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陸雷射産業已具規模,形成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華中地區和環渤海地區四大雷射産業群。在此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拓寬業務領域及規模,越來越多的項目陸續落地。
據光電彙不完全統計,2022年,有48個雷射光學項目落地、投建或啟用。其中,90%的項目涉及雷射領域。
看地區——湖北江蘇成熱門“落腳點”
不難看出,2022年,大部分的雷射企業正紛紛拓展以湖北、江蘇等地為主的市場規模,如大族雷射新能源智能裝備華中總部項目落戶湖北荊門、南智芯材铌(钽)酸锂晶體産業化項目落戶蘇州常熟、中科院長春光機所高性能光晶片項目落戶無錫惠山等。那麼,這兩地有何“說頭”?
- 湖北:開啟中國雷射技術研發序幕
光電子資訊産業是湖北省突破性發展的五大優勢産業之一,也是湖北省重點打造的特色優勢産業和高技術産業。而“光谷”正是中國雷射産業的發源地——1971年,華中科技大學(原華中工學院)設立雷射課題組,開啟中國雷射技術研發的序幕。時至今日,光谷已集聚近300家知名雷射企業,雷射産業國内市占率連續11年超過50%。
荊門高新區也正加速推動産業轉型更新,锂電産業正加速崛起。在億緯動力、格林美等龍頭企業帶動下,大族雷射等行業龍頭企業先後落戶,長盈精密等3家上市公司已簽訂意向協定。荊門高新區現雲集锂電産業重點企業23家,已形成一條“基礎原材料制備—關鍵部件生産—電芯制造及模組封裝—廢舊電池回收再利用”的全生命周期産業鍊。“十四五”末,整個锂電産業産值将達到1600~1800億元,稅收超60億元。
除光谷、荊門外,鄂州也正建立起制造産業鍊。依托龍頭企業帶動,雷射裝備制造産業鍊在葛店加速形成,年産值在40億元左右,帶動全區裝備制造産業年産值突破100億元,涵蓋雷射裝置內建、切割器、機械件、機電、機床加工等制造環節,形成了雷射裝置産業生态鍊。
- 江蘇:雷射産業迎高速發展時刻
近年來,江蘇雷射産業迎來高速發展時刻。江蘇已成為繼廣東、湖北之後全國第三個雷射産業聚集地和中國最大的兩個運用市場之一,引領華東地區雷射産業持續發展。通過此次盤點看出,2022年,落戶江蘇的項目主要集中在蘇州、無錫等地。
光子産業是應用廣泛的戰略高技術産業,作為現代産業體系的“關鍵少數”,也是大陸有條件率先實作突破的高技術産業。近年來,蘇州大力發展光子産業,長三角G60雷射聯盟成立後,蘇州将大力發展光子産業。長三角G60雷射聯盟聯盟機關長光華芯所在的蘇州高新區,目前已經集聚142家光子領域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産業規模近300億元。
蘇州高新區1992年獲批全國首批國家級高新區。
從産業基礎看,該區擁有一批光子領域高企、瞪羚、獨角獸培育企業,其中,光子領域國家級高企數量達142家。
從産業平台看,依托蘇州大學、南大蘇州校區內建電路新型學院引入南京大學在精準光子內建晶片等領域的國際先進技術,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在高端光學類醫療儀器等方面填補國内空白。
從創新要素看,該區内企業在光制造、光通信和光傳感領域取得一定領先優勢,在無源光通信器件、雷射控制軟體等領域具備較強競争優勢。
再将目光轉至無錫。無錫惠山國家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依托國内外産學研技術平台,建設具有核心競争力的專業技術平台,大力發展石墨烯新材料、智能制造、光電以及內建電路半導體等新興産業,現已成功打造國家火炬無錫惠山石墨烯新材料特色産業基地、江蘇省無錫惠山智能精密制造衆創社群、江蘇省無錫惠山光電科技産業園等獨具産業特色的專業園區。
看技術——“半導體”正逐漸擴張
半導體産業是數字經濟的基石,大陸對半導體領域的相關産品需求仍處于持續快速增長階段。近兩年受大環境影響,國内相關産業受到強力沖擊,這即是挑戰也是機遇。以此為契機,根據需求,促進本土創新企業發展。
在2022年開始營運的項目中,蘇州半導體雷射創新研究院将充分利用長光華芯已有的高功率半導體雷射晶片優勢,橫向拓展高效率半導體VCSEL晶片、高速光通信晶片、雷射照明、雷射顯示等方向和領域。
2022年簽約投建項目——長光華芯先進化合物半導體光電子平台,将形成年産1億顆晶片、500萬器件的能力,具備氮化镓、砷化镓、磷化铟等雷射器和探測器晶片的産線建設及器件封裝能力,具備其他高功率半導體雷射器晶片等功率晶片研發、封測能力(包括6-8寸器件封測生産線建設)。
此外還有炬光科技泛半導體制程光子應用解決方案産業基地、氮化镓雷射器聯合實驗室、芯辰半導體雷射器晶片等項目,無不彰顯企業在半導體領域内的發展藍圖。
目前,大陸半導體産業叢集正逐漸形成。産業鍊上下遊企業、關聯企業的協同正逐漸加大,建構成熟的産業鍊和良好的産業生态。
看布局——橫縱擴充,解鎖新的“産業地圖”
在有限的市場空間中為了分到更多的羹,企業們使出了渾身解數,來擴大自己的市場影響力。有的擴建不同區域的生産基地,有的擴充更多應用領域,有的積極與高校合作,夯實技術。
從我們已統計的項目來看,2022年,大族雷射分别在湖北荊門和江蘇張家港建設了華中和華東基地,投建智能化雷射及數控裝備。華中基地全部達産後預計年銷售額10億元以上;華東基地預計達産後年銷售額将超200億元。奧創光子在重慶建立西南總部和超快雷射協同創新中心,華工雷射建設山東基地,宏山雷射建設長三角總部,奔騰雷射建設武漢研發制作基地……
而炬光科技之前就已完成東南地區的布局,成立了東莞炬光。2022年,他們計劃投資醫療健康項目,在廣東進行醫療健康業務相關産品的研發、生産,同時将一些目前成熟的醫療健康業務轉移到韶關進行産業化。浪潮華光繼續深化半導體和顯示領域,建設多個落地項目。光韻達的主營業務就是為電子資訊和航天航空領域提供雷射服務,其為了服務大客戶,專門成立了“成都航空生産制造基地”。
校企合作一直是企業進行技術攻關、收獲人才等最樂于投資的方式之一。2022年,銳科雷射與武漢紡織大學合作建立“就業創業實習基地”,基于雷射行業對複合型人才的需求,開設特色班,培養人才。長飛光纖與廣東工業大學成立聯合創新實驗室将在大容量光通信、光電資訊材料與器件、先進光纖測試儀器等方面開展核心技術攻關,實作核心技術攻關和産業化的無縫對接,促進資訊光子技術領域研究和技術應用開發。
縱觀如今的市場格局,各方面的競争愈演愈烈,科技成果的商業化、技術的産業化、市占率的高低等等,這些是局面變動的“推手”嗎?或許是吧。将關鍵核心技術命脈緊握在自己手中,形成競争新優勢,進一步提高科技綜合力量,以此實作創新發展“彎道超車”。
來自:光電彙
長三角G60雷射聯盟陳長軍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