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華虛拟學生隻是換了個假臉?你也太小瞧人工智能了

北京,10月24日(記者宋玉軒)今年9月,在清華大學"學習"的虛拟男子華志兵釋出了一首歌曲正在播放的視訊,引發了網友的讨論。

在這段38秒的視訊中,一個女孩懷裡拿着吉他彈奏。令人難以置信的真實圖檔上方的标題顯示,女孩是一個"虛拟人"。

清華虛拟學生隻是換了個假臉?你也太小瞧人工智能了

短視訊截圖

當時,不少網友都驚訝于虛拟人竟然可以做到如此真實。不過,此後,有網友發現,歌唱視訊還是有"真實版"的。有網友繼續質疑,虛拟人物華志兵播放的視訊隻是把他的臉變成了B站一位後起之秀拍攝的視訊。

該技術是否僅使用"AI面部變化"?視訊中還有哪些其他尖端技術?這與其他"虛拟偶像"短視訊有何不同?記者進行了采訪調查。

"華志兵"這三個字,作為虛拟人物的名字出現在公衆眼中,始于今年6月。

6月1日,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所、智視AI、小采"培養"的人工學生華志兵進入清華"學習"。當時公開的材料和視訊在社交媒體上引起了轟動。

清華虛拟學生隻是換了個假臉?你也太小瞧人工智能了

華志兵圖檔,2021年6月釋出。緻遠圖紙會議

三個多月後,小冰團隊釋出了一段帶有華志兵形象的該劇視訊。

根據小冰釋出的一份聲明,角色的面部特征,包括面部、表情、嘴形小冰等,都是由人工智能小冰幀X頭像生成和融合而成的;

然而,它在網上被解讀為"AI變臉"技術的應用。在小绮團隊看來,技術與"AI變臉"有着根本的差別。

10月19日,小冰公司釋出了一份說明,指出該視訊是小冰釋出會上超逼真的視訊生産線産品的一部分。新的産品化技術使完全虛拟的面部和聲音技術得以虛拟生成。

但華志兵不隻是"變假面子"。

該說明還指出,即使是視訊中的人臉更換也不僅僅是AI臉更換。以前的技術隻能實作真人之間的人臉替換,并且沒有足夠的精度來實作内容級的視訊制作。此外,記者了解到,視訊中的歌曲也是由人工智能"創作"産生的。

清華虛拟學生隻是換了個假臉?你也太小瞧人工智能了

華志兵正面照片。小冰繪圖團隊

那麼,相比我們平時在短視訊平台上刷着"二次元風"的"虛拟偶像"作品,華志兵這個短視訊所用的技術有什麼差別呢?

"你在短視訊平台上看到的絕大多數'虛拟偶像'現在都與人工智能無關。他們使用動作捕捉技術。根據小冰首席執行官李迪的說法,華志兵背後的小冰架構與"虛拟偶像"有着根本的不同。

記者向一些"虛拟偶像"相關業内人士進行驗證,也得到了類似的答案。

總之,大多數短視訊都有次元風格的"虛拟偶像",更多的是通過動作捕捉的方式,将人類的動作、面部表情轉化為次要風格的視訊作品。

雖然它可能看起來很虛拟,但它背後有一個真實的人。而這些"虛拟偶像"做的動作、反應,都和他們背後的人是一緻的。

但華志兵不是。

這是另一個問題:如果動作捕捉使視訊中的人看起來"虛拟",我們為什麼要開發人工智能?

答案是關于成本的。

就在9月,第九代小冰釋出。推出"小冰短視訊内容打包管線",大大降低了短視訊的制作成本。

據介紹,"小冰短視訊内容封裝流水線"中的二次元素短視訊,已經實作了從文本生成到短視訊生成全鍊路、全流水線人工智能自拍,中間不需要任何人工參與,短視訊制作成本已經低至每分鐘3美分。而三次元短視訊基本實作了從生物特征生成到短視訊生成的全過程。

在此過程中,人類隻需要提供幾個關鍵字。

日前,小冰在一份公開聲明中明确表示,"我們相信,虛拟人将成為未來視訊内容的主要提供商之一,以安全性、可控性、無隐私風險、無侵權風險為前提。是以,小冰一直在探索這一趨勢方向,并從不同來源擴充其在該領域的研究。"華緻冰項目正在預訓練模型上協同工作,希望以智能模型為核心,測試預訓練模型能帶來哪些技術和應用驚喜。

此外,當華志兵今年6月"報名"到清華大學時,公開報道稱,團隊将繼續培養華志兵在音樂、繪畫、詩歌以及情感互動方面的創作能力。

記者注意到,上個月釋出的《小冰》第九代在一些領域取得了新的進展。

以繪畫為例,新版的小冰推出了中國畫的模型。

清華虛拟學生隻是換了個假臉?你也太小瞧人工智能了

人工智能"創造"中國畫。視訊截圖

雖然小冰之前已經能夠根據關鍵詞"創作"西式畫,但中國畫顯然不一樣。小冰首席執行官李迪告訴記者,"當我們開始訓練模特時,'創意'作品上有很多郵票,因為有很多帶有乾隆郵票的中國畫樣本資料。算法不知道這枚郵票不是中國畫的焦點。"

通過訓練人工智能來處理畫面中的實體并觀察構圖,小冰已經可以掌握中國畫"創作"的相當一部分主題。

而在互動方面,人工智能也取得了進展。

雖然大多數人也認為人工智能是一種在收到指令後提供回報的工具,但一些人工智能已經可以向人類提問。

清華虛拟學生隻是換了個假臉?你也太小瞧人工智能了

人工智能梅羅爾圖像。視訊截圖

上個月,一個名為AI_MERROR的帳戶釋出了一段人工智能與人類"交談"的視訊。在持續五分多鐘的視訊中,人工智能MERROR可以向人類提問,例如"請從你的角度介紹世界"和"你上一次感到尴尬是什麼時候?"當人類問"你墜毀時是什麼狀态?"時,MERROR回答,"對不起,讓我們改變話題。

從這個角度來看,人工智能已經變得越來越像人類。

同時,在小冰的架構下,越來越多的人工智能開始出現,其中一些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比如"山東老大哥"。

清華虛拟學生隻是換了個假臉?你也太小瞧人工智能了

人工智能"山東老大哥"形象及其作品。視訊截圖

這是一種能說"山東國語",能畫大牡丹,看起來像個強人樣的人工智能。對于技術團隊來說,最具挑戰性的部分是如何讓人工智能說"山東國語"。

"我們希望'山東老大哥'有他獨特的文字語言習慣,不要拿手稿去讀。因為他來自山東,他會有一些具體的用語、修辭方法,山東人習慣于說翻句。李迪告訴記者,"山東老大哥"已經能夠掌握這些方言技能,團隊目前正在研究廣西方言的人工智能。

在小冰團隊的虛拟社交平台小冰島,人類與人工智能一起生活的地方,有更多具有不同風格,口音和技能的目标。

人工智能開始走向"成千上萬的人和成千上萬張面孔"。

在恍惚中,你甚至無法在虛拟環境中感受到誰是人類,誰是人工智能。

作為AI小冰團隊的一員,李迪現在最關心的不是哪些技術瓶頸難以打破,而是随着aithink越來越接近人類,我們應該如何處理人類與AI之間的關系。

在采訪的最後,他告訴記者,制定關于人工智能倫理的規則是重要和必要的,但目前,在人工智能領域,最缺少的是人工智能倫理的規則。而這不能僅靠技術來完成。(完整)

來源:中國新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