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文化】飛仙關外,仙樓尚在白雲間‖李騰鵬

作者:方志四川

飛仙關外,仙樓尚在白雲間

李騰鵬

飛仙關位于蘆山縣南端,地處雨城、天全、蘆山三縣(區)交界處,古有“數弓地近分三邑”之說。

飛仙關曆史悠久,相傳為《尚書·禹貢》中所指的“和夷厎績”之地,謂大禹治水遺迹。漢以前稱“漏閣”,為古關地。唐、宋時因其地勢險峻,神仙難越,故名飛仙關。

飛仙關是南絲綢之路必經之道,亦是茶馬古道重要驿站。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飛仙關自古即為兵家必争之地,也成就了它的長期繁榮。“4·20”蘆山強烈地震後,飛仙關已建成國家4A級旅遊景區,堪稱川藏線上的一顆明珠。

【曆史文化】飛仙關外,仙樓尚在白雲間‖李騰鵬

飛仙關(圖檔來源:雅安市人民政府網)

景區中,飛仙關關城曆史傳承上千年,承載着飛仙關深厚的文化底蘊。

古時,飛仙關交通閉塞,是内地通往西南夷最末一站,過河即為夷地。多功峽北端峽壁岩石上刻有“和夷厎績”四個大字,應是飛仙關古老的文化符号和地理坐标。

因多功峽北段兩岸如刀劈斧削,唐以前無人能從多功峽進入飛仙關。

最早的時候,從雅安到飛仙關,要從多營翻山到龍池溝,由龍池溝經豆腐石沿老君溪下到宿溪場,才能到達飛仙關。那條路翻山越嶺、亂石嶙峋、崎岖蜿蜒、林深草莽、盜匪出沒,行走的人極少。唐代開通從多功峽進入飛仙關的道路,修偏橋(或曰棧道),雅安到飛仙關道路便捷了不少。

【曆史文化】飛仙關外,仙樓尚在白雲間‖李騰鵬

《飛仙關》 張大千 繪(圖檔來源:雅安市人民政府網)

路通後,宋建飛仙關關城,有南北兩城門,并設守禦司,守禦關口。那時的飛仙關,就已是雅安通往西南夷的咽喉之地。

南城門左邊緊靠峭壁山岩,右邊傍懸崖。門額有石刻“東應夔門”四個大字。城門上有城樓,城門置特厚木門,早開晚關。城門緊接石制岩橋(棧道),橋長二十餘米,寬約兩米。橋左邊緊靠峭壁,右邊石柱支撐。柱與峭壁間架以石梁,橋面用石闆鋪就。橋右邊建有幾十厘米高的石欄杆。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要塞。

至明代,關城存,司官廢。後關城年久失修多處垮塌,至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蘆山縣令範涞清續修。續修後,北城門高于舊,城樓中塑孔子和關羽像。城門洞南北兩面上方均刻有“飛仙關”三個大字,門兩側有石刻對聯,均為範涞清題。現北城門尚存,城樓毀于1935年。城門上方及兩側石刻清晰可見。南面對聯是“客羽已乘黃鶴去;仙樓尚在白雲間”。北面對聯為“人宜來羽島;地即是瀛洲”。

離北城門約十多米處,明萬曆十六年(1588年)建有蘆山縣南界石坊。石坊兩面都刻有“蘆山縣南界”幾個大字。大字下面刻有當時蘆山知縣、主簿、典史、儒學教谕、訓導等官職及名諱小字。石坊兩根石柱上刻有清乾隆丙子春蘆山縣令李淩雲所題對聯,對聯被紅軍長征時智語覆寫,僅存上聯右上角“邊、徼、茶”三個小字,記憶着飛仙關當初茶馬古道驿站的繁榮。

北城門和蘆山縣南界石坊都是省級文物保護機關。

1938年,抗日戰争時,政府征集十多個縣民工修築雅康公路。公路經多功峽進入飛仙關,飛仙關城南城門及城門外棧道撤毀。公路從關城中間穿過,将關城分為兩段。城牆僅西邊螺峰東麓上殘存一段,其餘随歲月流逝已淹沒無蹤。北城門和南界石坊因處于關城北端,被保留下來。

關城内外千百年來,繁衍着一方百姓。起初,民居沿關城而建,随時間的推移,關城内外成居民點,人稱“關門口”。人民公社時,叫關門口生産隊。

房屋随人口的增長越建越多,有古老的,也有近幾十年才建的。有老式的四合院,也有現代的磚瓦房,鱗次栉比又參差不齊。

2013年,蘆山“4·20”強烈地震災後重建,關門口原來房屋已全部拆除,建成漂亮的羌式樓房,但還保留了這裡最大的“廖家大院”供人參觀。而今關門口街上,石闆路、石台階、蘆山南界石坊、北城門門洞,無不記錄着飛仙關千百年來曆史的滄桑。

原南城門處,重建了飛仙關關門牌坊。牌坊南面書“飛仙關”三個大字,北面刻“東應夔門”四字。沿國道318線由多功峽進入飛仙關,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巍峨壯麗的飛仙關關門牌坊。雄偉的牌坊仍保留着當初成都向西茶馬古道第一關的氣勢。

【曆史文化】飛仙關外,仙樓尚在白雲間‖李騰鵬

飛仙關(圖檔來源:雅安市人民政府網)

來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作者:李騰鵬(雅安市作家協會會員,蘆山縣教師進修校退休教師)

供稿:雅安市地方志編纂中心

配圖:方志四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