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說,造黃謠真的是毀掉一個女生最簡單、最無成本的事情了吧。

大家最近一定刷到過“男子造謠女同學不雅照”的話題吧。
女生被一名男性好友散播謠言,僅僅盜用了幾張生活照,就杜撰出了女孩混亂的私生活,甚至還拼接出了裸照四處傳播。
雖說已經立案調查了,但誰又能消除所有人對這件事的記憶和讨論呢。
but,這種行為也不是第一次發生了。
去年也有一位小姐姐被造謠出軌,因為一句話的謠言,工作、生活一切都被打亂了,走到哪裡都感覺在被人指點。
但事實上她也就隻是同往常一樣出門取了個快遞。
而這種事情在明星身上,就更變本加厲了。
之前美貌和時尚度是可以被稱為現實版千頌伊的程度的韓藝瑟,和公司合約到期時候,也被公司瘋狂“爆料”。
不僅爆出其男友曾經在ktv以牛郎的身份工作,韓藝瑟瘋狂求愛送跑車,還暗示韓藝瑟吸毒。
妥妥坐實了牛郎傍上不良吸d富婆的戲碼。
雖然當時也極力澄清,甚至已經上訴了,但面對流言蜚語,韓藝瑟也一度被逼到産生了隐退演藝圈的想法。
大人感覺真的很離譜,明明什麼證據也沒有但就是能夠給本人造成困擾。
雖說現在韓藝瑟和男友甜蜜依舊,但估計也留下了不小的陰影,以至于兩年多了才恢複工作。
常見的,還有憑空捏造女生“不幹淨”“不檢點”的謠言。
哪怕普通的婦科疾病在一些人嘴裡,也能杜撰成私生活混亂。
由于常常無法自證,不少女生還深陷自我懷疑和婦科疾病的pua之中。
反而在這種情況下,不少産品還趁機狠狠滴拿捏了女性這一心理,比如内衣清潔液,瘋狂宣傳抑菌去污、溫和護理,對抗婦科疾病。
憑借着“婦科疾病”四個大字,大人已經心甘情願當韭菜了,别的不說,就是想花小錢買個安心。
畢竟,内衣内褲上的确存在很多細菌。
美國托萊多大學醫療中心,對穿了1個月的文胸進行細菌培養測試發現。
内衣上胸下和腋下區域很容易滋生金黃色葡萄球菌,進而導緻皮膚感染、毛囊炎。
一條髒的内褲上平均帶有0.1g糞便(最多含有10g),而1g糞便中含有1000萬個病毒,100萬個細菌,1000個寄生蟲包囊和100個蟲卵。
一想到琳琅滿目的分泌物在自家内褲上開party,大人就已經當場崩潰了。
但,普通洗衣液也号稱各種抑菌啊,内衣洗衣液有什麼不同嗎?
不會就是加錢買了個“洗衣液分裝”吧...
>>>
内衣洗衣液真的是剛需嗎?
# 内衣洗衣液vs普通洗衣液
普通的洗衣液和内衣專用洗衣液到底有啥差別呢。
總感覺,普通洗衣液這麼多功能
,洗個内衣應該不成問題吧!
但宣傳歸宣傳,現實是現實,網戀照片不可信的道理同學們應該懂吧。
so,兩者還是有一定差別的:
首先大噶要知道,内衣洗液相對于普通洗衣液最本質的差別就是,内衣洗液通常成分更安全、溫和。
例如,立白内衣洗液中月桂酰谷氨酸鈉就是比較溫和的表面活性劑
。
而洗衣液中的十二烷基苯磺酸等則屬于陰離子表面活性劑,雖然清潔能力強,但是手洗時會對皮膚造成一定的刺激感,洗完後衣服的手感較差。
是以内衣液的配方也會更加溫和,對皮膚的刺激更小,更适合手洗,對衣服的損傷也更小。
那麼,除了溫和以外,内衣洗衣液真的具有更強的抑菌殺菌、去污功效嗎?!
