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比蘋果、特斯拉毛利還高,中國雷射雷達第一股來了:估值超200億

作者:長三角G60雷射聯盟

來自:田溪 汽車之心 長三角G60雷射聯盟陳長軍轉載

比蘋果、特斯拉毛利還高,中國雷射雷達第一股來了:估值超200億

這是一次醞釀已久的計劃,剛剛終得以公開:禾賽要赴美 IPO 了。

比蘋果、特斯拉毛利還高,中國雷射雷達第一股來了:估值超200億

2023 年 1 月 17 日,禾賽科技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 F-1 檔案,計劃以股票代碼「HSAI」在納斯達克上市。

據招股書,禾賽此次拟募資 1.5 億美元,用于生産制造和研發。

成立于 2014 年,禾賽通過做雷射氣體傳感器起家,後轉向自研雷射雷達,逐漸成為這一領域的「頭部玩家」。

2022 年,禾賽以 8 萬台的銷量,摘得全球雷射雷達廠商出貨量第一。

優異的市場表現,讓其營收業績格外亮眼。

2022 年前三季度,禾賽淨營收達到 7.9 億元,一舉超過其 2021 年全年 7.2 億的營收,與 2021 年前三季度相比,同比增長 70%。

更值得一提的是,禾賽還擁有超過 50% 以上的毛利率,比特斯拉、蘋果都要高。

不過,禾賽總體仍處于虧損狀況,2019 年-2021 年,淨虧損分别達 1.20 億元、1.07 億元和 2.45 億元。

究其原因,在于禾賽高額的研發費用支出,三年總計接近 7.5 億元,約占總營收的一半。

盡管如此,由于在中國智能汽車市場的巨大潛力,禾賽仍然被資本市場所看好,一路走來,接連獲得光速、小米、美團、博世、百度的重注,累計金額超 5 億美元,而禾賽最新估值也傳已達到 30 億美元(折合人民币約 202 億元)。

回首 2021 年,禾賽第一次沖擊科創闆 IPO 時抱憾折戟,經過兩年的調整和成長,如今再度出發,吹響美股上市号角。

對于中國雷射雷達廠商而言,這将會是曆史性的時刻,目前國内還沒有相關的上市企業,如無意外,禾賽将成為中國雷射雷達第一股。

01

一年出貨 6.2 萬台,

ADAS 市場成為禾賽雷射雷達銷量擔當

比蘋果、特斯拉毛利還高,中國雷射雷達第一股來了:估值超200億

翻開招股書,禾賽的主營業務分為三大塊:

(1)為移動出行包括 Robotaxi、Robotruck 提供 Pandar 系列和 QT 系列的機械式雷射雷達;

(2)為乘用車提供 AT 系列、FT 系列的半/全固态雷射雷達;

(3)為移動機器人如配送機器人、清掃機器人等,提供 XT 系列、FT 系列的雷射雷達産品。

分開來看,禾賽科技于 2017 年通過向百度提供第一台高性能雷射雷達 Pandar40,切入移動出行領域,并逐漸成為其中的頭部玩家。

根據加州 DMV 釋出的資料,在總裡程數排名前 15 名的 Rotobaxi 公司中,禾賽被 10 家以上公司作為雷射雷達主雷達的首選,客戶涵蓋一家美國車企(估計是 Cruise)、 Aurora、百度、滴滴、小馬、文遠、圖森和 AutoX 等。

Yole Intelligence 報告顯示,2021 年,在移動出行領域,禾賽科技以 58% 的營收占比,排名全球市場佔有率第一。

随着智能汽車的高速發展,禾賽也提前布局 ADAS 前裝量産市場。

2021 年 8 月,禾賽釋出長距混合固态雷射雷達 AT128,很快獲得理想、集度、高合、路特斯等多家車企總計超過 150 萬台的定點。

比蘋果、特斯拉毛利還高,中國雷射雷達第一股來了:估值超200億

禾賽 AT128

2022 年,在釋出不到 1 年的時間,AT128 就實作量産下線,并随着産能一步步爬坡,在 2022 年 9 月份實作單月傳遞量突破 10000 台,10 月份再破 10000 台……目前單月傳遞量已超過 20000 台。

比蘋果、特斯拉毛利還高,中國雷射雷達第一股來了:估值超200億

招股書還披露了和小米汽車合作的相關細節:

