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鬼畜神醫們:背後的利益産業鍊,與被忽悠的中國老人

作者:人民日報

北京河南塘中心醫院名譽院長張文榮被免職。

不是因為他"違背了祖傳教義",公開了"祖傳醫學秘方",而是因為他參與了醫療廣告的虛假宣傳,被公衆發現。

鬼畜神醫們:背後的利益産業鍊,與被忽悠的中國老人

3月9日,張文榮就讀的北京河南堂中醫院發表聲明,宣布決定解除張文榮名譽院長職務,稱其廣告資訊與醫院無關。

事情曝光了,從B站開始,"33神反對祖先收藏"短視訊出乎意料地受歡迎(原始視訊不再可見)。

33位不同打扮的所謂"專家",來自中國、蒙古、苗族、藏藥的"神醫秘方"廣告,重複器般重複:"經過半個月/一個多月/反複的思想鬥争,我做出了一個決定,反對祖傳的百年秘密到國家,讓國家大規模生産,即使我不在, 這種藥可以治療更多的病人。"

他們形成了"神醫宇宙",張文榮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十幾個不同的場景中,張文榮的機械重複台詞被剪在一起:"從我的曾祖父到我的4/5代,我治療過胃腸/眼睛/心頭畸形/腦血栓形成/中風/腰椎突出......我可以向你保證,一個好的治療方法,從那時起,這種疾病就一刀切了。"

在視訊中,他聲稱,從他的曾祖父那裡,這個家庭幾代人都在治療一種疾病,包括多種疾病,腰椎疾病,眼病,心髒病等。

鬼畜神醫們:背後的利益産業鍊,與被忽悠的中國老人

視訊截圖

反複的鬼獸戰術把喜劇效果拉得滿滿的,但荒誕的背後卻是一整條嚴肅的利益鍊和産業鍊,是被愚弄的中國老人。

1

假藥造神之路

從視訊風格來看,年代不同,有些是舊的,有些是相當新的,有三個共同點:

首先,以新聞采訪的形式作為表,以廣告的形式,主持人有一個眼神,以及現場觀衆。

第二,把"神"這個詞做成"神"。異國情調的邊疆,祖先的食譜,專家頭銜,多年行醫,塑造權威感。

第三,目标明确,老年人常見慢性病,電視廣播,平台背書。

荒謬的是:鐵鬥老神醫生,流水的藥。

鬼畜神醫們:背後的利益産業鍊,與被忽悠的中國老人

在與B站的"上帝的醫療宇宙"相關的視訊中,所有者評估了近年來在電視螢幕上頻繁發出的神醫圖像,其中許多包含類似的Thunderbolts。

這些自然不能忘記不看電視的年輕人,但老年人很容易招募,兜售藥物背後的神靈,就是看到了這一點。

有資料支援這一點。

據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廣告監管部門抽查,2020年第三季度,發現各省(區、市)部分中醫藥醫療機構釋出涉嫌違法的醫療服務廣告共計4574次,傳統媒體4564次,網絡媒體10次。

河南、吉林、内蒙古進入廣告線索數量前3名,分别達到2945次、841次、284次。第二季度前三名是:吉林、山西、雲南。這些地方也是神博士醫學廣告出現的地方。

更多細節可以從二季度釋出的報告中獲得:這些涉嫌非法廣告,主要是本地電視訊道,如生活、城鄉、電視訊道,占總數的73%,其中三個地方電視台,是寒疆、青海、甘肅的衛星電視訊道,還有13個廣播頻道。

鬼畜神醫們:背後的利益産業鍊,與被忽悠的中國老人

2020年第二季度,中醫藥醫療機構在傳統媒體釋出涉嫌非法醫療服務廣告監控情況

參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2019年)中對"假藥"的定義,以及對生産銷售假藥罪的判決,該判決被包裝為"假藥",主要踐踏"非藥品假藥"或"藥品訓示的适應症和功能治療超出規定範圍"的礦山。

"假藥"的産業鍊如何成為"神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張文榮坦言自己是按照導演的要求說台詞的,但他隻是其中之一,從張文榮的前輩那裡,已經走過了老太太劉洪斌的"神靈",我們可以看到更多的門口。