從去污功效上來說,兩者就有一定的差別,畢竟,内衣和外套的“幹淨”标準完全不是一個層次。
比起外穿的衣物,貼身衣物還承接着人體的汗液、皮脂、分泌物and血液。
so,為了有效處理分泌物、血漬,内衣專用的清潔劑裡通常會加入活性蛋白酶。
特别是女生月經期的内褲血漬,或是白帶這種黏糊糊的分泌物,都可以被蛋白酶輕松瓦解。
而普通洗衣液通常會使用較為強力的表面活性劑,表面活性劑含量越多,洗衣液的去污能力就越強,刺激性也可能更大一些。
就是說在排卵期、經期等分泌物較多的時期,内衣液的清潔效果的确更好。
但說到殺菌效果,事實上兩者就沒有誰更高貴一說了。
根據洗滌标準QB/T2850-2007和日化産品QB/T2738-2012,基本上就框定了大陸的抗菌洗衣液就能夠達到50%的抑菌效果,甚至90%。
也就是說,不管是不是内衣洗液還是普通洗衣液,隻要标注了抗菌它都至少就有50%抑菌效果。
but,能不能達到90%就全憑商家廠商自覺了。
而部分良心内衣洗衣液通常會主打殺菌抑菌的功能,會額外添加天然源植物揮發油,是以普遍會達到90%+的抑菌效果。
這就和大學生考試一個道理,有人想拿60分,有人想拿90分,全靠個人努力和自覺。
不過,這個标準也有一定的bug,實驗測定的時候其實用的是沒有稀釋的洗衣液。
也就是說,一旦你是浸泡式洗滌,那抑菌效果應該也是大打折扣。
隻有直接用原液搓洗,才能達到至少50%抑菌效果。
總結一下就是,在殺菌功效上,隻要能達到90%+的抑菌效果,普通洗衣液和内衣液沒有誰特别優秀。
最後,就是價錢上,内衣專用的洗液有更貴一點,而且量小用的又頻繁,消耗率堪比家裡的衛生紙。
but,總的來說,也是貴有貴的道理,隻能說:這錢起碼沒有白花。
至少做到幹淨衛生,不傷手,體驗感更好是沒問題的,但是想要靠它治病,還是建議早點出門去醫院康康。
# 手洗黨vs機洗黨
洗衣機在某種程度上确實可以洗幹淨内褲,甚至殺菌效果更好。
國外有研究顯示,45分鐘洗滌程式+30°C左右的溫度+普通洗衣液,細菌去除率少則99%,多則99.9999%。
但前提是你有一個專門獨立的洗内衣的洗衣機,且需要定期清理維護。
so,理論上來說,機洗和手洗的效果相同,可能機洗還更友善輕松一些,殺菌效果更好。
但實際上,每天清理洗衣機的麻煩程度遠大于每天手洗内衣,如果沒有獨立的洗衣機,混洗也增加了交叉感染的幾率。
如果能做到專用洗衣機+定期清洗洗衣機,就是說有錢任性又勤勞,完全可以脫離手洗。
另外,内衣一般穿着三、四次後就應該進行更換清洗,并且一定要及時、當天清洗,以免隔夜滋生細菌。
大家也别舍不得換掉衣櫃裡的内衣,最多半年就該更換一批新的。
>>>
内衣洗液到底怎麼選?
# pH值
依據《QB/T 1224-2012衣料用液體洗滌劑》要求pH≤10.5。
普通的洗衣液一般都是中性或偏堿性,内衣直接接觸皮膚,并且多數人還會手洗,是以内衣洗衣液pH值最好在5.5~7之間,更溫和。
這也是為啥,大家感覺用肥皂或者普通洗衣液,洗完内衣内褲後會感覺容易發硬、發黃,手上還有明顯的緊繃感。
不少同學會擔心酸堿度會破壞私處的菌群平衡。
but,沖洗、晾曬過後清洗液基本就被帶走了,并不會有過多的殘留。
同時也要相信我們身體的抵抗力和調節能力,這點酸堿調劑根本不算啥!
# 成分構成
上面大人已經說過了,隻要标注了抑菌除菌的洗衣液都有至少50%的抑菌除菌能力。
如果需要額外的抑菌能力,可以關注抑菌成分。
另外,同學們購買的時候一定要看清除菌報告,沒有報告的内衣液,基本可以算作無證上崗了,殺菌效果可以約等于0。
同時,成分黨們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幾個内衣洗衣液常見的風險成分。
通常出現在有香味的洗衣液中,沖洗的時候一定要漂洗徹底,避免殘留。
本質上來說,内衣液和普通洗衣液功效上的差別并不大,内衣液也可以稱之為是精品洗衣液。
更像是無糖可樂和普通可樂的差別,健康了,但不多,但也能圖一個心裡安慰,求一個健康意識。
是不是智商稅,完全看個人需求。
就是說在和同僚say hi都要糾結半天話術的年代,買個洗衣液就别太糾結了,喜歡啥就買啥!
雖然很俗但還是很有道理:能用錢解決的事真的都不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