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個人掌握了“底層邏輯”的表現,就是“思維模型”變得開放和健康。
有句話說:如果沒有深度思考,所有的努力都是無效的。同樣的邏輯:如果沒有健康的思維模型,所有的深度思考都是無效的。
最健康的思維模型,就是四個字——辯證思考。什麼是辯證思考呢?來看下面這張圖:
太極圖
太極圖
真正的高手,他的思維模型都像太極圖一樣。這其中的“一陰一陽”指的是:他們非常善于抓住事物的兩大沖突,同時又能找到這兩大沖突的對立和統一的關系。舉幾個例子:
什麼叫愛?
就是用對方需要的方式表達你的好,而不是用自認為好的方式強加于人。
什麼叫溝通?
就是用對方的語言講述你的道理,而不是用自己的語言講述自己的道理。
什麼叫辯論?
就是用對方的邏輯證明你的觀點,而不是用自己的邏輯證明自己的觀點。
什麼叫銷售?
就是讓客戶覺得他占了你的便宜,而不是把自認為便宜的東西賣給客戶。
什麼叫好感?
就是讓别人覺得他在你眼中有多麼優秀,而不是自己證明自己有多優秀。
什麼叫了解?
就是用對方的立場看待自己的觀點,而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場強調自我感受。
真正的高手,在任何時候都善于洞察對方,比如對方的需要、對方的語言、對方的邏輯、對方的感受、對方的優點、對方的立場等。把“自己的價值”和“對方的需要”結合在一起,把“自己的道理”和“對方的語言”結合在一起,把“自己的觀點”和“對方的邏輯”結合在一起……這就是陰與陽的結合,就符合“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定義,符合辯證法了。
如果我們生硬地把兩個陽或者兩個陰結合在一起,就不符合辯證思考了。比如你跟人溝通的時候,隻站在你的立場說自己的道理,這叫自說自話;在社交的時候,拼命證明自己多麼優秀,隻能引起别人的戒備……這就沒有了陰和陽的對立和統一。孤陰不生,孤陽不長,這就不符合辯證思考了。
世界上的事物都處于陰與陽的不斷轉化中,中國人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學會了辯證思考。比如“否極泰來,苦盡甘來”,比如“居安思危,居危思安”,比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比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總結與感悟:
1、要學會辯證思考。什麼是辯證,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陰和陽。或者說是正與反。
例如:這幾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我們要配合防疫,需要定時做核酸檢查。
這句話乍一看沒有什麼陰和陽。
我們仔細思考一下,站在說這個話的人的立場去思考一下。
如果說話的人是負面的消極的,潛在的意思是大環境不好,日子越來越難熬。
如果說話的人是正面的積極的,潛在的意思是新冠來了,我們積極配合防疫,總會戰勝它的。
再例如:兩個業務員去非洲原始部落推銷鞋子。一下飛機,發現這邊的原始部落的人都沒穿鞋子。一個業務員趕緊打電話讓公司同僚訂當晚的飛機傳回公司,另一個業務員趕緊打電話讓同僚寄更多的鞋子的樣品和碼數過來。同樣一件事,一個人發現沒有機會,另一個發現滿是商機。
2、溝通。用對方的語言講述你的道理。這樣對方才聽得懂。
用自己的語言講述自己的道理那就不叫溝通了,叫指令,叫霸權。
帶過孩子的朋友就了解,你跟寶寶溝通是怎麼溝通,是用平常與同僚與朋友溝通的方式和語言進行溝通嗎。那肯定不是。
另外,現在的家長在跟孩子輔導功課的時候,是不是會經常被氣得吐血,高血壓都犯了。
這是因為什麼,不會溝通呗。
站在自己的角度,覺得九九乘法口訣好簡單。可以你說給一個隻學過加減沒學過乘除的小朋友聽的時候,他們能聽懂嗎。你給他們講一進制二次方程,二進制一次方程,他們聽得懂嗎。
這相當于一個博士生給一個高中生講定積分、微積分是一個道理。
是以,家長們要知道孩子的知識掌握到哪個程度,在他們掌握的知識範圍内找尋最佳的解題方法。
3.、好感與銷售 其實都是一樣的。都是要了解到對方的需求。相親時,你想提高成功率,必須要了解相親對象的具體情況。喜歡什麼、愛好是什麼等,把自己打造成對方喜歡的那種類型。銷售人員需要了解客戶的需求,需要什麼産品或服務,不能隻會用降價來收買客戶,也許客戶要的不是便宜,要的是穩定,要的是品牌形象,要的是他自己所認為的撿到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