「禾賽與中國一家領先的消費電子産品制造商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系,這家公司已經進入電動汽車行業,其即将推出的新車将搭載禾賽 AT 系列、FT 系列産品。這個客戶也是我們主要投資者之一。」

從這個表述來看,小米汽車的頂配版車型大機率搭載的是禾賽的雷射雷達 AT128。

2022 年 9 月,長安汽車 SDA 架構下的多款全新車型也确認搭載禾賽 AT128 車規級雷射雷達。

2023 年 1 月,禾賽又獲得飛凡汽車前裝量産項目定點,AT128 将搭載在飛凡汽車旗下的全新車型上。

比蘋果、特斯拉毛利還高,中國雷射雷達第一股來了:估值超200億

禾賽 FT120

為滿足智能汽車全能感覺需求,禾賽在 2022 年 11 月釋出了面向 ADAS 前裝量産車的純固态近距補盲雷射雷達——FT120。據禾賽表示,這款産品已經獲得來自多家主機廠超過 100 萬台的量産定點,預計 2023 年下半年量産傳遞。

移動機器人業務方面,禾賽與 Nuro、美團、新石器達成合作,為後者的無人物流車提供 XT16/32 等高性能雷射雷達,打通「最後一公裡」的配送。

比蘋果、特斯拉毛利還高,中國雷射雷達第一股來了:估值超200億

三塊業務并駕齊驅,招股書資料顯示,從 2017 年到 2022 年 12 月 31 日,禾賽總計傳遞了超過 103,000 台雷射雷達,其中超過 80,400 台的傳遞發生在 2022 年。

從業務結構上來看,ADAS 市場堪稱出貨量擔當。

2022 年,禾賽面向乘用車前裝量産總計傳遞了大約 62,000 台雷射雷達,這使其成為全球向 ADAS 客戶傳遞最多雷射雷達的企業。

事實上,這也意味着禾賽業務支柱正在從移動出行轉為 ADAS 前裝量産,從禾賽曆史前五大客戶也可窺知一二:

2020 年和 2021 年,禾賽的前五大客戶包括一家美國車企(估計是 Cruise)、百度、 Aurora、 小馬智行、AutoX、文遠知行等,基本都是 L4 公司,而到了 2022 年,主機廠身份的理想汽車出現在了前五大客戶中,幫助禾賽實作一年的雷射雷達銷量超越前幾年的銷量。

而接下來理想 L9 Max、L8 Max、集度 ROBO-01、飛凡新車型、長安汽車等還在或即将陸續傳遞,為禾賽後續 ADAS 雷射雷達出貨量大爆發,貢獻巨大的潛力。

02

2022 年前 9 月大賺近 8 億,

毛利率比特斯拉、蘋果還高

創紀錄的出貨量,讓禾賽的營收資料顯得格外亮眼。

比蘋果、特斯拉毛利還高,中國雷射雷達第一股來了:估值超200億

據招股書,2019 年-2021 年,禾賽的淨收入分别為 3.48 億元、4.16 億元以及 7.21 億元,同比增幅分别為 19.4%、73.5%,三年時間實作翻番。

2022 年,禾賽科技持續高歌猛進,僅 1-9 月收入達 7.93 億元,已超過 2021 年全年營收規模,同比增速 72.7%,列全球第一。

有媒體統計,禾賽 2022 年前 9 個月的營收就超過 Velodyne、Ouster、Luminar、Innoviz、Aeva、Cepton、Aeye、Quanergy 幾家全球主要雷射雷達上市公司加起來的營收總和。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也顯示,禾賽淨收入超過第二名 3.6 倍。

比蘋果、特斯拉毛利還高,中國雷射雷達第一股來了:估值超200億

禾賽的毛利率資料也表現突出,2019 年-2021 年、2022 年前三季度,禾賽科技的毛利率分别為 70.3%、57.5%、53.0% 和 44.0%,基本維持在 50% 左右,比特斯拉 30% 左右、蘋果 43% 左右的整體毛利率還高,更是秒殺一衆毛利率隻有 10% 左右的制造業企業。

不過從招股書也可以看出,禾賽的毛利率正在逐年下降,這或與禾賽業務支柱從移動出行轉為 ADAS 前裝量産有關。

2021 年以前,禾賽主要通過服務 Robotaxi 公司獲得收入,雷射雷達的出貨量不大但毛利率較高。

2021 年,随着 AT128 釋出,向主機廠供貨成為禾賽收入主引擎,但這一塊業務中,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增加不少,導緻相比移動出行,毛利率沒有那麼高。

