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智能手機2022年度盤點:展望未來折疊屏會是決勝關鍵?

作者:雷科技

回顧即将過去的2022年,智能手機行業雖不能說“波瀾壯闊”,但也足夠精彩。在這一年裡,頭部手機廠商之間的“旗艦鬥法”依然層出不窮,而在另一關鍵賽道“折疊屏”上,主流廠商輪番出招,推動着産品以極快的速度進行更新疊代,短時間内将折疊屏手機的普及進度向前推動了一大步。

此外,面臨不确定性因素增強的競争環境,主流手機廠商并沒有局限在自己的舒适區内,而是積極尋找新的突破點。這其中,小米的造車大計有了新進展,OPPO也确立了“三大核心技術”的發展路線,vivo、榮耀進一步完善周邊智能生态,打造體驗軟實力……借科技、生态為跳闆,手機廠商們向行業和消費者展示了跳出智能手機局限的全新思路。

綜合而言,2022年的智能手機行業無論是産品層面還是企業動态層面都出現了不少可能會影響未來市場格局的新變化,按照蝴蝶效應的思路,或許未來幾年的座次變化,就在今年已經埋下了種子。

2023年對全國各行各業來說都是巨大的機會,對智能手機行業也是如此。一方面,防疫政策調整很可能重新激發經濟活力,為已經步入寒冬的智能手機添一把柴火,是為“雪中送炭”;另一方面,有錢此前技術積累的鋪墊,2023年更多的技術成果将會快速成熟、落地,激起消費者的換機欲望。

對于2023年的智能手機市場,小雷整體的态度是審慎樂觀,既能見到銷量負增長的放緩,也能見到新技術、新産品的出現,為我們帶來驚喜。

2023的市場走向:誰能笑到最後,誰是最強黑馬?

如果要說2023年哪家廠商有機會給予我們驚喜的話,那麼小雷一定會投一加一票。作為一個在海外市場打響名聲,随後選擇反攻國内市場的品牌,一加在多年來都以隻出頂配旗艦的理念而著稱,而“不将就”也是大家最熟知的标簽。然而在國内日益加劇的市場競争中,隻出“真旗艦”的一加要麼被“卷”下去,要麼隻能尋求改變另覓出路。

“改變”,這就是一加做出的抉擇。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一加經曆了品牌政策和産品研發的陣痛期,從“不将就”,到“擴充中端”,再到“聯名哈蘇”,直到複活OPPO ACE系列後,一加才逐漸把産品重點放在了性能和遊戲體驗上,以極限性能為賣點,精準面向年輕使用者。

中國智能手機2022年度盤點:展望未來折疊屏會是決勝關鍵?

(圖檔來源:一加手機)

對于一加而言,2023年可謂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成為OPPO子品牌後,除了資金和研發等内在資源以外,一加手機原先最為缺乏的外在資源門店和售後也一并得到了改變,甚至有望成為線下服務最完備的線上品牌。在國内手機市場競争愈發激烈的情況下,一加選擇持續深耕性能市場,如果OPPO在遊戲優化等方面的技術與成果,能和一加自身的硬體調教能力進行有機結合的話,也許真的能綻放出不一樣的花朵。

中國智能手機2022年度盤點:展望未來折疊屏會是決勝關鍵?

(圖檔來源:一加手機)

除了一加以外,幾乎沉寂了整整一年半時間的魅族,也再度迎來了重登高峰的契機。作為國内首家發力智能手機市場的品牌,魅族曾以其“小而美”的特點而著稱,巅峰時也曾經創下過年銷量千萬台的紀錄,但在近年在大品牌越來越卷的競争下,這類小衆品牌普遍因為不夠“内卷”而陷入沉寂,甚至淪落到2022年一台新機都沒有的情況。

自2022年7月确認得到吉利資金支援後,魅族似乎一下子就有了底氣,先是在年底推出了FlymeAuto車機系統、正式宣布進軍車機領域,又在2022年結束前夕召開2022年魅友大會,宣布将于2023年正式推出魅族20系列旗艦手機。

中國智能手機2022年度盤點:展望未來折疊屏會是決勝關鍵?

