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10餘項創新政策釋出,京津冀經開區共話政務服務數字化

作者:新京報

11月25日,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獲悉,為充分發揮國家級經開區的探路領跑作用,促進京津冀區域協調發展。由北京經開區依托聯盟合作機制主辦的京津冀國家級經開區優化營商環境改革創新高峰論壇昨日在北京舉辦,北京市政務服務管理局、京津冀14家國家級經開區、廣州市南沙區政務服務資料管理局有關上司與政務服務領域專家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參加論壇。

在本次論壇上,京津冀14家國家級經開區共釋出110餘項政務服務改革創新政策。三省市也在此前推出的三批153項“同僚同标”事項基礎上,将于近期實施第4批26項“同僚同标”事項。與此同時,三省市級層面還共同推出了242項企業群衆高頻辦理的跨省通辦事項。北京經開區和天津經開區政務服務的相關負責人則分享介紹了在實踐中的經驗、心得和困惑。

在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顧平安教授看來,數字化政務服務的建設,重點在于堅持問題導向和發展導向,提升政務服務的品質,增強企業和群衆的獲得感。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張楠教授則強調,政務數字化過程中也要注意監管層面的事項。“一個好的營商環境也需要規則來維護。把審批門檻降低之後,也要有足夠的手段,在中間進行資料監測,進行事中事後的監管。”

110餘項創新政策釋出,京津冀經開區共話政務服務數字化

京津冀國家級經開區優化營商環境改革創新高峰論壇。主辦方供圖

110餘項政務服務改革創新政策釋出

作為京津冀各地改革的試驗田和開放的生力軍,北京、天津、北辰、西青、武清、東麗、子牙、秦皇島、唐山曹妃甸、廊坊、滄州臨港、邯鄲、石家莊、張家口等14家京津冀國家級經開區,自去年攜手成立京津冀國家級經開區優化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合作聯盟(以下簡稱:聯盟)以來,立足各地特色,通過“放管服”改革互學互鑒,加快政務服務互通互辦,三地展開多領域密切合作,協同創新成果顯現,政策協同體系逐漸完善,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區域競争力得到整體提升。

為了進一步提推進協調發展,本次論壇上,京津冀14家國家級經開區共釋出110餘項政務服務改革創新政策,推進京津冀地區“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整體水準躍升。三省市已先後推出三批153項事項名稱、辦理标準、申請材料、辦理時間相統一的“同僚同标”事項,在此基礎上還将于近期實施第4批26項“同僚同标”事項,在三地自由貿易試驗區乃至更大區域範圍内實作“無差别受理、同标準辦理”。與此同時,三省市級層面共同推出了242項企業群衆高頻辦理的跨省通辦事項,在京、津、冀、雄實作了全程網辦、異地代收代辦、多地聯辦。

“去年聯盟成立時,我們在14個經開區之間建立起了四大合作機制,其中兩項就是政務服務互通互辦、放管服改革互學互鑒。一年來,三地經開區展開密切協作,圍繞“放管服”各項改革深度研讨,在營商環境建設方面,共推出了115項改革創新舉措和改革創新場景。今年我們論壇的宗旨是開放、共享。我們也希望聯盟成員進一步突出經開區的改革基因,各揚所長,把我們的制度優勢更好地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為全國各地積累更多可複制可推廣的“京津冀經驗”,把京津冀經開區聯盟打造成為營商環境創新示範高地。”北京經開區行政審批局局長龐雁在論壇上說。

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注意到,二十大報告指出,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優化重大生産力布局,建構優勢互補、高品質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高标準、高品質建設雄安新區等。

服務的數字化和管理的數字化

在論壇的圓桌環節,幾位經開區政務服務負責人和相關領域專家,圍繞政務服務數字化等話題進行了進一步的研讨。北京經開區政務服務中心副主任張萌談了她對政務服務線下大廳轉型的看法。在她看來,線下大廳的數字化建設可以分為服務的數字化和管理的數字化。

