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足球比賽上下半場最大需求場景差異分析

作者:足球之路

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足球比賽上下半場最大需求場景差異分析,希望大家喜歡!

足球比賽上下半場最大需求場景差異分析

封面

訓練的目标是幫助球員為比賽做好充足的準備。它通過設計情境模拟比賽中可能發生的事情,讓球員能夠面對相似的情況時從容面對。研究人員和教練希望找出比賽中最苛刻的比賽場景。如果可以量化,那麼就可以更好地指導足球運動員進行備戰。

最近的一項研究,研究了在考慮球員不同位置的情況下,比賽上下半場最大需求場景的差異。這項研究于2019年發表在《體育生物學》雜志上,基于對2016/17賽季37場比賽中23名來自預備隊的職業足球運動員(年齡:20.8±1.8歲,體重:70.5±6.7公斤,身高:1.78±0.67米)的分析。

運動員根據他們的具體位置被分組:

  • 中後衛(CD;n= 3,49條記錄)
  • 邊後衛 (DL;(n=5, 65條記錄)
  • 中場(MC, n=3, 44條記錄)
  • 攻擊型中場(MO, n=5, 48條記錄)
  • 前鋒(D, n=7, 59個=條記錄)

研究人員通過一個10赫茲的便攜式GPS裝置對球員的活動進行追蹤。在5個不同的時間段(1、3、5、10分鐘和每個半場)分析最大需求場景,測量所覆寫的距離(m.min-1)、最大代謝距離(m.min-1)和平均代謝功率(W.Kg-1)。

結果表明,在較短的時間段(1,3,5分鐘)進行比較時,前半場和後半場的最大需求場景沒有顯著差異。但是,當比較10分鐘和45分鐘時,所跑距離、代謝距離和平均代謝功率分别降低了6.4%和8.9%,7.0%和9.0%,8.4%和13.5%。此外,在比賽的兩個半場進行比較時,中後衛是表現出更大損失的球員。對于其餘的位置,沒有發現顯著差異。

足球比賽上下半場最大需求場景差異分析

圖1-比賽上下半場最大需求場景的差異

這些結果有助于設計出更好地模拟比賽要求的訓練情境。根據備戰的需要量化訓練負荷以減少或過度刺激訓練,是提高運動員準備的重要因素。

其它一些方面也同樣重要,我們不應該将比賽中明顯的表現損失嚴格地與身體方面聯系起來。我們知道,每個球員都是複雜的,由一系列超複雜結構組成,這些結構之間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除了技戰術水準,還有其它結構對個人表現有着影響:比如情緒、欲望、人際關系等。是以,也許有必要将球員自己對競争場景的看法納入其中。

足球比賽上下半場最大需求場景差異分析

圖2-自我效能

我們已經知道,例如,自我效能感(即我們對實作目标的能力的信心)與我們對困難或特定情況的困難和需求的了解有很大關系。其它變量,如比分、主場或客場比賽,對手的強弱,都可以影響這些競争場景的需求。在一項體育運動中,我們需要運動員在每個時刻都能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并進行自我組織,想出最合适的方法來成功解決目前的情況,是以,考慮球員的願景是必要的。

今天的内容就到這裡,更多精彩足球教學敬請繼續關注足球之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