(圖檔來源:魅族)

擺在魅族20面前的是問題是,魅族的優勢還剩哪些?又有多少勝算呢?個人認為,即便是在最窘迫的情況下,魅族推出的18系列依然不乏亮點,FlymeOS和魅族的性能調校都值得一提。如今得到吉利鼎力支援,魅族20系列的機身設計、充電續航、影像能力都值得期待,而未來三年内将建設1000家全場景門店的承諾,也有效補充了魅族線下能力不足的缺點。

面對着市場衆多旗艦機型的挑戰,魅族能否憑借自身特點再度脫穎而出,甚至和吉利汽車形成合衆之勢呢?這是小雷在2023年的一大關注點。

中國智能手機2022年度盤點:展望未來折疊屏會是決勝關鍵?

(圖檔來源:魅族手機)

當然,以上分析的還隻是“有潛力”的廠商,這些廠商距離成為巨頭還有很大距離。根據IDC預測,受到疫情持續影響,經濟環境和消費者信心需要更長時間恢複,預計2023年國内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将同比下降0.9%,而且消費者的換機周期預計将會增加到34個月。在這不斷縮緊的市場中,哪家手機廠商能夠成為2023年的銷量冠軍就成了大家關心的話題。

在我看來,2023年最有可能成為銷量冠軍的國産品牌應該還是vivo。原因有很多,首先,産品布局方面,2022年的vivo和iQOO幾乎做到每個月都有新機型推出,包括vivo X80、iQOO Neo6等一系列2000-4000元的中端機和以vivo X Fold為首的高端旗艦表現都很亮眼。可以預見,明年vivo依然會堅持這樣層次分明的機海戰術,以此吸引整個終端市場的眼球。

其次,線下市場方面,如今國内疫情狀況正在穩中向好,沉寂了三年的線下市場有望在明年重新煥發生機。作為國内線下管道保有量前二的品牌,vivo在疫情期間積極采取各項措施維護自己的線下代理經銷體系,憑借着在下沉市場的深度布局,vivo在2023年必會把線下優勢持續放大,力求和消費者打成一片。

中國智能手機2022年度盤點:展望未來折疊屏會是決勝關鍵?

(圖檔來源:vivo)

再次,品牌認知方面,如今的vivo已然将重心進一步向高端方向轉移,品牌形象改頭換面。要知道,在過去vivo最鮮明的辨別是娛樂化、年輕化,營銷活動中有大量的綜藝冠名、明星代言,如今這類品牌活動大幅減少,相反和博鳌亞洲論壇、世界杯的合作更加突出。在成功塑造商務與科技創新的調性後,vivo的沖高之路顯然會更加順利。

最後,核心技術方面,vivo深知晶片作為手機最核心的元器件,是以選擇了同時走自研和聯合研發兩條道路。自從2021年9月推出首款自研影像晶片V1之後,vivo又陸續推出了V1+和V2,通過自研+聯合研發的方法打造出了國内最出色的夜景影像系統。隻要vivo堅持對前沿技術的探索和投入,就有希望實作1+1>2的效果。

中國智能手機2022年度盤點:展望未來折疊屏會是決勝關鍵?

(圖檔來源:vivo)

有趣的是,與今年整體市場的低迷表現不同,高端手機市場在今年呈現出了逆勢上揚的态勢。在手機市場整體呈現收縮态勢的情況下,蘋果對于全球手機市場,尤其是高端手機市場統治力反而進一步增強,盡管産品沒有多少新意,但是憑借更加激進的定價政策,蘋果在全球高端手機市場的銷售占比一度達到了57%,展現出了碾壓性的優勢。

問題來了,到了2023年,蘋果是否還能繼續延續這種“躺赢”的局勢呢?在我看來,蘋果明年必将面對更加激烈的市場競争。一方面,從近幾代A系列晶片的表現來看,因為蘋果核心晶片部門人才流失嚴重的原因,蘋果自研晶片已經不及過往那樣具有性能優勢,甚至開始出現“擠牙膏”的情況,而“靈動島”的出現足以證明iPhone系列的創新已經走到了瓶頸。

中國智能手機2022年度盤點:展望未來折疊屏會是決勝關鍵?

