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魅力在于曆史的沉澱,作為唯一一個誕生于春天、春天共生的城市,融合了"山、泉、湖、河、城"為一體的曆史文化名城,濟南具有罕見的重要曆史文化價值。保護曆史文化名城濟南,是建設"文化濟南"的重要舉措,離不開大家的共同參與。
在世界臍帶血日"愛與希望"主題公益活動中,齊魯志願者"保護曆史街區,講泉水好故事"系列公益活動正式啟動,老濟南文化講解志願者開始志願服務,山東财經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十幾名志願者來到美麗的百華洲, 與專業講解志願者一起參觀了老濟南的雕塑和建築,傳承了老濟南文化。

"家泉水,家挂陽"是許多人為老濟南最美的肖像,白花州是濟南最老的特色之一,大學生志願者跟随講解組專業志願者張志毅、盧廣章一起,再次講述老濟南在白花州的故事。
從大明湖路進入白花洲,第一條街道要走到"思敏街",以紀念濟南著名教育家朱思敏。至于道路的命名,志願者談話隊還談到了白花州渝宗街以東,連接配接柴門街的背面和宗街名稱的古碧霞宮也與泰山有淵源。
在白花洲的街道上,有幾套特色雕塑,每組雕塑都是非常古老的濟南特色生活場景。在白花洲湖的位置,"老濟南茶館"再現了老濟南茶館用爐子燒水的場景,一個爐子可以容納7個水壺,也讓小志願者大吃一驚。而"水車"雕塑再現了老濟南居民通過水車取水生活的場景,一輛裝滿泉水的水車,居民背負着平坦的擔子取水,這就是老濟南居民獨特的取水方式。離百花洲不遠的幾條老胡同,也因為是水罐車運輸的唯一途徑,還有"水巷"的說法。
在幾組雕塑中,一組雕塑沿着街道水系,位于盧蘭迪亞以北,最能反映老濟南居民生活在泉水中的生活。在雕塑中,一位母親用棍子在泉邊洗衣服,而一個孩子在水中玩耍。講解說,群裡,老濟南居民因為泉水和生活,不管是活着吃水,現在的水都是用泉水,流泉水早上最幹淨,我們習慣找米飯、洗菜,下午洗衣服大多。在衆多的公開資料中,一位老居民在泉水亭街洗衣服的照片,是當時最好的生活照。
"曲水晖"是一位古文墨客在農曆三月初舉行的一種遊戲,在百花州流杯池中,張志毅再次講述了"曲水晖"的故事,他還帶領大學生志願者前往位于白花洲東側的一組雕塑, 向您展示古籍水墨客人喝詩的故事和習俗。
山東财經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會長趙克志表示,這次考察通路後,她學到了很多關于老濟南的故事,雖然時代瞬息萬變,但那些經曆過傳統建築風雨的人依然閃耀,更需要新時代的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絕不是一朵牽強附會的高嶺土花,它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了我們,因為它借助現代科技等新東風飛進了普通人的家中。趙克志表示,她也将和同學們一起做好對老濟南的傳承和講述,更好地發揚老濟南文化,保護曆史街區,講好春水故事。
找記者、找報道、求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下傳"赤路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點情報站",全省600多家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報道!我想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