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穿越“風口”和“寒冬”,人工智能産業仍需警惕“高水準重複建設”

作者: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台

來源:【交彙點新聞用戶端】

“印象中關于‘AI寒冬’已經說了幾輪了,這并非‘販賣焦慮’,而是大家在挖掘場景價值努力活下去、活得好。”投資人李銘還記得,幾個人工智能資深人士剛剛聯合成立一家公司,就能拿幾個億融資的“風口”期,也經曆過一家家AI公司因難以維系而黯然“離場”的行業低谷期。在剛剛結束的第五屆世界聲博會暨2022科大訊飛全球1024開發者節上,李銘看着長三角人工智能“十大創新應用”獎獲獎名單告訴記者,目前,人工智能已進入深度應用、賦能百業的新階段,而場景化落地将成為行業發展能否穿越周期的重要驅動力。同時,值得警惕的是,當“新基建”為AI應用提供更多動力時,一些“高水準重複建設”也應避免。

讓AI用到實處

對于礦業企業而言,布料工藝是其選礦工藝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藝環節,目前,大多企業通過人工操作布料小車進行布料,由人工決定小車的前進、後退、停止和下料量,但人工操作不僅效率低,而且從業人員長時間在複雜環境下不間斷行走,極易導緻安全事故。

“為有效解決礦山采礦布料環節存在的各種難題,我們基于自動化控制技術、雷射技術、RFID技術、AI技術等基礎,研發出智能布料機器人。”南京鼎爾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童國道介紹,智能布料機器人能夠準确識别下料倉位置,位置精度達到1毫米,做到了準确、實時、安全下料。

在南京梅山礦業,通過引進鼎爾特的智能布料機器人,企業在選礦生産自動化控制過程中實作了智能布料控制,并将上遊物料根據需要均勻卸放在指定的料棚或倉位中,完全替代人工操作,提升産品品質,實作節能降耗。同時,企業大幅降低了從業人員勞動強度,提高了安全生産水準,降本增效還獲得相關收益近億元。

鼎爾特在礦山裡找到人工智能的落地場景,是近年來AI行業發展的縮影。如今,越來越多的領域,都出現AI的身影。在第五屆聲博會上,就可窺見AI發展新方向、新動力。

“科大訊飛基于多模态互動,以及醫療認知技術,研發了一套抑郁症定量篩查系統。系統通過模拟心理醫生的問診思路進行互動設計,使用者通過與機器聊天的方式即可初步實作病情的定量評估,篩查效果達到91.2%,超過業界最好的水準。”科大訊飛AI研究院副院長高建清介紹,目前,這一系統已經在北京安定醫院等醫療機構進行了試點應用。

“AI+認知”的方向上,科大訊飛同樣推出了“老年認知障礙篩查系統”。該系統基于畫鐘測試、看圖說話和五詞記憶人物等功能,通過定向麥克風和電磁手寫闆采集受試者的語音、書寫等資料,集合多模态深度學習模型及多層級評價體系,對老年認知狀态進行智能化多元度評估,讓篩查更加便捷高效,适用于大規模篩查,可緩解專業評估人員不足等問題。

未來主流場景在哪

“曾幾何時,外界對AI的調侃,在于能落地的就是攝像頭、人臉識别。”李銘告訴記者,随着算法、算力和資料作為AI産業的底層支撐作用越來越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産業已經啟動核心引擎。

近兩年,為推動經濟發展,各種各樣的消費券成為地方政府撬動居民消費熱情的支點。不過,如何将錢花在“刀刃”上,最大化發揮杠杆效應?此次榮獲長三角人工智能“十大創新應用”獎的京東雲智能城市消費促進平台給出了答案。

“京東雲智能城市消費促進平台能有效解決大水漫灌的促消費方式存在的各種各樣的時間周期、效果方面的問題。”京東科技數字城市群副總裁蔣凡表示,具體來說,京東雲的人工智能、大資料、物聯網、雲計算等方面的技術都可以在發放消費券的過程中應用,可以很好地分析城市人口的結構,當地的特産,以及發放設定的金額,滿減的比例,而且可以及時動态地根據核銷資料疊代設計下一輪發放的政策。