在服務的數字化方面,張萌認為,目前線下大廳的建設應該以企業群衆的體驗為核心。一方面要突出內建式的體驗,提供的服務内容不局限于政務服務事項,還要關聯融合與政務服務強相關的公共服務和社會服務,實作全鍊條服務資源的整合。另一方面,要突出互動式的服務體驗,把新大廳打造成為政府企業群衆共享共用的公共空間。通過數字化手段,生動展現經開區高品質發展的優勢和成績,助力招商。此外,還要突出融合式的服務體驗,要把一網通辦、全程網辦等線上服務資源用好,同時也要結合線下服務的優勢,給企業群衆提供辦事管道多樣化的選擇。在管理的數字化方面,要以提高管理側的履職效率為核心,通過智能感覺、物聯網等技術自動感覺異常并預警,同時提供資料分析,輔助管理者做出準确判斷,再按照标準化的流程形成閉環。

“對于大廳的數字化轉型,建設其實隻是第一步,更重要的其實是要做好數字化的營運,要分析和營運好資料,發揮資料在優化服務流程、創新服務場景方面的作用。隻有形成大廳數字化營運的機制,才能固化數字化轉型的成果,實作資料驅動創新,以資料賦能管理。當然不論是數字化的建設和營運,都需要具有數字素養的管理團隊和服務團隊來支撐,是以數字化團隊的培養也是我們下一步工作的重點。”張萌說。

天津經開區政務服務辦副主任王碩總結了近幾年其所在機關在政務服務數字化建設方面的探索經驗和問題挑戰,同時分享了他的見解。他認為,做好政務數字化建設,一是要處理好系統的管與放問題。省級平台應該主要做好基礎能力建設。基礎能力越強,一線應用就越好用。第二,要加強資料分析,助力區域發展。上級資訊化建設部門應該制定一些結構化資料的标準,一線應用平台據此回報有效資料,上級平台再運用其進行反哺。第三,各級的網際網路+政務服務部門都應該強化業務素質,加強人員教育訓練,要把資訊化和業務互相融通起來。第四,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對于政務數字化服務業務做好後續的保障工作。

政務服務數字化也要注意監管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張楠教授從三個方面介紹了資料和數字化轉型在政務服務中的支撐作用。一是豐富了服務管道。二是對人力資源的解放和拓展。第三,日常政務服務中産生的大量資料,可以考慮進一步挖掘和利用。“經開區有一定的政策自由度,可以基于日常積累的資料,根據企業發展需要,做一些扶持政策的快速響應。”

同時他也強調,政務服務數字化過程中也要注意監管層面的事項。他指出,營商環境優化不能簡單地和減少審批流程劃等号,一個好的營商環境也需要一些規則來維護,合法經營的商家也不希望不法商家進來擾亂行業,“把門檻降低之後,也要有足夠的手段,在中間進行資料監測,進行事中事後的監管。”

在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顧平安教授看來,數字化政務服務的建設,重點在于堅持問題導向和發展導向,提升政務服務的品質,增強企業和群衆的獲得感。要最大限度地避免數字化政務服務建設的碎片化,加強數字化政務服務的設計。

“京津冀國家級經開區地處國家政治中心和北方經濟建設中心,在國家‘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建設中,其改革創新備受關注。期待京津冀國家級經開區在優化營商環境改革創新中,結合本地産業特點,發揮自身優勢,将資訊技術廣泛應用于政務服務管理中,探索資料賦能、技術賦能、制度賦能的新模式,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取得更多的新成果和新經驗。”顧平安說。

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了解到,明年論壇将由天津經開區接棒舉辦,通過三地國家級經開區共同發力,營造“永不落幕”高峰論壇的氛圍,将高峰論壇打造成為京津冀經開區常态化的協作溝通平台,将優化營商環境向縱深推進,推進京津冀一體化高品質發展。

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 孫文軒

編輯 白昊天 校對 柳寶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