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空難頻發的尼泊爾,如何在中印的夾縫中生存?

作者:清閑的湖泊yu

據路透社15日報道,尼泊爾雪人航空公司發言人蘇達山·巴爾托拉稱,該公司一架客機15日在尼泊爾博克拉地區墜毀,機上載有72人,至少造成64人死亡。

路透社稱,有在墜機事故發生後幾分鐘就趕到現場的當地居民說,“飛機的一半在山坡上,另一半掉進了塞蒂河峽谷裡。”

空難頻發的尼泊爾,如何在中印的夾縫中生存?

《加德滿都郵報》早些時候報道,尼泊爾雪人航空公司一架從加德滿都飛往博克拉的客機在博克拉機場附近墜毀,機上載有68名乘客和4名機組人員。社交媒體平台上流傳的圖檔和視訊顯示,墜機現場冒出濃煙,救援隊已趕赴墜機現場展開救援。

空難頻發的尼泊爾,如何在中印的夾縫中生存?

從目前得到的消息來分析,除了獲救的三人,其他人生還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從加德滿都飛往博克拉的ATR-72型客機在博克拉舊機場和新機場之間的這條航線,是出了名的事故高發航線,許多國内外出的乘客,甯願選擇多花幾個小時的公路通行,也不會走這條充滿危機的航線,這條線包括機場飛機在内基礎設施老化、年久失修。

空難頻發的尼泊爾,如何在中印的夾縫中生存?

ATR72飛機在空難事故方面有其悠久的曆史,近二十年間,造成了數百人傷亡,其中就有:2005年8月6日,一架ATR-72客機燃油耗盡發生意外,造成16人死亡;2010年11月4日,一架ATR-72-212民航客機意外墜毀,機上68人全部遇難;2015年2月4日,一架ATR-72-600擦撞高架橋導緻墜河,32人遇難。頻發的安全事故,不勝枚舉,作為意外高發客機的ATR72飛機統治者尼泊爾境内的大多數航線,因其短距離起降的特點,特别适合尼泊爾多山偏遠的地理特征,尼泊爾航空主要營運商雪人航空公司用ATR72飛機占有了包括尼泊爾在内的很大一部分南亞國家的市場佔有率。

空難頻發的尼泊爾,如何在中印的夾縫中生存?

尼泊爾地理環境險惡,山區交通事故頻發,在過去30年裡,尼泊爾發生了近30起緻命的飛機事故。擁有包括珠穆朗瑪峰在内的世界14座最高山脈中的8座,因為天氣可能會突然變化并造成危險,基礎設施較差,包括出事的這個機場在内的基礎設施常年缺乏維護,機械裝置老化。大多數空難,跟自然環境有關,機場突然起霧,導緻能見度非常低。空管不能及時了解跑道上的情況。同樣的如果沒有大霧,飛行員能很清楚的看清前方的具體情況,那他們就不會發生貿然起飛。就能防患于未然,就能避免事故多發。

對于事故頻發尼泊爾的小國來說,尤其是空難事故更頻繁,頻繁的就跟過年似的,每年不來一次總是缺點什麼。背靠中國面朝印度,被兩個大國直接“無縫對接”,命運堪稱絕望。因為在地理上,尼泊爾和中國之間隔着巨大的喜馬拉雅山,由于天然的地理屏障,大陸在曆史上僅限于藏傳佛教的影響而已,而與印度的交通要順暢的許多,但就因如此,這麼多年印度也沒少殘害尼泊爾。

空難頻發的尼泊爾,如何在中印的夾縫中生存?

清政府後期,大陸國力勢微,給了有著名攪屎棍的英國可趁之機,迅速填補了在尼泊爾的權利空白,等英國走後,權利讨厭真空,印度天然的繼承了尼泊爾的權力真空,從此之後尼泊爾被印度深深控制了數十年,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一件不剩的受到印度的強力操控,印度直接決定着尼泊爾的進出口,貿易,能源和通信等關鍵的國計民生,甚至要購買武器,都要事先征求印度同意,瞧,三哥好手段。

空難頻發的尼泊爾,如何在中印的夾縫中生存?

那裡有壓迫、那裡就有反抗,如果一個國家上到政治軍事、下到國計民生,統統由外部勢力,是不是意味着滅國就不遠了,尼泊爾曆代執政者都深深的認識到了其中存在的嚴重問題,借着1962年中印戰争,印度戰敗的契機,尼泊爾開始逐漸反抗印度,開始減少對印度依賴,加快了和其他國家發展關系,開始考慮在中印兩國之間保持等距離外交。

空難頻發的尼泊爾,如何在中印的夾縫中生存?

