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所歡,兩性情感心理學寫作者,寫有情的故事,有趣的陌生人,有料的知識。

你身邊有沒有“媽寶男”?
有一個女生向我咨詢,聽完她的婚姻故事,你會明白媽寶男對婚姻的傷害有多大。
女生跟丈夫結婚2年,剛出月子就回了娘家,她決定等待離婚冷靜期之後,就跟丈夫去辦理離婚手續。
為什麼離婚?
這并不是忽然之間産生的念頭,而是結婚2年來,一點點沖突累積起來的不滿。
她跟丈夫通過相親認識,短短3個月就結婚。
結婚之後,丈夫都做了這些“媽寶男”事情:
1、把她當外人,她每次在家的時候,丈夫都會拉着婆婆說悄悄話
2、對她不尊重,隻要她對婆婆有一點兒不滿的意見,丈夫都會大發脾氣,哪怕的确是婆婆做錯了
3、無條件服從公婆的意見,她想自己給孩子起名字,卻被丈夫告知:“等我媽給孩子起名,你不能給起。”
4、更過分的是什麼?她坐月子期間,婆婆來到家裡,美其名曰照顧她,卻讓女生很惡心。家裡3個房間,她跟孩子住一個,她老公卻執意跟婆婆住一個房間。
5、生孩子之前,她本來打算找月嫂,卻被丈夫一句話堵回去:“我媽說了,找月嫂浪費錢,不靠譜,自己看吧。”
種種委屈和經曆湧上心頭,再加上生完孩子,女人“産後的情緒”很不穩定,是以她還是決定回娘家。
要麼等待離婚,要麼就讓她看到丈夫徹底改變。
如果他不能改變,那就隻能走離婚這一條路。
提到媽寶男,你想到了什麼?
百科中的解釋是:
聽媽媽的話,凡事以媽媽為中心,被父母寵壞了的人。
實際上,現實中的媽寶男,遠比你想象中“更讓人無法接受”。
我想到一個文章:
男生去外地讀大學,母親擔心他在外面過不好吃不好,于是辭掉工作,在大學附近租房子陪兒子讀完大學。
這個男生媽寶男到什麼程度呢?
不會洗衣服,不會疊被子,甚至連内褲都要讓他媽媽給洗,自理能力極差。
每次跟人聊天時,開口就是:“我媽說了”。
跟這樣的男生戀愛,你是什麼感受?
是不是分分鐘想要逃離?
在媽寶男身上,有哪些特征?
1、凡事以父母為中心,無條件服從父母的意見
在媽寶男的概念裡,他們認為父母說的話就是一切,父母的建議就是對的。
這說明什麼?
說明他是一個沒有主見的人。
沒有自己的主見,沒有自己的獨立意識,無法做到獨立思考,更沒辦法掌控自己的人生。
即使在戀愛或婚姻中,他們也都是聽從父母的意見。
父母說能繼續談,他就繼續談下去;
父母說如何談戀愛,他就按照父母的指點談下去。
2、與父母相處時,沒有“邊界感”
有句話叫:“女大避父,兒大避母”。
但是在媽寶男,媽寶女身上,完全看不到這種界限感。
他們跟父母相處時,過度親密,完全沒有了私人的空間和自由。
如果男生是單身,這是他自己的生活,别人無從幹涉。
但如果他談了戀愛,結了婚,依舊跟母親過度靠近,這會對夫妻造成什麼傷害?
女人天生愛吃醋,這是對安全感,感情需求感的一種挑釁。
婆婆與兒媳婦之間,本身就存在着潛意識的“競争關系”。
一個是争奪兒子的愛,一個是争奪丈夫的愛。
如果男人缺少邊界感,隻會導緻婆媳沖突越來越深,最後讓婚姻破裂。
3、把妻子當外人,凡事都是妻子的錯
媽寶男最明顯的特征就是:
跟别人聊天時,經常把“我媽說”當口頭禅挂在嘴邊。
即使跟夫妻相處,也是這個樣子。
在婚姻裡,媽寶男的作風是:
把妻子當外人,每次婆媳沖突,男人都會站在母親的一方,将所有的錯誤都挂在妻子身上。
家裡有多少錢,妻子一概不知;
每個月工資發了多少,怎麼花的,他也不願意告訴妻子;
家裡的一切大大小小的事情,他不願意跟妻子商量,而是跟爸媽商量。
這樣的婚姻,寸步難行。
心不齊,家就不定;
夫妻二心,婚姻就難以繼續。
如果一個男人連最基本的尊重,拎得清都學不會,那他還是不要進入婚姻了。
從本質上來講:媽寶男是如何形成的?
歸根結底:
母親在家裡過度強勢,在兒子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來極端的掌控欲。
一手決定孩子的衣食住行,學習,生活,社交甚至是感情,讓兒子無法逃脫自己的意志。
母親性格強勢,占有欲強,在原生家庭中說一不二。
再加上,這樣性格的母親,隻有一個獨生子。
十有八九,這個男生會變成媽寶男。
要知道:
婚姻從來都不是兩個人之間的事情,而是兩個家庭的事情。
女生嫁給媽寶男,最大的挑戰并不是男人,而是你的婆婆。
今日話題:
你如何看待媽寶男?
(文章配圖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