族,看見人間尋常。
我們相信,每個熱愛生活的普通人都在用力奔跑,勇敢擁抱這個世界;每個匆匆擦肩而過的陌生人,都有一段值得被記錄的人生海海;我們也相信,這個時代需要有人記錄它的真實,記錄它的溫度。
「最後一班地鐵」,是每天通勤的你我會遇到的陌生人的故事,是每一個為夢想奔波的城市夜歸人的故事,也是你和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