(圖檔來源:Apple)

另一方面,高通和聯發科則處于近些年的最佳狀态。在台積電4nm制程的幫助下,高通8 Gen2處理器不但一雪前恥,更是在GPU性能上面超越了蘋果A16處理器,而聯發科也已經不再是隻會生産中低端晶片的廠商,旗下晶片天玑8200、天玑9200都有着出色的性能表現。換言之,蘋果和安卓之間長久以來一直存在着的性能差距已經悄然被抹平,甚至超越了。

在抹平了性能上的差異後,國産旗艦手機在充電、續航、顯示、音頻、影像方面的優勢也會逐漸顯現出來。2023年,手機市場将會迎來晶片、傳感器的大更新,預計市場的消費欲預計也會有所提升。對于國産品牌來說,好的競争環境已經有了,就差好的産品和體驗來打動消費者了。換言之,2023年可能是國産手機反撲的最好機會。

2023的技術展望:舊瓶新酒能玩出什麼花樣?

在過去的一年裡,智能手機市場的競争越發激烈,許多智能手機廠商都寄希望于一些獨有的功能、特點可以吸引到使用者對自己産品的關注。抛開各有喜好的外觀不談,廠商們在影像、顯示、音頻等領域的内卷已經催生出不少新技術,看似沒有太大的變化的智能手機,其實正在拉大與上一代産品的差距。

先來看看影像領域,過去許多旗艦手機的影像性能都依賴于更大尺寸的傳感器和更高配置的攝像模組,剩下就是算法上的對抗。影像算法伴随着智能手機的發展走到今天,已經不再僅僅是軟體層面的“算法”,為了實作更好的處理效果和更高的處理效率,一些廠商開始用獨立影像晶片來輔助中央處理器,并為影像子產品提供單獨的運算支援。

比如OPPO的馬裡亞納X、vivo的V2等都是針對影像模組設計的獨立影像晶片,在實際使用中有着不錯的表現,通過獨立影像晶片,智能手機可以在HDR、夜景等對運算性能需求較高的場景中拍攝出更好的畫面。

中國智能手機2022年度盤點:展望未來折疊屏會是決勝關鍵?

(圖檔來源:OPPO)

在獨立影像晶片的幫助下,計算攝影将達到新的高度,現如今安卓手機被诟病的一些影像弱點,其實很大程度上都源自算法缺陷和算力不足,無法支撐影像算法實時運算給出讓人滿足的畫面。

随着使用者對影像技術的追求進一步提升,在2023年的智能手機市場中,我們或許可以看到更多的獨立影像晶片被應到到手機中,OPPO與vivo已經證明了獨立影像晶片的實用性,接下來小米、華為等品牌都有可能在次年跟進,影像領域将在2023年進入一個新的戰場。

在影像之外,音頻也成為智能手機廠商的新戰場,随着TWS耳機成為主流,如今的消費者對手機的無線音頻性能也提出來更高的要求,這是傳統的有線音頻技術所無法滿足的。延遲、續航、傳輸速率等問題都有待解決,經過數年的疊代更新,LE Audio協定終于走到了成熟階段。

LE Audio是新一代無線傳輸協定,對比目前主流的SBC等無線傳輸協定有着更高的傳輸速率和編解碼效率,可以在相同的資料包中攜帶更多的音頻資料,同時擁有更低的音頻延遲。LE Audio在Android 13系統上已經獲得支援,相應的藍牙晶片已經進入商用階段,在年末已經有适配的産品上市。

中國智能手機2022年度盤點:展望未來折疊屏會是決勝關鍵?

