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色财經·信物百年》第八十集丨揭秘“鐵人”王進喜的筆記本!苦戰三年,把中國“貧油”的帽子甩進太平洋

作者:央視财經

百年企業"傳家寶",向百年風緻敬!

從5月11日開始,中央電視台财經頻道推出百部微紀錄片《紅色金融百年》。百年以來,100家企業黨委書記、董事長親自亮相,他們将各自企業的"傳家寶"帶到演播室現場,講述信背後鮮為人知的感人故事,追溯紅色金融印記,探索中國經濟脈絡。

今天告訴你"鋼鐵俠"王錦熙筆記本的故事。

《紅色财經·信物百年》第八十集丨揭秘“鐵人”王進喜的筆記本!苦戰三年,把中國“貧油”的帽子甩進太平洋

信名:王金喜筆記本

信使:中石油

信仰時代:1960年代

字母印記:"大慶精神""鋼鐵俠精神"展現

信函旁白:戴厚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視訊加載...

荒原、沼澤、鹽堿地,連續七個月的冬季,最低氣溫達到零下40攝氏度,那是1960年初的大慶。在那片難得的古老荒原上,一群石油勞工用他們鋼鐵般的意志,書寫了中國乃至人類的曆史,一部偉大的奮鬥史詩。

《紅色财經·信物百年》第八十集丨揭秘“鐵人”王進喜的筆記本!苦戰三年,把中國“貧油”的帽子甩進太平洋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集團有限公司帶來的企業信件,是一本60多年前的筆記本,經過多年的侵蝕,它的封面已經丢失,紙張已經變老變黃,卻被評為國家文物,因為裡面的每一個字,都是"鋼鐵俠"王金熙親自留下的。

《紅色财經·信物百年》第八十集丨揭秘“鐵人”王進喜的筆記本!苦戰三年,把中國“貧油”的帽子甩進太平洋

這本筆記本,不僅見證了王錦熙參加大慶石油會議戰争的全過程,還記下了《鋼鐵俠》内涵豐富、充滿哲學的"五講":"講進步不忘黨"、"講技巧不忘群衆"、"講成績不忘最""講缺點不忘自己""現在講不切曆史"。它不僅是"鋼鐵俠"王金熙畢生學習和實踐的思想結晶,也是"大慶精神"和"鋼鐵俠精神"的生動寫照。

《紅色财經·信物百年》第八十集丨揭秘“鐵人”王進喜的筆記本!苦戰三年,把中國“貧油”的帽子甩進太平洋

1960年3月,一支4萬人組成的團隊,滿懷自豪感,從祖國各地奔赴廣闊的松嫩平原進行石油勘探。玉門油田的石油勞工王金喜也率領他的1205鑽井隊從西北戈壁到東北荒野。

《紅色财經·信物百年》第八十集丨揭秘“鐵人”王進喜的筆記本!苦戰三年,把中國“貧油”的帽子甩進太平洋

當時,中國是名副其實的"石油窮國",每年消耗60%的石油,并面臨外部封鎖。石油的嚴重短缺卡在年輕共和國的喉嚨裡!随着三井松基石油的爆發,咆哮的大慶石油戰争開始了,王錦喜是鑽井隊的領隊。王金熙從小就很窮,沒有機會上學。在他成為鑽井隊的隊長後,他有一種堅持不懈的文化。他用簡單而簡單的筆觸,留下了靈魂的"大慶精神"。

《紅色财經·信物百年》第八十集丨揭秘“鐵人”王進喜的筆記本!苦戰三年,把中國“貧油”的帽子甩進太平洋

這本筆記本,記錄了王金熙的思想,執着于榮耀為國,為民族自豪感,為國情所愛,記錄了王金熙的所見所聞,展現了獨立、自力更生的精神,記錄了王金熙的學問,展現了科學、"三老四嚴"的求真作風;他努力工作,無私奉獻,用生命踐行"願為黨和人民奉獻一生的老黃牛"誓言,将樹上千百萬石油人代代相傳的精神旗幟。

《紅色财經·信物百年》第八十集丨揭秘“鐵人”王進喜的筆記本!苦戰三年,把中國“貧油”的帽子甩進太平洋

在春寒中,施工現場下着寒雨,王金熙一行以菜地為家,牛棚為家。現場起重機不到位,王金喜說"我們37人,是37人小起重機",硬是要靠人肩并肩,60多噸裝置要搬到三裡外,在井場樹鑽塔鑿湖冰蓋、盆端、桶鎬,硬是滿鑽要用50噸水;

《紅色财經·信物百年》第八十集丨揭秘“鐵人”王進喜的筆記本!苦戰三年,把中國“貧油”的帽子甩進太平洋

1960年4月14日,一道紅日從東面升起,王進喜拿着冰冷的刹車把手,大喊:"鑽!1205鑽井隊鑽出了大慶戰争的第一口井。

《紅色财經·信物百年》第八十集丨揭秘“鐵人”王進喜的筆記本!苦戰三年,把中國“貧油”的帽子甩進太平洋

大慶戰争,4萬多人在荒野中生活了三年,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石油工業的面貌,原油産量達到每年600萬噸,中國"貧油"帽子進入太平洋。在過去的60年中,大慶油田已生産了24.3億噸原油,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三次石油生産基地。大慶油田的開發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成為中國民族工業的中堅力量。

《紅色财經·信物百年》第八十集丨揭秘“鐵人”王進喜的筆記本!苦戰三年,把中國“貧油”的帽子甩進太平洋

以"鋼鐵俠"王進喜為代表的石油人,創造了"大慶精神"和"鋼鐵俠精神",不僅為國家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财富,也創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轉載請注明中央電視台财經

(編輯:于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