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OSI模型的通俗了解以及和TCP-IP模型的差別

OSI模型的通俗了解以及和TCP-IP模型的差別

ps:本人親測,阿裡雲2核4G5M的伺服器成本效益很高,新使用者一塊多一天,老使用者三塊多一天,最高可以買三年,感興趣的可以戳一下:阿裡雲折扣伺服器

網絡通信其實和現實中寄信的通信方式相似

以書信的方式進行通信為例。

1、實體層:提供為建立、維護和拆除實體鍊路所需要的機械的、電氣的、功能的和規程的特性;有關的實體鍊路上傳輸非結構的位流以及故障檢測訓示(信件的運輸工具,比如火車、汽車)

2、資料鍊路層:在網絡層實體間提供資料發送和接收的功能和過程;提供資料鍊路的流控(相當于貨物核對單,表明裡面有些什麼東西,接受的時候确認一下是否正确(CRC檢驗))。

3、網絡層:控制分組傳送系統的操作、路由選擇、擁護控制、網絡互連等功能,它的作用是将具體的實體傳送對高層透明(相當于郵政局或快遞公司位址(IP位址),能正确到達對方)

4、傳輸層:提供建立、維護和拆除傳送連接配接的功能;選擇網絡層提供最合适的服務;在系統之間提供可靠的透明的資料傳送,提供端到端的錯誤恢複和流量控制(相當于信封(TCP協定是挂号信,是可靠的;UDP協定是平信,盡力送到對方,不保證一點送到對方))

5、會話層:提供兩程序之間建立、維護和結束會話連接配接的功能;提供互動會話的管理功能,如三種資料流方向的控制,即一路互動、兩路交替和兩路同時會話模式(相當于郵票,優質郵票寄一封信,相當與一個會話)

6、表示層:代表應用程序協商資料表示;完成資料轉換、格式化和文本壓縮(你用國語還是用方言?或者是英語?)

7、應用層:提供OSI使用者服務,例如事務處理程式、檔案傳送協定和網絡管理等(信件的内容)

描述一下封裝過程

首先,你應該有需要表達的内容(應用層)

然後,你需要有一種合适的表達語言(表示層)

再次,你要把信紙裝進一個信封,貼上一張郵票(一封信就是一個會話)

接下來,你要選擇什麼方式寄信(挂号信或平信,TCP或UDP)

第五,選擇一個快遞公司或郵政局,告訴位址,郵政局根據位址選擇運輸方式(根據IP位址選擇路由)

第六,郵政局對貨物進行再包裝,寫上裝箱單,供接收地的郵政局核對(貨物總是先送到對方郵政局,對方郵政局的位址就相當于MAC位址,裝箱單就相當于CRC校驗碼)

第七,貨物通過具體的運輸根據(汽車、汽車、飛機等)

OSI網絡體系結構各層協定:

一、應用層:TELNET、FTP、TFTP、SMTP、SNMP、HTTP、BOOTP、DHCP、DNS

二、表示層:

文本:ASCII,EBCDIC

圖形:TIFF,JPEG,GIF,PICT

聲音:MIDI,MPEG,QUICKTIME

四、傳輸層:TCP、UDP、SPX

五、網絡層:IP、IPX、ICMP、RIP、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開放式最短路徑優先)

六、資料鍊路層:SDLC、HDLC、PPP、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幀中繼

七、實體層:EIA/TIA RS-232、EIA/TIA RS-449、V.35、RJ-45

OSI模型和TCP-IP模型的差別

OSI 7層模型 依次為 實體 資料鍊路 網絡 傳輸 會話 表示 應用

TCP/IP 4層為 資料鍊路 網絡 傳輸 應用

TCP/IP把7層簡化為4層

OSI模型是國際互連網标準組織定義出來是網絡模型,分的很細 但是實際應用中卻大部分隻用到了TCP/IP的這4層,是以現在都說TCP/IP模型了

但是學習的時候 是要知道OSI的

協定常用端口(每個協定都有一個預設端口)

OSI模型的通俗了解以及和TCP-IP模型的差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