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真累!下午偶然看到某微有個小程式可以查詢各個城市第一波感染高峰達到時間,是一個預測性的資料,但是這個資料分析設定了一個

作者:天天說書

心真累!下午偶然看到某微有個小程式可以查詢各個城市第一波感染高峰達到時間,是一個預測性的資料,但是這個資料分析設定了一個奇怪的概念,叫“達峰進度”,當時有6個城市達到100%(目前已有9個城市)。

我自己也看了好久才看明白,于是就發了一篇文章解釋一下,沒想到快被噴死了。

這個所謂的“達峰進度”,實際上就是前期通過大資料預測第一波高峰的感染人數。

比如一個城市人口50萬,大資料預測第一波感染高峰的時候可能有10萬人感染,

那如果這個城市目前感染的人數達到了5萬,那它的“達峰進度”就是50%;

如果目前感染的人數是10萬,那它的“達峰進度”就是100%,也就說明預測的第一波感染高峰已經到來;

如果目前感染的人數是15萬,那它的“達峰進度”就是150%,說明前期預測的高峰感染人數不準,疫情超過預期。

也就是說這隻是預測第一波感染高峰到達的時間,并不是說感染人數占總人口數的百分比,怎麼可能有一種病得病的人是100%呢?

我覺得我解釋得很清楚了,但是很多人壓根沒看就噴我,說我造謠、要被天打雷劈,還質問我資料哪來的,不準怎麼辦?

我想說這明明是一個預測的資料,你非要準?怎麼可能準?就像天氣預報,預測明天下雨,明天真的會下雨嗎?如果明天沒下雨,你能推翻預測大資料和機制嗎?

麻煩還是認真看一下,自己思考一下,不要上來就噴!

#頭條創作挑戰賽# #如何才能使一個人變得淡定、從容#

心真累!下午偶然看到某微有個小程式可以查詢各個城市第一波感染高峰達到時間,是一個預測性的資料,但是這個資料分析設定了一個
心真累!下午偶然看到某微有個小程式可以查詢各個城市第一波感染高峰達到時間,是一個預測性的資料,但是這個資料分析設定了一個
心真累!下午偶然看到某微有個小程式可以查詢各個城市第一波感染高峰達到時間,是一個預測性的資料,但是這個資料分析設定了一個
心真累!下午偶然看到某微有個小程式可以查詢各個城市第一波感染高峰達到時間,是一個預測性的資料,但是這個資料分析設定了一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