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雲計算時代,企業的備份和容災應該如何規劃?

作者:萬博智雲

多雲部署模式是一種結合了多個公有雲或私有雲的IT營運模式,也是當下企業最常部署的IT環境。大型企業及中大型企業十分鐘愛使用多雲來管理自己的資料資産。而對雲計算充滿向往的中小型企業往往采用虛拟化或虛拟一體機來達到相同的目的。

絕大多數企業 (79%) 選擇雲解決方案來托管他們的電子郵件系統。大約三分之二的人使用雲存儲檔案 (68%) 和辦公軟體,如文字處理器和電子表格 (61%)。超過一半的人将雲用于安全軟體 (59%)。

雲計算時代,企業的備份和容災應該如何規劃?

除此之外,企業還使用雲來通路更進階的最終使用者軟體應用程式,例如财務/會計 (48%)、客戶關系管理 (27%) 和企業資源規劃 (24%)。在最複雜的雲服務中,超過半數 (59%) 使用雲的企業報告使用安全軟體應用程式,47%在雲中托管企業資料庫,五分之一 (21%) 使用計算平台為應用程式開發提供托管環境、測試或部署。

雲計算憑借其優秀的資料處理速度和性能,幫助企業有效提高生産效率。基于雲的彈性特性,企業隻需要為他們使用的雲服務付費,降低了基礎設施成本的同時,也避免出現資源短缺或空置浪費的情況。使用雲計算還能解決企業因傳統IT基礎設施更新而造成的停機損失。

雲計算時代,企業的備份和容災應該如何規劃?

現在的雲管理服務提供商,已經可以根據企業所需,排列組合出各種豐富的雲服務解決方案了,但是資料安全問題依然存在!

如雷電、火災、地震、海嘯等不可抗力的自然災害、人為誤操作導緻資料傳輸時發生意外錯誤、安全配置錯誤、病毒惡意入侵、硬體損壞、斷網斷電等導緻伺服器停止工作等問題在雲上依然會造成業務連續性中斷,給企業帶來損失。

2023年的中國雲計算市場,傳統的備份容災方案顯然已經不适用于雲上企業了。這是因為:

  1. 傳統的備份容災方案成本高、耗時長
  2. 傳統的備份容災方案演練複雜,難以確定當災難發生時,災備端接管生産端的成功率
  3. 當下的企業普遍運用多雲管理企業資産,跨架構容災技術難度更大
  4. 從雲端到IDC的驅動适配阻礙

于是,越來越多的企業以及雲管理服務提供商們開始探尋雲備份容災解決方案。

雲計算時代,企業的備份和容災應該如何規劃?

HyperBDR雲容災解決方案基于雲原生,可對接20+以上雲平台API接口,支援高度自動化的異構平台容災方案,可自由選擇目标雲平台進行備份,讓企業資産不被單一雲服務提供商鎖定,方案靈活性更高,安全性更強。企業可根據需求通過HyperBDR雲容災解決方案實作多種業務場景的災備,包括:傳統IDC的實體機、虛拟化到雲上;雲上到傳統IDC以及公有雲、私有雲和專有雲之間互為災備等場景。

其自研Boot in Cloud™技術,讓驅動智能适配,無需預啟動執行個體,一鍵雲端拉起業務系統到可用狀态,直接恢複到作業系統登入頁面,實作分鐘級RTO。塊級别CDP容災保護,不受限于作業系統和檔案系統,一鍵式快速恢複,保障業務連續和高可用性。

HyperBDR雲容災解決方案還可根據設定,自動生成指定時間點的快照,快照數量任意設定。可選擇某時間點的快照進行快速恢複,還原對應時刻的業務系統資料和狀态,針對并解決業務系統發生的邏輯錯誤,保證災難發生時,災備端接管生産端的成功性,日常可提供業務測試、安全事故等過程回溯。充分利用雲彈性的特點,提高企業災備側資源的使用率。

在成本方面,HyperBDR雲容災解決方案采用對象存儲作為目标端存儲媒體,将整機資料切片存儲至對象存儲,僅在恢複時組合成塊資料,這項舉措将存儲成本降至極低,一年費用僅1.3元/GB,隻相當于傳統容災2%的存儲成本。

雲計算時代,企業的備份和容災應該如何規劃?

2023年的雲計算市場必将得到更蓬勃的發展,企業對于雲計算服務的使用将越來越熟練,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雲上大家庭。降低成本是企業向雲遷徙的主要動力。尋找一套如HyperBDR雲容災這般的普惠型雲原生備份容災解決方案,成本效益和可擴充性更強,資料安全更有保障。而這也将會成為雲上企業競争的一大優勢。

雲計算時代,企業的備份和容災應該如何規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