(圖檔來源:藍牙聯盟)

對于多數使用者來說,LE Audio的普及将很好解決無損音頻傳輸以及低延遲等需求。不過,對于有着更高要求的使用者來說,LE Audio或許還不足以滿足需求,為此OPPO提供了另一條路線——馬裡亞納Y,一顆獨立的無線音頻晶片。

獨立無線音頻晶片能夠為無線音頻傳輸提供更穩定、更高速率的傳輸,并且可以依靠内置的NPU實作音頻分離技術。此外,獨立音頻晶片可以為計算音頻提供更高的算力支援,包括主動降噪、空間音頻等功能都對算法與算力有着更高的要求,随着無線音頻成為使用者關注的重點之一,獨立無線音頻晶片或将在旗艦手機中成為标配。

影像與音頻兩個領域的競争将在2023年變得更加激烈,并且在獨立晶片的輔助下迅速拉開與前代産品的差距。對于使用者來說,雖然兩者在功能描述上十分相似,但是在實際使用中很快就會發現前代産品與新産品之間的差別,計算攝影和計算音頻将會革新普通使用者的使用體驗。

2023的折疊屏手機展望:最大的懸念在蘋果身上

從首個折疊屏手機概念誕生至今已經過去十年,這十年間手機廠商和上下遊供應鍊解決了技術攻克、産品整合和成本控制等多個難題,最終讓折疊屏手機在2022年做到高度可用的狀态:整體産品無明顯缺憾,價格大幅降低來到主流水準。小雷認為,折疊屏手機在關鍵的2023年依然會以優化為主,但有幾個方向會成為重點。

首先是進一步的減重,現在主流折疊屏手機的重量相比此前已經明顯減重,來到了230克上下,甚至比iPhone 14 Pro Max更加輕便。以“大屏産品”的角度來看,這樣的重量的确已經超出預期,但畢竟折疊屏手機是一款“大螢幕小型化”的産品,未來進一步的減重甚至進入200克以内也不是沒有可能。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手機廠商有兩個方向。第一是内部結構,尤其是鉸鍊結構的精簡,這方面的代表産品是榮耀Magic Vs,不過對應的代價是會損失部分功能,比如“螢幕懸停”。第二是材質的優化,更輕但強度更高的材質比如钛合金、碳纖維等逐漸進入大衆視野,構成了折疊屏手機的内部架構,也能達到一定的減重效果。而對應的負面作用則是成本增加,而且材質的改變對内部架構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給内部開發帶來更大難題。

中國智能手機2022年度盤點:展望未來折疊屏會是決勝關鍵?

(圖檔來源:OPPO)

或者,2023年的智能手機廠商會同時用上這兩個思路來讓折疊屏手機進一步減重,小雷相信到2023年底,重量接近200克甚至低于200克的大屏(展開後螢幕尺寸接近7英寸或者超過7英寸)折疊屏手機将會面世。

其次,2023年折疊屏手機的另一個發展方向是周邊配置的持續補足,在續航時間、充電規格上得到提升,直至看齊直闆旗艦。目前為止,折疊屏手機上電池容量最大的産品為年底釋出的榮耀Magic Vs,達5000毫安時,不過内屏尺寸達到7.9英寸,還要支援90Hz重新整理率,續航時間并沒有太出衆。

中國智能手機2022年度盤點:展望未來折疊屏會是決勝關鍵?