各業務毛利率平均下來,總毛利率自然一路走低。

比蘋果、特斯拉毛利還高,中國雷射雷達第一股來了:估值超200億

收入成本方面,禾賽在招股書中提到,主要是材料群組件成本、制造成本占大頭,而人工成本和其它成本(包括運輸成本和關稅、特許權使用費、保修成本以及庫存過剩和過時庫存的減記)構成了剩餘部分。

比蘋果、特斯拉毛利還高,中國雷射雷達第一股來了:估值超200億

盡管已經通過業務獲得收入,禾賽總體仍處于虧損的情況。

2019 年-2021 年,禾賽淨虧損分别為 1.20 億元、1.07 億元和 2.45 億元,而在 2022 年前三季度,禾賽淨虧損達 1.65 億元,相較 2021 年同期 1.75 億元的淨虧損,似乎有所收窄。

虧損的原因不言自明,與大多數初創科技公司一樣,前期要獲得競争優勢和市場地位,禾賽必須在研發上保持高額投入。

比蘋果、特斯拉毛利還高,中國雷射雷達第一股來了:估值超200億

2019 年-2021 年和 2022 年前三季度,禾賽的研發費用分别為 1.50 億元、2.30 億元和 3.68 億元以及 3.76 億元,分别占同期淨收入的 43.0%、55.3%、51.1% 和 47.4%。

據了解,禾賽研發團隊由三個部門組成: 禾賽研究所、 ASIC 中心和研發中心。

其中,禾賽研究所進行非常早期的研究,如開發概念驗證原型和探索新概念雷射雷達的可行性。

此外,禾賽研究所還開發了對于雷射雷達至關重要的基本元件,如窄線寬雷射器,內建光學封裝和掃描器。

ASIC 中心則根據禾賽整體産品政策和路線,為下一代雷射雷達開發定制的 ASIC(特定應用內建電路)。

禾賽雷射雷達的發射和接收系統,采用的是 ASIC,相比傳統雷射雷達的架構,有顯著優勢:能以較低的成本提供更高的性能、更高的品質和一緻性的系統。

「專有的 ASIC 是我們的雷射雷達體系結構持續發展的主要驅動力。」禾賽招股書中這樣寫道。

研發中心則負責雷射雷達産品的設計和開發,由各個領域的專家組成,如光學、電子、機械、軟體和功能安全等,與業務開發團隊合作,了解客戶的需求,根據需要的規格設計雷射雷達産品,并與制造團隊合作,以確定雷射雷達的可制造性。

比蘋果、特斯拉毛利還高,中國雷射雷達第一股來了:估值超200億

禾賽人員構成上也以研發隊伍為主力,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在禾賽共計 1010 名(國内 996 名員工,美國等國家有 14 名員工),有多達 528 人為研發人員,占比 52%,74 人擁有博士學位,而其餘在生産與供應鍊上有 221 人,銷售與市場營銷 80 人,管理層 54 人,其他 127 人。

禾賽對于研發的重視被證明是一項值得的付出。

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禾賽在中國準許了 321 項專利,483 項未決專利申請,在美國和歐洲等其他司法管轄區準許了 28 項專利,230 項未決專利申請。

03

科創闆折戟後再出發,

這一次被傳估值 200 億

從上述資料可以看到,盡管已經開啟自主造血,禾賽仍難以完全覆寫支出。

一路走來,獲得包括光速、小米、美團、博世、百度、高瓴、CPE、啟明等機構累計 5.36 億美元的融資。

公開資訊顯示,禾賽上一輪 D 輪融資發生在 2022 年,領投方包括高瓴創投、小米集團、美團和 CPE 等,總額超 3.7 億美元。

比蘋果、特斯拉毛利還高,中國雷射雷達第一股來了:估值超200億

這些外部融資為禾賽業務發展提供了充裕的現金流,截止 2022 年 9 月 30 日,禾賽賬上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有 1.05 億美元,短期投資達 1.85 億美元。

比蘋果、特斯拉毛利還高,中國雷射雷達第一股來了:估值超200億

本輪 IPO,禾賽拟再募資 1.5 億美元:

  • 約 25% 将用于建設新的制造設施和購買新的制造和測試裝置;
  • 約 35% 用于研發,包括開發公司下一代 ASIC 和進一步投資公司的軟體解決方案;
  • 約 40% 用于一般企業用途,其中可能包括潛在的戰略投資和收購。

