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嶽雲鵬相聲太無聊?若結合背後安排的用意,就會佩服他的能力

2013年,郭德綱首登春晚,表演了一段相聲《敗家子》。

此後,他每每談起這段經曆都離不開三個字:太難了。

嶽雲鵬相聲太無聊?若結合背後安排的用意,就會佩服他的能力

一方面,難在創作。

嶽雲鵬相聲太無聊?若結合背後安排的用意,就會佩服他的能力

另一方面,難在衆口難調。

嶽雲鵬相聲太無聊?若結合背後安排的用意,就會佩服他的能力

這麼多年過去了,郭德綱沒再登上春晚,但這些難題都到了徒弟嶽雲鵬那。

01 連上六次春晚,卻四次被安排熱場

作為德雲社的流量一哥,嶽雲鵬爆紅後資源與身價暴漲,就連春晚都已連續登上六次。

第一次,是2014年。

這一年,是嶽雲鵬登台表演的第九個年頭,此時的他已有足夠的舞台經驗,但并沒有以相聲演員的身份去表演相聲,而是參演了獨幕喜劇《擾民了你》。

這個獨幕喜劇是整個晚會的第一個語言類節目,還拿下了春晚節目三等獎,表演結束背景下觀衆熱情高漲,場子被徹底點燃。

第二次,是2015年。

這一年的嶽雲鵬,已成為炙手可熱的流量大咖,也多次在全國各地開個人專場,且場場爆滿一票難求。

有了觀衆基礎,有了觀衆緣,還有表演實力,嶽雲鵬與搭檔孫越有了在春晚表演相聲的機會,一段《我忍不了》逗樂了觀衆。

隻是,這段相聲并不是當年晚會的第一個語言類節目,而是第二個,因為第一個語言類節目是獨幕喜劇《喜樂街》。

可到了第三次登春晚,嶽雲鵬的節目順序就變了。

第三次,是2019年。

這時候的嶽雲鵬經過多年小劇場的演出已有足夠成熟的台風,并且國民知名度大增,“賤萌”的形象深入人心,也深受觀衆喜愛,同時深受春晚編導組的信任。

他的相聲作品《妙言趣語》,成為歌舞表演後的第一個語言類節目,也就是整個晚會的第二類節目。

在這個場口出場是極其考驗演員的國民知名度與能力的,既不能讓歌曲後的熱度冷下來,又必須在此基礎之上讓場子燃起來,并非一般演員能做到的。

但是,嶽雲鵬頂住壓力扛起了重擔,短短幾分鐘就讓現場觀衆活躍起來。

第四次,是2020年。

這一年,嶽雲鵬的相聲作品《生活趣談》,又被放在了歌舞表演之後,是整個晚會的第一個語言類節目。

包括2021年第五次上春晚時表演的《年三十的歌》,以及2023年第六次上春晚表演的《我的變、變、變》都是接的歌舞表演後的場子,是晚會的第一個語言類節目。

也就是說,從2019年開始到2023年(2022年未參加),這四次上春晚的機會,嶽雲鵬的作品都被安排在了語言類節目的第一個。

春晚編導組能如此安排,是對嶽雲鵬的認可與信任,相信以他的國民知名度與觀衆緣能撐得起這個熱場子的重任。

事實證明,嶽雲鵬每一次都接住了,即便壓力再大都圓滿完成任務。

一個手勢、一個笑場、一個嘴瓢、一個預言都能快速登上熱搜,且讨論諸多,足以看出他把場子開得有多好。

包括2023年的春晚,節目表演結束後,他連續登上五個熱搜,這還不包括後面陸陸續續衍生出的其他熱搜。

抗住壓力,挑起重任,不僅把現場觀衆的情緒調動起來,也把螢幕前的觀衆情緒點燃了,這就是實力的展現。

隻是,如郭德綱所說,春晚難就難在衆口難調。

02 太無聊?是最合适!

不可否認嶽雲鵬完成了熱場子的任務,但也避免不了一些争議。

有人說,嶽雲鵬的梗太老,“凍得跟孫子一樣”早已被玩爛了。

有人說,嶽雲鵬的相聲太無聊,還沒有鄧超好笑。

有人喜歡,就有人讨厭,有了讨論,就會存在争議,那麼嶽雲鵬的相聲到底如何?

其實,若結合背後安排的用意,就會佩服他的能力,而不是吐槽。

首先,是任務不同。

作為晚會的第一個語言類節目,嶽雲鵬是帶着任務的,而不是像其他節目一樣僅僅是單純的表演。

他的任務就是不能讓歌舞表演之後的場子冷下來,要最大力度的調動現場觀衆的情緒,這樣後面的表演才不會冷場,演員們表演起來才不會感到尴尬與過度緊張,螢幕前的觀衆也不會覺得無聊與尴尬。