時間的年輪來到了1975年,印度當局制造了,震驚中外的“軟禁錫金國王,吞并錫金”的超級大事件,當然對于尼泊爾來說,這個大事件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驚吓,錫金問題讓尼泊爾大為惶恐,此後尼泊爾加速開啟了與印度脫鈎的程序,此後尼印雙方在水資源、工作許可證、廓爾喀自治運動、高棉和阿富汗問題上,存在較大分歧。

空難頻發的尼泊爾,如何在中印的夾縫中生存?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尼泊爾也深深的認識到,如果沒有經濟多元化,是不可能保持獨立自主的,但歸根結底,尼泊爾在地理位置上天然的接近印度,才有了被印度牽着脖子走的可能性,面對珠穆朗瑪峰這樣的天階,擺脫制約談何容易。但是看看越來越差的尼泊爾現狀,勤勞勇敢的尼泊爾人民敢于挑戰印度長期的壓制和剝削,尼泊爾國内對于印度的反抗也此起彼伏,最終選擇了向北看中國。

空難頻發的尼泊爾,如何在中印的夾縫中生存?

中國過去由于種種原因,忽視了尼泊爾的訴求,不願意在尼泊爾内政問題上多說話,哪怕是尼共毛上台以後,互相交流的也不夠多,中國不願過多幹涉他國内政,中國以前過于在意了印度的反應,加德滿都郵報的評論員就說過:“中國時常作為一個旁觀者,經常沒什麼作為”,進而讓印度在尼泊爾過于肆無忌憚。

空難頻發的尼泊爾,如何在中印的夾縫中生存?

恰逢新時代的到來,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不光更大陸帶來了長遠的發展,更是為周邊國家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尤其是在尼泊爾向北看的時候,正好可以幫助尼泊爾有一個新的發展機遇。中尼兩國經貿規模的迅速擴大,使尼泊爾有了國家發展道路上的更多選擇,2021年中尼經貿規模達到19.77億美元,尼泊爾對華出口同比增加63%。

空難頻發的尼泊爾,如何在中印的夾縫中生存?

尼泊爾政府為了減少對印度依賴帶來的副作用,于是就有了尼新政府對國家戰略的最新闡述,即尼泊爾将努力平衡與中國和印度的關系,以促進本國經濟增長。乘着一帶一路的東風,中國對尼援建或參與建設了一些重要的基礎設施,如發電量達到20億千瓦時的上馬相迪A水電站,是兩國關系逐漸改善的重要見證,下一步中尼境内的水電項目、阿尼哥公路貫通項目、佛祖機場項目等重要工程也肯定會給尼泊爾帶去新的發展機會。目前的經濟政策非常清楚,既要發展經濟,又要在經濟上擺脫對印度的過度依賴,提出在中印之間保持平衡,是為了避免引起印方的不滿,尼泊爾的向北看的戰略,終于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空難頻發的尼泊爾,如何在中印的夾縫中生存?

中國和尼泊爾關系發展的最根本障礙,歸根結底還是矗立于中間的珠穆朗瑪峰,橫亘在兩國之間的喜馬拉雅山脈,在相當一段時期,阻隔了兩國密切經貿關系的可能性,随着,中尼跨境鐵路進入可行性研究階段,一旦吉加鐵路完成建設,困擾尼泊爾良久的商品供應不穩問題将不再是問題,尼泊爾将全面打開一條通往中國的發展生路,将為中尼兩國人員、貨物、技術往來,提供極大便利,必将更加增強尼泊爾與中方開展經濟合作的信心。

結尾

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得經貿合作,受到了尼泊爾社會各界的熱烈歡迎,與中國加強合作,已成為尼各黨派一緻共識。中方也願同尼新政府一道拓展深化各領域合作,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為兩國世代友好的戰略合作夥伴關系注入新動力,為兩國人民創造更多福祉。中國能夠給予印度周邊國家更多的選擇,平衡地區力量,也是世界命運共同體的一部分。

空難頻發的尼泊爾,如何在中印的夾縫中生存?

請點贊、關注@清閑的湖泊yu​,可以免費翻閱前期文章,謝謝支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