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埃利亞松新作:面向潮汐,頭頂沙漠——中東風景旅行藝術裝置

作者:百科~熊熊

埃利亞松新作:面向潮汐,頭頂沙漠

如果有人說,科技注定是反抗自然、缺失浪漫的,那麼,你也許可以用另一個人的作品進行反駁——被許多人所愛的奧拉維爾·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

埃利亞松是人們認知裡某種北歐藝術家的典型,關注流動着的水、山川、光線、空氣、夢境,作品的意境開闊、松弛又唯美。但他的作品裡又有很多現代結構的圖形,金屬、玻璃、幕布間或穿插其中,創造了一種沖突但不沖突的審美體驗。

而他最新的作品,為卡達首都多哈設計的公共藝術裝置則延續了這一氣質。新作品「遊蕩于白日海面之影」(Shadows Travelling on the Sea of the Day),光聽名稱,似乎就從地理上對其特殊性進行了高度概括——這個即将迎來世界杯的、熱帶沙漠氣候的熱情半島,面朝波斯灣、迎來送往的著名港口。

埃利亞松新作:面向潮汐,頭頂沙漠——中東風景旅行藝術裝置

這個裝置體量不小。經過了艾因默罕默德村(Ain Mohammed)、祖巴拉堡(Fort Zubarah),再穿過崎岖的沙漠景觀。觀衆沒有固定的互動方式,可以從遠處、從高處眺望,看它如何生長在沙漠植物和岩層痕迹之中,亦可以走近一些,去觀看、去觸摸、去倚靠。

埃利亞松新作:面向潮汐,頭頂沙漠——中東風景旅行藝術裝置

當你選擇第二種方案,大概就會産生奇異的體驗——

首先,在鏡子的反射中,半圓的裝飾性支撐變為兩個,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圓,你可以賦予它意義,也可以單單隻欣賞其美麗的弧度。

其次,當你擡頭時,裝有巨大鏡子的天花闆将反射你腳下的沙地和不斷移動的你。埃利亞松希望觀衆認識到,當他們擡頭時,實際上是在向下看,如此,便可以進一步思索人與土地的關系。

埃利亞松新作:面向潮汐,頭頂沙漠——中東風景旅行藝術裝置

我一向不認為對于公共藝術需要有一套整齊劃一的理論,以確定每個人都能接收到所謂「正确」的資訊。反而,适當地罔顧藝術家的表達,去尋找那剩下的999個哈姆雷特更為有趣。

這個裝置亦是如此。埃利亞松說希望藉此幫助人們認識所在環境的美麗與複雜,來喚起對環境問題的柔軟神經,但也許你隻看到了一種在熟悉環境裡未看過的風景,為其沉醉——沙漠旁邊是海,而落日溫柔地包裹着地面。至于其他更深刻的議題或是教育意義,當這份美麗足夠深刻,某天遇見相關性更強的事件之後,觸景生情,一定會與創作者同頻共振的——别着急,等到那一天就好。

埃利亞松新作:面向潮汐,頭頂沙漠——中東風景旅行藝術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