是以,他表演的作品就不會圍繞“深度與廣度”進行創作,而是圍繞“如何熱場子”來創作。

就好比2021年表演的《年三十的歌》,作為第一個語言類節目,他需要第一時間與觀衆建立起聯系與互動。

那麼,唱脍炙人口的老歌是最有效的,而不是與孫越兩個人站在台上講一些高雅的藝術。

這樣一來,他的作品就會被一首首歌曲填充,看上去很水,但事實證明确實是熱場子的好方法。

包括2023年春晚表演的《我的變、變、變》,增添魔術表演既能讓觀衆注意力集中,又能讓觀衆有興趣。

同時,還能将變出來的燒雞分給台下的觀衆吃,又一次調動觀衆的參與感。

結合任務來看,嶽雲鵬的創作并沒有毛病。

其次,是時長問題。

2013年,郭德綱被邀請參加春晚,第二天就要錄備播帶了,第三天就要直播了,可編導組卻臨時告訴他需要換個題材,必須重新寫一個新作品,并且在表演當天隻給了他十七分鐘。

嶽雲鵬相聲太無聊?若結合背後安排的用意,就會佩服他的能力

要知道郭德綱每場相聲沒有兩個小時是說不過瘾的,十七分鐘根本不夠塞牙縫。

更令他崩潰的是,在表演時,台下的從業人員會時不時舉起手裡的倒計時牌子不斷提醒他剩餘時長。

嶽雲鵬相聲太無聊?若結合背後安排的用意,就會佩服他的能力

這樣一來,郭德綱既要照顧到在鏡頭前的流暢性,做到淡定自若,又要不斷地在腦海裡摘詞删減稿子,而稿子都是一句挨着一句的,這一句拿掉了,後面一句就接不上了,于是就隻能現場編詞。

嶽雲鵬相聲太無聊?若結合背後安排的用意,就會佩服他的能力

相聲要有效果,最重要的是節奏,逗哏說一句,停個幾秒捧哏再回一句,一來一回才有味道。

可由于時間問題,停留的時間沒了,台詞說得更趕了,相聲的整體藝術性也就被破壞了,但為了大局考慮也沒有任何辦法隻能照辦。

包括2021年嶽雲鵬在春晚舞台上唱歌,多次提到逾時問題,是開玩笑也是現實。

時間如此之短,想說一個深度的相聲是不可能的,想說一個讓觀衆滿意的作品是難上加難的,當年郭德綱從春晚舞台上走下來後也被吐槽了。

因為觀衆并不知道在台上的演員們都經曆了什麼,這些能被搬上台的作品都有着哪些使命與意義。

最後,是稽核嚴格。

春晚是極其嚴謹的晚會,參加的藝人都需要不斷的排練,表演的作品都需要不斷的稽核,既要滿足晚會的整體基調,又要滿足觀衆的胃口,非常考驗表演者的耐心與定力。

這其中還會有一個問題存在,擁有常年表演經驗的專業演員,是按照自己的經驗去創作,還是聽一些并沒有表演過的專家們的建議去修改?

修改了,不符合自己的要求與風格,不修改,不符合晚會的主題。

是以,郭德綱多次強調能上春晚都是不簡單的。

在如此條件之下,嶽雲鵬的作品既要能活躍場子,又要符合市場與晚會的基調,創作起來已無法用深度與廣度去衡量。

沒有深度不深度,隻有合适不合适。

03 郭德綱放養是對的,于謙的擔憂多慮了

創作難、條件多、稽核嚴、衆口難調,嶽雲鵬能站在春晚舞台上演出,其實就已經了不起了。

當年的宋丹丹與趙本山,因為壓力太大不敢也不願再上春晚,當年的郭達多次因為壓力太大想要放棄,若不是蔡明的多次勸說也不會再站在春晚舞台上。

還年輕的嶽雲鵬能完成任務,就已經成功了。

春晚的意義在于,通過一場晚會将國内外同胞們的心聚在一起,再把這喜氣洋洋的氣氛帶給每個人,而不是揪着某一位演員進行吐槽,那也就違背了晚會的初衷。

從這六次上春晚的狀态看,嶽雲鵬的台風越來越穩了,節奏越來越好了,控場能力越來越強了,他的成長觀衆都有目共睹,這就夠了。

近些年來,郭德綱都放養徒弟們,讓徒弟們多多參加綜藝節目增加曝光量,增加收入,提升眼界。

有人認為這樣會讓相聲演員失去本心遠離相聲,也有人認為這樣會讓相聲演員走上流量之路,不再穩紮穩打,包括于謙都曾有這樣的擔憂。

他曾在節目中透露,相聲演員還是要回歸小劇場,這樣才能多創作好的作品,才能讓觀衆心服口服,才能讓演員們找回舞台感。

于謙的擔憂是必要的,相聲演員确實要回歸小劇場,但同時也是多慮了。

從嶽雲鵬的表演狀态與節奏來看,他越來越穩了,也懂得在什麼樣的場合使用什麼樣的表演方式,真正愛相聲的人是不會因為多拍幾部綜藝就忘記初心。

而那些打着愛相聲的旗号,卻一心想要進入娛樂圈的人,即便是沒有綜藝可拍節目可上,照樣會忘記初心。

反而郭德綱的放養,讓他們多多見世面,多多接觸大場面,多多接觸形形色色的人,更能幫助相聲的創作,台風的成熟以及表演的多樣性。

連續四年被安排熱場,每一次都頂住了壓力扛起了重擔,這就是嶽雲鵬的能力。

可以開專場,也可以救場,更可以熱場,或許,這就是郭德綱所說的:開竅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