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的産能外溢與創新擴散

2月13日,福特汽車宣布将投資35億美元,在美國的密歇根州建設一座磷酸鐵锂電池工廠。部分美國政客不大高興。因為它由甯德時代提供相關技術和服務。

這是中國企業出海的新嘗試。福特汽車稱自己處于一個“非常全球化的市場”,相信新生産的電池有資格獲得《通脹削減法案》規定的補貼。但阻力依然存在。已經宣布投向美國本土制造的可再生能源、電池和電動汽車項目已達數百億美元,很多正在經受漫長的審查。2006年成立于休斯頓的美國上市公司Microvast,計劃在田納西州建造電池工廠,補貼資格已經獲得了美國能源部的初步準許,結果因被質疑在中國有子公司,補貼資格遭遇盡職調查。

全球化被撕裂,國家角力其中。甯德時代技術出海,隻是其中一個縮影。全球供應鍊進入一個大分化、大重組時期,這一過程中,中國的企業家、投資者、創業者都已經開始做出大調整。

2022年,美國從東南亞進口了更多商品,而不是中國。從東盟運往美國的集裝箱,比去年增長了2成,從中國出發的則少了2成。中國投資美國的創新創業,受到了更嚴苛的審視,美國市場涉及中國投資者的交易占比約4%,但送出到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處的卻占了15%。

中國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也仍然需要全球化。現在,面臨全球技術管制與供應鍊重塑,中國正圍繞自身的技術積累、産能優勢與供應鍊經驗,加速走出去,推動創新在全球的擴散。走出去不再是産品輸出,更多的是人才出海、資本出海、産能出海。

最重要的一站就是東南亞。2022年,新加坡成為中國創業者與投資人嘴裡的高頻詞。部分VC開始開設東南亞辦公室,招募人才。部分新基金專為出海而生。近幾年來,中國本土風投對東南亞初創公司的投資,在海外投資中的占比越來越高,對美國則已經逐漸降至50%左右。

中國的産能外溢與創新擴散

下南洋的理由很多。很多原先主投網際網路企業的機構,撞上了硬科技的投資壁壘,國内流量紅利正在消失,文娛、教育與金融科技遭遇政策限制。

東南亞不一樣,那裡有新的流量,也有新的媒體,促成了新的交易。東南亞擁有全球10%的人口,4.8億活躍網際網路使用者,世界平均水準4倍左右的人均GDP增速。TikTokShop今年把業務拓展到了東南亞六國。新加坡不僅擁有國際化的頂尖學府,還正改革簽證政策,從全球争奪創新人才。很多中國創業者在那裡尋找機會,有些之前在中國大陸從事網際網路行業,有些則剛海外留學落戶。

一些中國投資者與創業者,一路追随加密貨币、區塊鍊與Web3到了南洋。東南亞成了驗證該技術,服務消費者的理想市場。目前有600多家加密或區塊鍊公司總部位于東南亞,不少創始人有中國背景。中國風投願意向他們下注。過去兩年,領投東南亞初創公司最多的前10家中國本土風投中,有4家就是主投加密或區塊鍊的新面孔。

此外,中國風投機構還看中了東南亞市場的金融科技與電子商務。提到華人在東南亞創新,就會提到SHEIN與Shopee。它們的供應鍊在中國,市場在海外。與早期出海照搬中國的商業模式不同,如今的跨境電商更加本土化,甚至刻意淡化自己的中國背景。東南亞市場并不是一個單一整體,全球化配置更講究因地制宜;市場更小,團隊也更有動力向其他市場擴張。很多出海創業者也是圍繞以中國為原點,向全球擴散的供應鍊出海大做文章。華人創立的中東物流iMile服務對象,正是SHEIN為代表的中國跨境電商。

中國成熟産能也在向東南亞轉移。在全球化時代,來華直接投資和中國對外投資均實作了快速增長。但随着全球産業鍊逐漸從注重效率走向兼顧安全,“流入中國”和“中國投出去”的資本,也在發生變化。

2012年,流入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是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水準的四倍。到了2021年,天平向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傾斜,占比反超了外國直接投資。亞太地區吸收了中國海外直接投資的一半。東南亞是重要新興市場。

中國的産能外溢與創新擴散

中國是世界工廠,但不代表所有環節都需要在中國完成。在成本驅動下,紡織業等産能主動向東南亞遷移。歐美國家對供應鍊過于集中在中國的擔憂,也使得海外巨頭産業鍊中的中國消費電子企業一起走出去。它們多為勞動密集型、中低附加值的部門。

蘋果産業鍊正在加速外遷。蘋果供應鍊在中國大陸的生産基地數量,2019年為47%,2020年降至41%,到了2021年,隻剩下了36%。美國與東南亞是最大的赢家,位于上述經濟體的蘋果生産基地數量占比,各自上升了超過3%。

供應鍊外遷的趨勢仍在繼續。摩根大通預計,到2025年,包括Mac PC、iPad、Apple Watch和AirPods在内的蘋果産品中約有25%将在中國境外生産,而現在這一比例為5%。

中國的産能外溢與創新擴散

但不必太擔心這種“去中國化”。立訊精密等代工企業越來越多地在東南亞設立生産基地。越南制造,核心還是中國制造。正如美國一直懷疑從越南進口的光伏,仍然是中國制造。摩根大通認為,随着中國企業産能出海,中國企業在蘋果供應鍊上的重要性逆勢上升,到2025年,中國大陸企業代工的iPhone将升至20%以上,是現在的4倍多。在制造中學習創新的循環,仍然掌握在中國企業手裡。

中國的先進制造同樣在走出去。中國主導着全球電動車産業鍊的各個環節,提煉了全球70%左右的鎳與钴、40%的銅、60%锂,生産了70%的陰極,85%的陽極,60%多的隔膜和電解質,超過3/4的電動汽車電池産能。這是中國本土市場難以完全消納的龐大産能,必須面向全球化。

中國動力電池制造商甯德時代在匈牙利等國投産,是該國有史以來最大的綠地投資,金額超過了其他競争對手的總和。此外,中國幾家電池隔膜企業、電池材料企業都公布了位于匈牙利的投産計劃。匈牙利現在是全球動力電池制造中心之一,靠近歐洲汽車工業基地。遠景動力在歐洲、北美和日本不僅投資和擴産了動力電池項目,而且在當地建立零碳産業園區,推動經濟和工業向綠色轉型。

中國的産能外溢與創新擴散

以新能源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出海,開始打造更具韌性的全球供應鍊配置。甯德時代還在與當地合作夥伴探讨建立電池材料工廠的可能性,希望與全球化更深度地捆綁在一起。

全球供應鍊的重組,有些企業看到的是國内的進口替代的機會,而有些企業看到的是擷取國外市場的新的機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