資料顯示,在剛剛過去的京東“雙十一”期間,京東雲智能城市消費促進平台助力上海市、貴州省、雲南省等14個省市發放消費券,撬動城市消費杠杆率平均近15倍,用數智化手段高效拉動消費新增長。

AI深層次改變着衆多行業,那麼到底哪些場景将成為主流,進而為更多企業提供創新土壤?記者了解到,今年8月,科技部、教育部、工信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相關檔案,指出場景創新是以新技術的創造性應用為導向,以供需關聯為路徑,實作新技術疊代更新和産業快速增長的過程,并明确大陸将圍繞高端高效智能經濟培育、安全便捷智能社會建設、高水準科研活動、國家重大活動和重大工程等幾大方面,要着力打造人工智能重大場景。

“檔案在提出圍繞高水準科研活動打造重大場景時,明确要充分發揮人工智能技術在文獻資料擷取等方面作用,融合人工智能模型算法和領域資料知識,實作重大科學問題和發現的研究突破。”南京樯圖資料研究院院長辛柯俊告訴記者,研究院正是運用機器閱讀了解技術,自動分析海量資料,快速建構産業經濟領域的複雜網絡模型,面向政企提供高度智能化的産業認知服務。

行業開啟“算力”時代

“面對數字化轉型這輛快車,如果說人工智能是核心作業系統,那麼大資料是石油,算力是發動機。”李銘介紹,人工智能向多場景、規模化、融合普惠等高應用階段方向發展,資料體量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态勢,算法模型的參數量呈指數級增加,都推動算力競争愈加白熱化。以金融行業為例,數字化時代金融反欺詐更注重使用者體驗,通過部署欺詐檢測機器學習系統,實時地針對既定欺詐模式和無監督學習來識别新型欺詐模式,降低誤判率,為使用者提供更值得信賴的交易體驗,這就對多元化算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此背景下,智算中心被推向新的發展高地,智算中心“落地潮”在各地快速掀起。所謂智算中心,指的是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智算中心面向人工智能場景,提供所需算力服務、資料服務和算法服務的公共算力基礎設施。

今年9月,百度智能雲與江蘇省鹽南高新區攜手共建的智算中心正式揭牌上線。據了解,該智算中心是百度集團在江蘇布局的首個智算中心,緻力于打造鹽城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底座,為鹽城發展數字經濟、數字政府、數字社會的各類應用場景算力、算法和資料服務。

“智算中心紛紛落地,對行業發展自然是極大的刺激,但是過程中的重複建設需要關注。”長三角人工智能産業鍊聯盟相關人士告訴記者,不同于有些産業發揮過程中經曆的低水準重複建設,人工智能領域正在經曆的是高水準重複建設。究其原因,在于人工智能本身就是新興産業,智算中心等基礎設施同樣具備較高科技含量,這也意味着,高水準重複建設的投入更大,導緻的後果自然更嚴重。

實際上,去年9月,由國家工業資訊安全發展研究中心釋出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算力基礎設施發展研究報告》也指出,大陸人工智能算力基礎設施建設面臨一系列問題與挑戰,包括市場沒有明确規劃、重複建設、參與者定價混亂等,亟待國家從源頭上統籌引導,以及建立統一的行業标準。

成立于2020年的長三角人工智能産業鍊聯盟,則在行業出現此類現象時發揮相關作用。作為長三角三省一市牽頭成立的四條産值超萬億産業鍊聯盟之一,人工智能産業鍊聯盟兩年來,積極推進了跨區域合作的AI示範創新應用、核心技術聯合攻關等工作。

在人工智能産業鍊聯盟示範作用下,為更好地排程長三角先進算力,目前,長三角先進計算聯盟也已在合肥成立,上海超算中心、蘇州超算中心、昆山超算中心、合肥先進計算中心集中優勢資源,探索區域合作新機制服務科技創新,加速推動長三角地區的數字經濟一體化發展。

新華日報·交彙點記者 陳澄

編輯: 王靜

本文來自【交彙點新聞用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台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