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红色财经·信物百年》第八十集丨揭秘“铁人”王进喜的笔记本!苦战三年,把中国“贫油”的帽子甩进太平洋

百年企业"传家宝",向百年风致敬!

从5月11日开始,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推出百部微纪录片《红色金融百年》。百年以来,100家企业党委书记、董事长亲自亮相,他们将各自企业的"传家宝"带到演播室现场,讲述信背后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追溯红色金融印记,探索中国经济脉络。

今天告诉你"钢铁侠"王锦熙笔记本的故事。

《红色财经·信物百年》第八十集丨揭秘“铁人”王进喜的笔记本!苦战三年,把中国“贫油”的帽子甩进太平洋

信名:王金喜笔记本

信使:中石油

信仰时代:1960年代

字母印记:"大庆精神""钢铁侠精神"体现

信函旁白:戴厚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视频加载...

荒原、沼泽、盐碱地,连续七个月的冬季,最低气温达到零下40摄氏度,那是1960年初的大庆。在那片难得的古老荒原上,一群石油工人用他们钢铁般的意志,书写了中国乃至人类的历史,一部伟大的奋斗史诗。

《红色财经·信物百年》第八十集丨揭秘“铁人”王进喜的笔记本!苦战三年,把中国“贫油”的帽子甩进太平洋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集团有限公司带来的企业信件,是一本60多年前的笔记本,经过多年的侵蚀,它的封面已经丢失,纸张已经变老变黄,却被评为国家文物,因为里面的每一个字,都是"钢铁侠"王金熙亲自留下的。

《红色财经·信物百年》第八十集丨揭秘“铁人”王进喜的笔记本!苦战三年,把中国“贫油”的帽子甩进太平洋

这本笔记本,不仅见证了王锦熙参加大庆石油会议战争的全过程,还记下了《钢铁侠》内涵丰富、充满哲学的"五讲":"讲进步不忘党"、"讲技巧不忘群众"、"讲成绩不忘最""讲缺点不忘自己""现在讲不切历史"。它不仅是"钢铁侠"王金熙毕生学习和实践的思想结晶,也是"大庆精神"和"钢铁侠精神"的生动写照。

《红色财经·信物百年》第八十集丨揭秘“铁人”王进喜的笔记本!苦战三年,把中国“贫油”的帽子甩进太平洋

1960年3月,一支4万人组成的团队,满怀自豪感,从祖国各地奔赴广阔的松嫩平原进行石油勘探。玉门油田的石油工人王金喜也率领他的1205钻井队从西北戈壁到东北荒野。

《红色财经·信物百年》第八十集丨揭秘“铁人”王进喜的笔记本!苦战三年,把中国“贫油”的帽子甩进太平洋

当时,中国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穷国",每年消耗60%的石油,并面临外部封锁。石油的严重短缺卡在年轻共和国的喉咙里!随着三井松基石油的爆发,咆哮的大庆石油战争开始了,王锦喜是钻井队的领队。王金熙从小就很穷,没有机会上学。在他成为钻井队的队长后,他有一种坚持不懈的文化。他用简单而简单的笔触,留下了灵魂的"大庆精神"。

《红色财经·信物百年》第八十集丨揭秘“铁人”王进喜的笔记本!苦战三年,把中国“贫油”的帽子甩进太平洋

这本笔记本,记录了王金熙的思想,执着于荣耀为国,为民族自豪感,为国情所爱,记录了王金熙的所见所闻,体现了独立、自力更生的精神,记录了王金熙的学问,体现了科学、"三老四严"的求真作风;他努力工作,无私奉献,用生命践行"愿为党和人民奉献一生的老黄牛"誓言,将树上千百万石油人代代相传的精神旗帜。

《红色财经·信物百年》第八十集丨揭秘“铁人”王进喜的笔记本!苦战三年,把中国“贫油”的帽子甩进太平洋

在春寒中,施工现场下着寒雨,王金熙一行以菜地为家,牛棚为家。现场起重机不到位,王金喜说"我们37人,是37人小起重机",硬是要靠人肩并肩,60多吨设备要搬到三里外,在井场树钻塔凿湖冰盖、盆端、桶镐,硬是满钻要用50吨水;

《红色财经·信物百年》第八十集丨揭秘“铁人”王进喜的笔记本!苦战三年,把中国“贫油”的帽子甩进太平洋

1960年4月14日,一道红日从东面升起,王进喜拿着冰冷的刹车把手,大喊:"钻!1205钻井队钻出了大庆战争的第一口井。

《红色财经·信物百年》第八十集丨揭秘“铁人”王进喜的笔记本!苦战三年,把中国“贫油”的帽子甩进太平洋

大庆战争,4万多人在荒野中生活了三年,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石油工业的面貌,原油产量达到每年600万吨,中国"贫油"帽子进入太平洋。在过去的60年中,大庆油田已生产了24.3亿吨原油,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三次石油生产基地。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成为中国民族工业的中坚力量。

《红色财经·信物百年》第八十集丨揭秘“铁人”王进喜的笔记本!苦战三年,把中国“贫油”的帽子甩进太平洋

以"钢铁侠"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人,创造了"大庆精神"和"钢铁侠精神",不仅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转载请注明中央电视台财经

(编辑:于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