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轉角的點睛之筆、一個實用的細微設計……這場設計大賽成果或将成為身邊街景

作者:上觀新聞

曆時近4個月,海内外選手積極參與,262件投稿作品逐鹿群雄。投票點選量51萬人次,實名注冊投票16萬人次,社群巡展24次,群衆參與7.2萬人次,最終,9位選手脫穎而出迎來終極答辯。

一個轉角的點睛之筆、一個實用的細微設計……這場設計大賽成果或将成為身邊街景

2月18日,“古美杯”闵行區城市家具創意設計大賽落下帷幕,經過選手綜評答辯,組委會和專家評委綜合打分評選出了大賽一二三等獎。其中,作品《“古”法自然、“新”美闵行》獲得一等獎。區委書記陳宇劍,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胡明華,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區總工會主席楊其景等出席頒獎儀式。

一個轉角的點睛之筆、一個實用的細微設計……這場設計大賽成果或将成為身邊街景

設計的起點來自

老百姓所思所想所盼

古美公園内兒童友好型設施比較缺乏?現有的城市家具辨別類型較多,沒有形成統一的街區視覺形象?

作品答辯環節,參賽者們向在場觀衆和評委娓娓道來自己的解決方案,将自己的設計理念建立在市民所想所念,并用專業知識讓美好期待落地生根。

一個轉角的點睛之筆、一個實用的細微設計……這場設計大賽成果或将成為身邊街景

一等獎作品《“古”法自然、“新”美闵行》的作者孫大旺注意到,在上海200多個街鎮中,隻有闵行古美街鎮名字中帶了“美”字,以此為創意靈感,嘗試将書法“美”字和蝶形圖案嵌入到古美公園“蝶湖”上的橋體欄杆中。“我很高興獲得獎項,如何從美字出發,營造良好生活環境,将美的聯想和美的生活連結,是我們此次設計想要探索的主要方向。”

一個轉角的點睛之筆、一個實用的細微設計……這場設計大賽成果或将成為身邊街景

就如闵行區委書記陳宇劍在頒獎儀式上提到的,城市家具雖然隻是城市的細節,但展現了城市溫度、藝術格調和人文關懷。通過一個轉角的點睛之筆、一個實用的細微設計,讓市民群衆從中更好感覺闵行獨特的文化魅力、濃郁的文化氣息和溫馨的生活韻味,進而擁有更多的便捷感、體驗感和獲得感、幸福感。

一個轉角的點睛之筆、一個實用的細微設計……這場設計大賽成果或将成為身邊街景
一個轉角的點睛之筆、一個實用的細微設計……這場設計大賽成果或将成為身邊街景

從城市家具到社群微更新

品質提升不止于此

綜評答辯現場,決賽選手圍繞作品的創作靈感來源、對古美城市空間的了解、對自然與藝術的思考、以及如何讓城市家具兼具實用性和觀賞性進行了交流分享。

其中,二等獎作品《芝蘭玉樹,韻律古美》基于“玉蘭花”為主題元素,多次運用曲線和弧線為車站、路燈、站牌和座椅等城市家具給人以芝蘭玉樹之感,風度翩翩之姿,帶來詩情畫意。

三等獎作品《雙飛驿》很好地诠釋了美觀又不失藝術張力,作者辛長昊表示,“雙飛驿”源自他特别喜歡這樣一句詩:“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一個轉角的點睛之筆、一個實用的細微設計……這場設計大賽成果或将成為身邊街景

清華大學首批文科資深教授、大賽評委會主席柳冠中在賽後總結道:“設計的根本目的是創造性地解決問題。一是解決今天的問題,二是提出未來的願景。美不僅是在欣賞音樂與繪畫中産生,在秋天的夕陽下看一片樹葉同樣是美,設計應當是一種為大衆的長遠謀劃,一種集約的考量。如果我們能本着這一點去從事設計的話,中國的未來會更好!”

一個轉角的點睛之筆、一個實用的細微設計……這場設計大賽成果或将成為身邊街景
一個轉角的點睛之筆、一個實用的細微設計……這場設計大賽成果或将成為身邊街景

相關作品将陸續落地

營造設計“生态圈”

作為本次城市家具創意設計大賽形成的豐碩成果,相關獲獎作品将陸續落地,實作古美公園及周邊地區、合川路、平南路、萬源路和龍茗路等區域和道路的城市家具更新,為進一步提升區域城市空間品質賦能。

一個轉角的點睛之筆、一個實用的細微設計……這場設計大賽成果或将成為身邊街景

未來,大賽設計場景——“一環一路”(平南路、合川路、顧戴路和蓮花路綠道組成的環路以及萬源路)和“一園四角”(古美公園及其周邊四個角)将成為古美乃至闵行的地标,憑借有顔值、有創意、有内涵、有溫度的城市家具,煥發出新的活力和光彩。

一個轉角的點睛之筆、一個實用的細微設計……這場設計大賽成果或将成為身邊街景

通過本次大賽,專家、學者和企業、社團高校等社會各屆積極參與,組建社群更新設計聯盟,形成古美城市空間品質提升智囊團和專家庫。同時,将組建社群設計師沙龍,建構設計師和文化創意人才的社交群,打造設計師會客廳和大師孵化器,持續擴大古美設計“生态圈”的影響力、号召力和凝聚力,緻力使賽事成果輻射效應和延展效應更加顯著。

通訊員:古軒

記者:吳俊豔

攝影:陸乾辰

編輯:吳俊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