所謂新的制造設施或與禾賽新工廠有關。

據了解,禾賽對于生産制造十分重視,禾賽 CEO 李一帆甚至提出,生産制造就是研發的一部分。

他認為,隻有從源頭上把控各個生産環節,及時優化和改善生産流程,才能確定大規模、高品質地生産并傳遞滿足主機廠嚴苛标準的雷射雷達産品。

比蘋果、特斯拉毛利還高,中國雷射雷達第一股來了:估值超200億

目前,禾賽在上海嘉定有一個占地 27 萬平方英尺(約合 2.5 萬平米)的工廠,可以支援非 AT 系列雷射雷達産品 3.5 萬台的年産能,以及每月約 2 萬台 AT 系列雷射雷達的産能。

招股書還顯示,禾賽在建設一個面積約 74 萬平方英尺(約合 6.8 萬平米)的新工廠。

比蘋果、特斯拉毛利還高,中國雷射雷達第一股來了:估值超200億

據汽車之心了解,這家工廠名為麥克斯韋智造中心,将可承擔雷射雷達的研發、生産、車規測試等功能。這一工廠預計将于 2023 年開始營運,并有望将其年生産能力提高到約 120 萬 台。

在研發方面,禾賽正在研發下一代 ASIC,以在一定條件下取代雷射雷達的主要單元。

同時,禾賽還在研發基于 VCSEL 和 SPAD 技術路線的固态雷射雷達,内部沒有任何運動部件;禾賽還布局雷射雷達算法,為雷射雷達提供全棧感覺能力,以給客戶提供更完整的自動駕駛感覺解決方案。

回到本次美股上市,對于禾賽來說,這是其第二次發起 IPO 沖刺。

2021 年年初,禾賽曾在科創闆遞交 IPO 招股書,并獲得上交所受理,然而 2 個月後風雲突變,禾賽主動撤回申請,終止了科創闆 IPO 之路。

汽車之心了解到,彼時禾賽計劃通過發行不超過 15.01% 的股本,融資約 20 億元,按此計算,公司估值約為 133 億元(約合 20 億美金)。

而這一次 IPO,市場傳出,禾賽估值已達到 30 億美元(折合人民币約 202 億元),相當于兩年時間估值上升 70 億元人民币。

比蘋果、特斯拉毛利還高,中國雷射雷達第一股來了:估值超200億

如若消息屬實,将帶來一輪造富潮:

IPO 前,光速為禾賽最大機構投資方,持有 17.5% 的股份,而百度、博世創投、小米和遠瞻資本分别持有 6.8%、6.6%、6.3% 和 5.9%。

除此之外,禾賽三位創始人李一帆、孫恺、向少卿分别持股 8.6%、8.9% 以及 8.6%,各自掌握 25.7%、26.5% 和 25.7% 的投票權。

有媒體報道,為順利推進工作,禾賽已邀請前蔚來汽車 CFO 謝東螢加盟出任 CFO,親自操刀 IPO,後者經驗豐富,曾先後助力新東方、蔚來成功赴美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禾賽之後,中國雷射雷達企業正在掀起一輪上市潮:

另一家雷射雷達明星公司速騰聚創,也多次傳出上市,最近媒體報道其 CFO 發生人事變動,由達内科技 CFO 劉永基出任,此舉被認為為上市做準備。

另一邊,知情人士透露,圖達通也已将 IPO 提上議程。

這是中美雷射雷達企業開始背向而行的一幕:

2022 年,美國雷射雷達企業可謂是寒意十足。

先是 10 月份,Ibeo 宣告破産;接着 11 月份,Ouster 和 Velodyne 為求生存、合并重組;等到 12 月,OPA(光學相控陣)技術明星 Quanergy 又宣布破産,一時間,雷射雷達老玩家們加速凋落。

而在中國,卻是另外一番景象。

正如你所看到的,禾賽、速騰、圖達通等接連創下銷量新高,項目定點更是拿到手軟,如今又開啟了 IPO 的新征程,俨然朝氣蓬勃的氣勢。

或許真的是時代已經改變,智能汽車給了國内車企苦苦等待了幾十年的彎道超車機會,随着歐美日韓汽車巨頭的裂縫撕開,不僅是中國車企,連同産業鍊上下遊一擁而上,攻占市場紛紛崛起。

禾賽或隻是打響了國内雷射雷達企業上市第一槍,未來這塊土地還會有更多的槍聲響起。

長三角G60雷射聯盟陳長軍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