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以業務成功為核心——在資料團隊建構“鐵三角”的思考

作者:人人都是産品經理
在企業内部的數字化建設中,資料部門作為“内部乙方”,需要面對來自内部的各種客戶。如何讓我們的客戶都滿意,讓業務價值最大化,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本文結合《華為鐵三角工作法》與資料工作,與大家分享如何建構資料團隊“鐵三角”的思考。
以業務成功為核心——在資料團隊建構“鐵三角”的思考

在企業内部數字化建設中,資料團隊作為“内部乙方”,面對“内部客戶”,讓内部客戶滿意、助力業務成功、創造顯性化的價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近期,筆者學習了《華為鐵三角工作法》,結合資料工作,深覺有很多值得思考和借鑒之處,藉此和大家分享。

01 神奇力量的“鐵三角” 是什麼

“鐵三角”,是華為發明的一套面向客戶的組織模式;通過一個理念、一個流程和三個角色的有效配合,近年來幫助華為取得了巨大的業務增長和客戶成功。

  1. 一個理念:鐵三角的核心價值觀是“以客戶為中心”,即任正非強調的“滿足客戶需求、成就客戶理想”是鐵三角的終極目标。
  2. 一個流程:鐵三角運作基于華為的LTC(lead to cash)流程。
  3. 三個角色:設立“客戶經理、解決方案經理、傳遞經理”。

三個角色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利益綁定,共同服務客戶,實作最佳服務效果,實作在客戶界面實作接口歸一化。

  1. 客戶經理(AR):負責客戶關系的規劃和拓展,如客戶關系、商機挖掘、業務需求管理、商務談判、合同與回款等。
  2. 解決方案經理(SR):負責産品與解決方案工作,如制定綜合解決方案、協調内部資源、評估可行性等。
  3. 傳遞經理(FR):負責傳遞工作,如識别項目傳遞風險,管理客戶預期、保傳遞成功。

在華為看來,一個團隊,得以生存和不斷壯大最核心的任務是什麼?滿足客戶需求,為客戶創造價值。一個團隊,完成核心任務的核心力量是什麼?客戶經理+解決方案+傳遞實施三合一的組織和營運機制!

以業務成功為核心——在資料團隊建構“鐵三角”的思考

02 資料團隊為什麼需要借鑒鐵三角?

可能有小夥伴說,我們做資料的,都是背景支援部門,做好資料開發、取數、報表、資料平台運維,或者寫好分析報告發給業務和上司,就是大功告成,幹嘛還要借鑒頗有狼性的銷售鐵三角?筆者認為,資料團隊要想不做工具人,真正發揮資料價值和影響力,鐵三角的理念恰恰需要學習!

首先,從理念意識上,資料團隊通常缺乏“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大部分資料崗,不論是base在IT部門還是業務部門,大部分是支援部門的背景部門,KPI大多是完成了多少張表、出了多少報告、做了多少模型、洗了多少資料、平台穩定性等,資料團隊很少對自己的“客戶”進行主動溝通做深入了解,并把對客戶的貢獻量化作為績效目标。

其次,從崗位分工上,資料崗位通常按專業線條分割。一種是按資料加工流程分,分資料采集崗、資料內建和開發崗、資料治理崗、算法崗、商分經分、資料産品崗等;一種是按業務線來分,一類貼業務線做需求、報表和分析支援,一類做平台、開發和資料産品。無論是哪一種,要麼容易陷在“傳遞”的自嗨中不能自拔,要麼缺乏統一的對外界面。

最後,從性格上,資料小夥伴通常比較低調、嚴謹和内斂,個人能力也比較強,覺得高效完成專業的、自上而下交代的隊列任務就是萬事大吉,往往缺乏“銷售思維”和“團隊配合意識”。

綜上,資料團隊常見三大不足——客戶成功意識不足、客戶關系管理能力不足、團結統一的解決方案能力不足。但恰恰這三大不足,都可以利用”鐵三角“的理念和方法來補齊。

03 資料團隊如何搭建“鐵三角”

筆者認為,在企業資料化的支撐中,“鐵三角化”的理想中資料團隊,應該是這樣一個組織:

1. 文化理念

資料團隊把客戶需求作為發展的動力,為業務部門提供賦能是團隊生存的重要理由。資料團隊很清晰自己的客戶是誰、自己的客戶如何分層分類、每類客戶的特點是什麼、服務優先級是什麼、客戶自身的KPI是什麼。比如,資料團隊在支援銷售部門時,就要清晰知道銷售團隊今年/季/月的目标是什麼、銷售老大、銷售經理、銷售執行層分别的KPI是什麼?

2. 組織體系

條件允許,資料團隊也要配齊鐵三角角色:

  1. 資料客戶責任人AR(或資料BP):負責建立并維護與内部客戶的關系,熟悉業務流程,與業務方重要角色關系融洽、并在與業務高頻交流中洞察資料痛點、資料需求,判定需求真實性、優先級和價值,并做ROI分析、價值閉環。此角色有極強的業務了解能力、關系維護能力、溝通能力、價值判斷能力。
  2. 資料解決方案負責人SR(或資料産品負責人):負責深入了解來自業務的資料需求,評估技術可行性,将業務問題轉置成為可落地的資料化解決方案。此角色不僅對資料産品、各類技術都有較深入的了解,還需有解決方案架構的能力,并具備較強的規劃分析、方案宣講(PPT制作)、溝通協調能力。
  3. 資料傳遞負責人FR:負責統籌資料開發、報表開發、算法及分析等人員,負責需求的落地、項目的管理和服務的傳遞,規避資料項目落地中的風險。此角色需有較強的項目管理能力、技術實操經驗、過程管理能力,也需要一定的溝通能力、業務期望管理能力。

如果是大團隊,可以逐漸培養鐵三角的專職人員。如果是小團隊,可以考慮一人身兼數職:至少團隊負責人,要把AR,SR的角色支撐起來,執行層人員建議從FR入手,時機成熟往AR和SR适當轉變。

上述角色也對應了資料崗位更豐富的能力體系和成長體系。

3. 授權、考核、激勵

資料鐵三角要想運作起來,一方面要考慮授權,包括事權和人員調配權利。另一方面,要重新設計考核和激勵。資料團隊負責人,要考慮到三個角色擰成一股繩,在資料項目落地過程中,各有側重但互相協同——有共同的KPI,如客戶成功名額和滿意度名額,同時又有差異化的考核要求。

至此,當業務部門有業務問題需要解決的時候,鐵三角作為一個整體,去和業務部門對接,轉化為定制的資料化方案并落地,并承擔端到端的價值落地和價值閉環。更進一步的,甚至能幫助客戶發現問題,實作高價值“資料需求”的引導。

做個總結。鐵三角組織其實不神秘,是“以客戶為中心”理念在客戶界面的集中展現。核心是在組織上,通過設定客戶負責人、方案負責人和傳遞負責人所形成的鐵三角,在客戶界面統一對接和統一運作。

對于資料團隊而言,鐵三角組織同樣可以将團隊能力最大限度地綜合化,為業務成功承擔端到端的責任,進而實作團隊成長、團隊效益的平衡,讓資料部門從邊緣走向核心,從被動走向主動。

你目前崗位和技能,适合鐵三角的什麼角色呢?你所在的資料部門,是否也有類似鐵三角的角色分工呢?歡迎留言,或加入我們的圈子一起讨論。

作者:子曰

本文由@一個資料人的自留地 原創釋出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定。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平台僅提供資訊存儲空間服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