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成型的交聯電纜終端頭
①剝切外護層和鋸鋼铠。首先校直電纜,10kV三芯電纜終端頭剝切圖如圖7-18所示,根據電纜終端的安裝位置至連接配接裝置之間的距離決定剝塑尺寸,圖7-18中L為電纜護套剝切長度,一般戶外終端頭最短取650mm,戶内終端頭最短取500mm,L為端子孔深加10mm。剝切時在外戶套上刻一環形刀痕,向電纜末切開剝除電纜外護層。在鋼铠切斷處離剖塑口20mm處内側用綁線紮铠裝層,在綁線上側将鋼甲鋸(剪)掉,鋸切鋼帶時切口要整齊,防止傷及纜芯絕緣皮,或者剪刀将剩餘的鋼帶完全蓋住,無铠裝電纜則綁紮電纜線芯。在鋼帶斷口處保留10mm 内襯層,其餘切除。除去部分填充物,分開線芯。
②焊接地線。經10~25mm²的多股編織接地軟銅線一端拆開均分三份,将每一份重新編織後分别繞包在三相屏蔽層上并綁紮牢固,錫焊在各相銅帶屏蔽上。若電纜屏蔽為鋁屏蔽,則要将接地銅線綁緊在屏蔽上,對于铠裝電纜,需用鍍錫銅将接地線綁在鋼铠上并用焊錫焊牢再行引下對于無铠裝電纜,可直接将接地線引下。在密封段内,用焊錫熔填一段15~20mm長的編織接地線的縫隙,用作防潮段。焊接地線要用烙鐵,不可使用噴燈,以免損壞絕緣。接地線要綁牢固,以防脫落影響護套密封。
③安裝分支手套。用剩餘的填充物和自粘帶填充三芯分支處及铠裝周圍,使外形整齊呈橄榄形狀。清潔密封段電纜外護套,外護層密封部位要打毛以增強密封效果,在密封段下段做出标記,在編織接地線内層和外層各繞包熱熔膠帶1~2層,長度約60mm,将接地線包在當中,套進三芯分支手套,盡量往下,手套下口到達标記處。先從手指根部向下緩慢環繞加熱收縮,安全收縮後下口應有少量膠液擠出再從手指根部向上緩慢環繞加熱,收縮手指根部至完全收縮,從手套中部開始加熱收縮有利于熱出手套内的氣體。
④剝切銅帶屏蔽、半導電層、繞包自粘帶。從分支手套的指端部向上量50mm為銅帶屏蔽切斷處,先用直徑為1.25mm的鍍錫銅線将銅帶屏蔽層綁紮幾圈再進行切割,然後将末端的屏蔽層剝除,切斷口要整齊。用自粘帶從銅帶斷口前10mm處包繞銅帶和半導電層1~2層,繞包長度20mm。屏蔽層内的半導體布帶層應保留20mm,其餘剝除幹淨,
不要傷損主絕緣,對于殘留在主絕緣外表的半導電層,可用細砂布打磨幹淨,并用溶劑清潔主絕緣。
⑤壓接接線鼻子。線芯末端絕緣剝切長度為接線鼻子孔深加5~10mm,線端削成“鉛筆頭”形狀,長度為30mm,用壓鉗和模具進行接線鼻子壓接,壓後用锉刀修整棱角毛刺,清潔鼻子表面,将自粘帶拉伸至原來寬度的一半,以半疊繞方式填充壓坑及不平之處,并填充線芯絕緣末端與鼻子之間,自粘膠與主絕緣及接線鼻子各搭接5mm,形成平滑過渡,并用橡膠自粘帶包纏線鼻子和線芯,将鼻子下口封嚴,防止雨水滲入芯線。
⑥安裝應力控制管(應力管)。清潔半導電層和銅帶屏蔽表面,清潔線芯絕緣表面,確定絕緣表面沒有碳迹,注意擦過半導電層的清洗布不可再擦絕緣,套入應力控制管。應力控制管下端與分支手套手指上端相距20mm,用微弱火焰自下向上環繞,給應力控制管加熱使其收縮,避免應力管與線芯絕緣之間留有氣隙。黑色應力控制管不要随意切割,以保證制作品質。
⑦套裝熱收縮管。清潔線芯絕緣表面、應力控制管及分支手套表面。在分支手套手指部和接線鼻子根部包繞熱熔膠帶,使之為平滑的錐形過渡面,有的配套供貨的熱收縮管内側已塗膠,則不必再包熱熔膠。切割熱收縮管時端面要平整,不要有裂口,防止收縮時開裂。套人熱收縮管,執收縮管下部與分支手套手指部搭接20mm,用弱火焰自下往上環繞加熱收縮,完全收縮後應有少量膠液擠出。在熱收縮管與接線鼻子搭接處及分支手套根部,用自粘帶拉伸至原來寬度的一半,以半疊繞方式繞包2~3層,包繞長度為30~40mm,與熱收縮管和接線鼻子分别搭接,套密封管,加熱收縮,確定密封。
⑧安裝雨裙。戶外終端頭須安裝雨裙(其中雨裙罩頂部有4個階梯,可按電纜絕緣外徑大小,切除一部分階梯),清潔熱收縮管表面,套入三孔雨裙,穿到分支手套手指根部自下而上熱收縮。再在每相上套入2個單孔雨裙,找正後自下而上加熱收縮。10kV戶内終端頭不裝雨罩。
⑨标明相色。端頭制作完成後,要線上鼻子上套上相色塑膠套管,将紅、綠、黃相色标志管套在接線端子壓接部分後加熱收縮,或包相色塑膠帶兩層,包纏長度為80~100mm,應從末端開始,開端收尾,為防止相色帶松散,可用小火烤化帶頭再貼緊,使其自粘,并要在末端用綁線綁緊。
如果将終端頭安裝固定到裝置上時必須扳動或彎曲,則應在定位以後再加熱收縮一次,以消除因扳動或彎曲而形成的層間間隙。電纜制作完畢,應等待電纜完全冷卻後,方可安裝固定,固定電纜的卡子應在電纜三指手套以下,電纜鼻子固定後不應作為固定電纜的支撐點,每相電纜線芯不能互相接觸,以免互相感應放電,電纜固定後,應保證符合各相安全要求。
電工手冊 電工工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