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坐擁3億多使用者的“印度支付寶”,為什麼還是被阿裡抛售了?

最近,差評君突然聽到了一個消息,阿裡竟然把印度公司 Paytm 的股票給清倉了。

雖說隻是一筆 3 億美金的小交易,和微軟動辄 200 多億美元收購動視暴雪的大手筆相比,隻能算小打小鬧。

但是這家被賣了的公司可一點不簡單呀。

雖然是一家印度本土科技公司,但是 Paytm 血統高貴。巴菲特的伯克希爾 · 哈撒韋公司、孫正義軟銀與阿裡都是他的金主幹爹。

作為微信、支付寶之後全球第三大電子錢包,雖然 Paytm 的使用者到達了 3 億多,但是有着 14 億印度人民做後盾,又不乏想象空間。

而資料也顯示,印度的數字支付市場以 20% 的增速繼續領跑全球。

甚至 21 年, Paytm 在印度上市的時候,國内的新聞通稿還都是一片 “印度支付寶上市,阿裡成最大赢家” 的喜氣。

結果上市不到兩年, “ 心肝寶貝 ” 變成 “ 牛夫人 ” 了。

難道這一回,阿裡拿的是 “ 收割印度韭菜 ” 的劇本?

我看了眼 Paytm 股價,才發現這或許不能怪阿裡太無情了。實在是, Paytm 這幾年,多少有點步履維艱的意思。

2021 年 11 月 18 日, Paytm 股票上市,結果直接同時收獲了印度曆史上最大 ipo 和印度有史以來上市日最慘的股票之一。

其後兩年,股價更是一瀉千裡,不到開盤的 1/3 。

明明是一家前途光明的科技公司,為什麼 “ 遠大前程 ” 和 “ 悲慘世界 ” 就湊一塊了呢?

一切都還得從 Paytm 的創業史說起。

過去 30 年,在中國搞網際網路,其實不算特别難。畢竟隻要複制一些美國成功的科技企業,做好本土化就可以了。

而同樣的理論好像也很适合,印度。

是以早在 2009 年,就有人看到了機會, Paytm 成立了。

可惜,目光很超前的 Paytm ,在成立的前幾年,過的還真不算好。主要是,印度窮啊,而且貧富差距尤其明顯。

這就導緻:大部分人是沒有手機、買不起電腦,連網線說不定都沒拉,妥妥網際網路時代的離線玩家。

事實上,直到 2015 年 4 月,印度能夠上網的人數也不到 1 億。

而印度農村更誇張,不少人甚至連銀行卡都沒有,這還線上支付個錘子啊。

是以,直到 2015 年,印度 12 億人, Paytm 的注冊使用者不過 2500 萬人,隻有 5% 。

本來吧,再這麼整下去,可能公司都要被拖垮了。

幸好,印度有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總統 -- 莫迪。

雖然,我們之前的文章提到過,這總理搞了不少反常的操作。但是在印度走向網際網路的故事裡,他好像還是一個正面角色。

2015 年莫迪直接推出了的 “ 數字印度 ” 戰略,表示要讓廣大農村人口也能接入網際網路。

而且,他還竟然是個實幹派。

一邊親自推銷 “ 印度 ” ,遍訪矽谷,會見了谷歌、微軟和 Adobe 公司 3 位印度裔掌門人,通路了特斯拉、蘋果、臉書等美國高科技公司巨頭。

一邊大搞數字基建,以至于後來的印度,上網成本極低,一個 G 成本隻需要 1 塊 6 毛 5 ( 當然了都這麼便宜,就先别對網速有什麼期待了 ),帶着印度人民直接 “ 跑步 ” 網際網路時代。

一聽到這個, Paytm 的老總都要笑開花了,而阿裡也正是這一年砸了 6 億美金, “ 實名看好 ” 。

結果,這波紅包雨還沒下完呢。

第二年,莫迪竟然搞了妙招,把使用者給 Paytm 公司親自送過來了。

為了打擊洗錢,斷絕恐怖團夥的資金鍊,以及市面上橫行的假币。( 據說當時的假币占到整個印度的 1/4 了 )

就在 2016 年 11 月 8 号晚上 8 點,莫迪突然宣布 “ 廢鈔令 ” , 500 、 1000 兩種大面值的紙币全部廢棄( 因為多是印度商人用來賄賂 )甚至于大家隻有 72 小時,把大額紙币去銀行兌換。

後來,假币有沒有消失不好說,但是據說莫迪這波操作一石多鳥:不僅讓大家辦了銀行卡,還順便辦了身份證、統計了居民收入。

真就是治國鬼才啊。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 Paytm 網絡支付平台殺瘋了。

一來,正經幹活的商人,紛紛轉向更友善的網絡支付平台。

二來, 3 天内接待了幾億人的印度銀行,更是直接讓大家排隊排應激了。沒有人比這些人,更了解網上支付有多幸福了。

于是乎,在 “ 廢鈔令 ” 生效後不久, Paytm 就對外宣布公司創下了單日交易次數記錄,應用下載下傳量成長超千倍,每人平均交易次數也暴增。

資料顯示,其注冊使用者在 4 個月裡從 3 千萬增長到 1.22 億。

真是老天爺賞飯吃。

再加上, Paytm 公司在阿裡的技術支援下,可以說是智商全員線上,沒啥拖後腿的,先是搞起了大資料;然後又盯上理财需求,賣起了黃金,使用者量直接成為理财 app 第一;順便拿下了移動支付的牌照。

