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5日,國家林草原局、農鄉部釋出2021年第3号公告,向公衆釋出了修訂後的《國家重點野生動物保護名錄》(以下簡稱《名錄》)。調整後的名錄包括980種、8類野生動物,其中國家一級野生動物保護1類234種、746種、7類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在管理系統中,上述物種中有686個由森林和草地部門由陸地野生生物管理,294個物種和8個由漁業部門管理的水生野生動物管理,清單上标有""字樣。
在調整後的名錄中,位于我市甘肅連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物種分布由原有記錄的28種增加到45種,其中:國家I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1種,國家II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34種。受保護動物名錄的增加,為連城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保護和執法提供了更有力的法律依據和支援。
從動物的角度來看,《目錄》調整後,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分布有13種,其中國家I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獸)保護區從2種增加到4種,分别是梅鹿、馬、蜻蜓和沙漠貓,其中蜻蜓為新的I級保護動物, 沙漠貓從原來的II級重點保護到I級保護。保護區内有9種受保護的野生動物(動物),即棕熊、紅狐狸、石蛞蝓、水獺、豹貓、蜻蜓、兔子、馬鹿和岩羊。

保護區紅外錄影機記錄的新分布2020年,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保護區内優先受保護的野生動物(鳥類)名單已從22種調整為30種。根據第二階段對保護區進行全面科學考察共監測175種鳥類,國家I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鳥類)從4種增至7種,包括原有I級保護動物斑尾雉、紅喉雉、黑鹳、白肩雕、金鷹,新增I級保護動物秃鹫和獵鷹(從二級更新為I級)。《目錄》調整後,保護區内分布有23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鳥類),新增8種為:大石雞、喙贻貝、黑啄木鳥、橙翅噪聲、白眉、紅喉鳴禽、藍喉鳴禽、紅喙鳥,上述保護區新增8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鳥類)較為常見, 保護區從業人員在日常巡邏監測中加強保護。
一些新的調整是針對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鳥類)
此外,保護區内新增兩種魚類,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即骨唇黃河魚和厚唇裸重唇魚,上述兩種魚類清單将進一步推進大通河魚類保護保護區的執法工作。
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骨唇黃河魚,分布在保護區的大通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