(圖檔來源:榮耀)

而未來折疊屏手機廠商想要繼續提升續航,無非是增大電池容量和降低平台功耗等方向,而無論哪個方向,在實作層面均有不小難度。經過這些年發展,手機用锂電池的密度已經有了顯著提升,但由于折疊屏手機的特殊構造,需要在左右兩個機身中各放入電池,無法讓锂電發揮高密度優勢,在保證電池容量之餘縮小體積。至于降低平台功耗,一方面要和供應鍊合作對關鍵零部件進行優化甚至定制,成本和技術難度都不好控制;另一方面對系統資源排程算法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最終又會演變成軟體方面的難題攻關。

總而言之,2023年可預見的是,折疊屏手機在綜合體驗上隻會出現較小幅度的變化,大多以基礎體驗提升為主。這樣的變化也說明一點,折疊屏手機在攻克折痕可見性、鉸鍊壽命後,整體完成度已經非常高,距離被大衆接受更進一步。

當産品力逐漸完善後,有關折疊屏手機的另一點就成了關鍵:到底價格走勢會如何變化?

小雷認為,折疊屏手機越發便宜是不可逆的大趨勢,唯一需要讨論的隻有“到底能便宜到什麼程度”。2021年,OPPO Find N重新整理了折疊屏手機的價格下限,但2022年登場的Find N2甚至沒有保持原價,而是上漲了一些;重新整理價格下限的工作交給了豎折折疊屏手機,如華為的Pocket S和moto Razr 5G 2022。vivo X Fold+、榮耀Magic Vs等,依然是接近萬元的超高端手機,如此一來折疊屏手機的價格布局就很明顯了:大屏橫向折疊屏價格保持在iPhone Pro系列手機範圍,也以iPhone Pro系列手機作為主要競争對手;小屏豎折折疊屏手機價格會下探至4500元左右,以主流安卓旗艦,或者說iPhone數字系列為主要競争對手。

中國智能手機2022年度盤點:展望未來折疊屏會是決勝關鍵?

(圖檔來源:華為)

毫無疑問,這樣的變化趨勢符合邏輯,因為大屏折疊屏産品受限于體積和基本體驗(續航、螢幕等)成本難以不斷下探,倒不如直接定位高端旗艦,靠堆料和差異化體驗沖擊iPhone Pro系列手機的市場佔有率;而豎向折疊屏手機,從OPPO、華為等廠商的動作來看已經有了明确定義,那就是将其打造成“時尚單品”,靠潮流熟悉俘獲年輕消費者,尤其是女性消費者的芳心。同時,這類産品在體驗上的局部閹割可以有效控制成本,帶動價格下探和折疊屏手機的進一步滲透。

然後,來到了2023年折疊屏手機領域的最後一個懸念:我們能見到蘋果的折疊屏手機嗎?小雷給出的答案是:不能。誠然,今年曾傳出多個和蘋果折疊屏項目有關的傳聞,包括“蘋果打算用折疊屏平闆來取代iPad”等,給人更多的遐想空間。但實際上,小雷已經覺得蘋果可能根本就不對折疊屏産品感興趣,至少在目前環境中,折疊屏産品本身的成熟程度、實用性等,都對其存在價值帶來的不少質疑。

更重要的是,目前iPhone依然大賣,蘋果并未受到太多威脅,不像安卓手機廠商那樣需要靠折疊屏這種差異化體驗來對抗iPhone。是以,考慮到産品的商業價值和市場價值,小雷大膽預測2023年依然不會見到iPhone的折疊屏産品。

總結:站在時代拐點,等候下一隻起飛的豬

縱觀2022年的智能手機行業,整體的趨勢其實不是技術、體驗的大幅度創新,而是既有産品的繼續完善。傳統智能手機也好,折疊屏手機也好,他們在2022年繼續得到優化,對消費者來說的确擁有了更多的可選項,哪怕“嘗鮮”也不用擔心需要承擔太多的體驗妥協。

難能可貴的是,智能手機作為一個相對“年長”的品類哪怕已經進入衰退期,手機廠商中也很少出現“擺爛”、“躺平”的現象,而是繼續以微觀角度挖掘使用者需求,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市場機構預測,2023年夏天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或迎來反彈,而無論預測是否會兌現,我們也相信中國的頭部手機廠商已經做好準備:不斷投入研發以充實自己,以最萬全的準備等待下一個“風口上的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