可以說要技術有技術,要資本有資本,要背景有背景。

本來,這麼發展,印度第一個 “ 十億級應用 ” 恐怕就這麼誕生了,但是萬萬想不到臨門一腳,Paytm 遇上對手了。

而他的對手是 UPI ( 統一支付接口 ),一個連接配接銀行和數字支付公司的技術橋梁,和咱們之前常用的銀聯系統挺像的。

當然,一開始這兩位還不是競争關系,甚至是好兄弟。

畢竟,在當時,你突然對一個印度農人說:把錢存到這個 app 裡。估計絕大多數人,都會覺得你再扯淡。

但是 UPI 就不一樣,首先這是銀行 App ,大家天然對這種金融機構吧,比較信任。

而且先搞網上銀行( UPI ),然後網上支付,再接入 Paytm 。就顯得比較順理成章了。

但是當海外公司也盯上印度市場的時候,問題就出現了:市面上網上支付的A pp 這麼多,我憑啥要用你的 Paytm 呢?

要知道,為促進 “ 無現金社會 ” ,印度的 UPI 有這麼一個條約:如果你接入了 UPI 支付,那麼無需申請預付工具( PPI )牌照。

這麼一來, Paytm 的最重要的護城河之一,牌照就失效了。于是谷歌、沃爾瑪、 Facebook 、三星電子、小米、 Realme 等企業均在印度推出了支付應用。

可以說來勢洶洶,而且這些個海外企業,那是要錢有錢,要技術有技術。

這其中還有谷歌、沃爾瑪兩條過江猛龍, Paytm 整個人都不好了。

要知道作為一個支付工具吧,如果各方面實力都相近,那麼核心的戰場其實是在支付的場景上。

支付寶之是以屹立不倒,除了支付牌照,還得歸功于淘寶先無敵無世,才有支付寶的後來居上嘛。

但是面對谷歌、沃爾瑪, Paytm 确實失策了。

一來,手機端的支付工具上, Paytm ,不是谷歌的對手,隻要你有手機基本就繞不開谷歌商店,谷歌掌握了安卓手機上 app 的生殺大權,分分鐘就能給你 Paytm 添不少亂子。

二來,個人服務端的支付工具上呢,又由沃爾瑪把持着最廣泛的支付管道 -- 商超。

雖然 Paytm 也已經涉足多個領域,但卻無法成為除‘電子錢包’以外其他領域的領頭羊。

而谷歌、沃爾瑪的管道更牢固,也更緻命。

Paytm 的先發優勢,對上谷歌、沃爾瑪的管道優勢,毫無疑問,那就是網際網路的名場面:燒錢大戰。

不過這一回,勝利的天平沒有偏向 Paytm 的一邊。

在 UPI 方面、沃爾瑪、谷歌占據優勢

但萬萬沒想到,外頭戰事未平, Paytm 的後院倒是先起火了。

一直以來,有 “ 數字印度 ” 的目标在前,印度政府往往對科技公司大開綠燈, Paytm 過的是沒羞沒臊的 “ 快活日子 ” 。

但近兩年,因為地緣政治的原因,印度市場不太平了。

先是小米公司一度被扣押幾十億元資金,又是華為、中興通訊被強制趕出 5G 網絡投标等事件。

而Paytm 的銀行業務更是因為涉嫌向中國實體洩露資訊,一度被禁止注冊新使用者。

這說好的資本無國界,你這大搞針對,就是不講武德了呀。

于是從, 2020 年,市場就有消息稱:阿裡已經暫時停止了對印度公司的投資計劃,未來至少六個月内都不會再向印度投出一分錢。

其後,阿裡、騰訊系開始了減持印度科技企業。

22 年的 5 月,更是爆出阿裡和螞蟻金服被曝退出 Paytm Mall ,也就是正在和亞馬遜、沃爾瑪進行電商大戰的印度第三大電商平台。

而沒了提供彈藥的金主, Paytm Mall 估值從巅峰時期的 30 億美元迅速滑落至 1300 萬美元。

而這一回,減持計劃終于來到了,阿裡在印度投資版圖裡核心,也是最大的科技公司 Paytm 上。

雖然這一回滿打滿算隻是一筆 2.92 億美金的小交易,螞蟻集團還持有 25% 的股份。但是結合此前,阿裡的一系列動作來看。

阿裡系在印度的大撤退已經過半了。

失去阿裡系的全力支援,深陷泥潭中的 Paytm 能逃出矽谷巨頭們的合力圍剿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