鬼畜神醫們:背後的利益産業鍊,與被忽悠的中國老人

劉宏斌3年變9個身份,在各大電視台宣傳《神醫》

劉宏斌的名字出現在2020年北京華宇達科貿易有限公司和張元坤對生産、銷售假藥罪二審的刑事判決中。

2011年,被告張元坤成立公司,從事電視購物業務活動,同時負責産品的選型和購買,再将廣告片、資質等,交給相應的廣告公司稽核、播出,并組織員工教育訓練、宣傳、對外銷售。

明知此次銷售為"非藥品",通過北京中原聯合傳媒有限公司、中國視界藍海(北京)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在甘肅衛視、河南衛視、山東教育電視台等電視媒體,以"禦醫健康交流會"和"藥王健康交流"健康節目形式,進行産品推廣。

其中一位名為"藥王風痛風黨",自稱是藥王孫思偉的秘方,是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分會會員劉宏斌教授的秘方,"給骨藥",可以治風濕病骨病。

患者通過電話購買,公司通過順豐快遞,随包裹,還可以開具"北京門診收費專項印章"的收據,連同其他藥品,總銷售額近670萬元。

據2019年《闫新聞》援引《濟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對山東省教育站處罰決定》,同樣由劉宏斌用無藥品生産審批的廣告,在電視台播出,廣告時間為17分30秒,廣告費收取标準800元/分鐘, 收取廣告費14000元。

鬼畜神醫們:背後的利益産業鍊,與被忽悠的中國老人

《濟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關于山東省教育站處罰的決定》

部分患者服用無效後,報案,進入刑事訴訟程式,公司退還400萬,終審判決,北京華宇達科貿易有限公司涉嫌銷售假藥,被判處1000萬元罰款;

山東省教育站被濟南市工商局沒收了一系列(25)廣告費用22萬元,罰款22萬元。

2

假藥的隐身

不看電視,假藥會遠離我們嗎?假毒販将長期線上。

一個"曹清華宇鑫除濕止痛膠囊"("曹清華膠囊"),聽起來很熟悉。一份《韓紹儀生産、銷售假藥二審判決》顯示,2012年,被告人韓少義從河南省某男子手中購得西安阿方宮藥業有限公司生産的"曹清華玉鑫除濕止痛膠囊"3000盒。

然後他賣給了河北省正定縣的張飛飛,每盒40元,後者通過淘寶,每盒80元,賣給深圳一定的1600盒蔣,拿到12.8萬元;

該藥物被确定為假冒産品。韓少義從銷售2款(包括曹清華膠囊)的假藥,售出17萬多元。

鬼畜神醫們:背後的利益産業鍊,與被忽悠的中國老人

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上,可以找到138條曹清華膠囊廣告記錄,聚焦2012-2014年(來源: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最終,韓少義和張飛飛因銷售假藥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并被罰款25萬元。

該裁定沒有具體說明上述公司的曹清華膠囊是否為假冒産品,或者被告是否在銷售假冒的曹清華膠囊。

然而,西安阿方宮藥業有限公司這種明星支柱産品,已經很多年了,多次被福建、河北、武漢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列入嚴重違法廣告,其宣傳,與"逆祖""神醫"一樣,就連"曹清華"都沒有找到這個人。

鬼畜神醫們:背後的利益産業鍊,與被忽悠的中國老人

武漢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曹清華除濕止痛膠囊等兩種嚴重非法廣告藥采取行政執法措施

但今天,它仍然可以在電子商務平台上以300元/盒的價格購買,一個平台在旗艦店的一個藥品,其累計評價顯示為1000+。

在程式中,藥品廣告需要稽核備案,從河北2018年《場外廣告備案目錄》可以看出,合規的必要條件包括:取得産品準許号和廣告準許号,有效期為1年。

但被點名批評的曹清華膠囊也有國家藥品審批(B20020225),然而,按照首字母"B"标記,屬于保健藥,但在過去宣傳中,它斷言治愈效果,故意淡化"輔助治療"一詞。

在裁判官網上,"假藥"關鍵詞下作出判決2萬件,2014年至2019年平均每年判決3131件,占刑事案件的95.7%。

假藥清單排列如下:曹清華膠囊、禦醫風痛風側、陳立基舒如腰丸、特效鼻敏丸、苦瓜桑葉、冬蟲夏草、三葉茶之子......

鬼畜神醫們:背後的利益産業鍊,與被忽悠的中國老人

在裁判官的網站上,在關鍵詞"假藥"下做出了20,000次判決

從審判地區和法院來看,廣東、江蘇、浙江、河北、山西、福建集中的案件集中度超過1000件,廣東審判最多,公開判決4000多件。

假藥離我們不遠。

從美術到繪畫風格、概念混雜、銷售管道隐蔽、合規程式細節複雜、監管審計漏洞的存在,都增加了公衆識别假藥和虛假宣傳的難度和成本,是公衆的第一判斷,也往往沒有細心的經驗。

3

"不治不治"與"信仰藥"的沖突

為什麼長輩們這麼容易聽"神醫"的誇張宣傳,心理學上有一系列的解釋:幸存者偏見,過分關注"有效"案例,忽視更多無效案例,導緻盲目樂觀;

當人們不願意或無法判斷時,他們傾向于依靠權威,這可能是電視,專家,國際認證或熟人意見領袖。

在現實中,回應确實存在差異:對正常住院治療有所保留,但對神藥、偏袒、沒有醫學資質的"醫生"信任。

鬼畜神醫們:背後的利益産業鍊,與被忽悠的中國老人

毒品詐騙

2020年元旦,我的一位親戚意外胫骨、腓骨骨折,縣城需要盡快安排手術,家屬會診不少于3名公立醫院骨科醫生,全部推薦手術,一兩位親戚提出,找民間骨科醫生,依靠類似的推拿手術來修複, 不需要手術,家人傾向于後者,害怕麻煩,不想傷害身體,認為"手術不應該做",但擔心風險。

時間緊迫,最後我們聯系了福州省人民醫院,排隊進行夜間手術,醫生給出了兩套方案:微創髓鞘釘和傳統鋼闆,差異除了價格,還在切口的大小和手術後的恢複長度上。

家人選擇了微創,以減輕手術後的疼痛。

手術後,相對床位支撐受傷,不能輕易走動,離不開拐杖,幾個月來,她很郁悶,還因為異地就醫,醫療保險報帳比例低,花了超過她一年的工資,相當心煩意亂。如此之多,以至于一年後,為了避免後遺症的微小機率,家人決定去掉髓鞘釘,她又害怕又猶豫。在一次讨論中,一位長者重寫了民間摘骨醫生的好處。

我的另一位近親患有高血壓,醫生告訴她,抗高血壓藥物不能打破,血壓大起伏有很高的風險,但她總是不願意吃東西,雖然她不缺錢,但隻是在血壓特别高,服藥時身體不适。

在"回避手術"、"微創手術"和"把藥當最後的手段"背後,有兩種心态:害怕疼痛,不願意增加家庭經濟和護理的負擔。

這種心态,也展現在"對上帝藥的信仰"上。

老年人,患有慢性病,現在的藥,基本無法治愈,隻能控制疾病,緩解疼痛,但身體上的痛苦,真實而難以忍受,是他們恐懼的根源,試圖避免。

現代醫學不會給出療效的保證,總會告知風險,這是出于科學的嚴謹性,患者知道需要,但它不能完全消除恐懼和不确定性,而且患者總是期望藥物擺脫,術後不會複發,是以"治好一,治不錢"有很大的誘惑力, 而"祖傳秘方"是現代醫學之外的另一套方法,雖然科學上難以驗證,但一套确定性又像是突然的,有人願意打賭。

另一個現實來自醫療資源配置設定的可及性。

三個月前,山東蘭陵縣舉報了一起詐騙案。一位姓"手摸骨修"的中年女子,網絡視訊顯示,"診斷室"挂滿了"神醫"金琪,現場排滿了百人等待"練"神醫,而且大多是為老人準備的。

除了欺騙,應該看到,鄉鎮還存在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全國平均村衛生室從業人員隻有2.35人,讓神藥鑽了個洞。

摘自《2019年中國健康健康發展統計公報》

這種醫療資源的缺口也反映在我的親戚身上,因為縣醫院在春節期間沒有人做手術,隻能折騰到省市找值班的外科醫生,以免忍受6天的骨折疼痛。

"與血統相悖""摸骨頭看醫生""神醫宇宙"博軍一笑,也請離開被疾病折磨,無辜時被欺騙,禁忌醫務長輩,老人多關注和了解。

(資料來源:南風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