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和演說家馬克·吐溫的妻子歐莉維亞·蘭登并不是他的初戀,而是他用184封情書追到的比他小10歲的資本家的女兒。
1867年時,32歲的馬克·吐溫因為常有作品發表,已經是小有名氣了。就在這一年,他對22歲的歐莉維亞·蘭登一見鐘情,随即就産生了一定要娶她為妻的強烈願望。
然而,歐莉維亞卻無情地拒絕了他的求婚。但是,馬克·吐溫這一次并沒有退縮,而是用在近兩年時間裡,給歐莉維亞寫了184封情書,赢得了自己和歐莉維亞的愛情。他們在三年後結婚,并溫情相伴了34年之久。
在認識歐莉維亞之前,馬克·吐溫曾經有過一段美好的戀情,隻不過這段戀情的時間太短,短到隻有三天,但這段戀情卻讓馬克·吐溫銘記了一生。不過,更令人稱奇的是,馬克·吐溫和他的初戀在失聯26年後,卻因一張1000美元的支票,再續26年前的舊情。
馬克·吐溫原名叫 薩缪爾·蘭亨·克萊門,他的出身很貧苦,父親雖然是個鄉村律師,但收入微薄,一家人的生活就過得很拮據。馬克·吐溫11歲時,父親因肺病去世。被生活所迫的他,不得不辍學去當了一名學徒。之後還在印刷廠做過排字員,16歲時就嘗試為哥哥創辦的《漢尼拔雜志》撰稿。
1858年,23歲的馬克·吐溫成為密西西比河上的“賓夕法尼亞号”汽船上的一名水手,每天做着領航員的工作。
那是一個風平浪靜的傍晚,“賓夕法尼亞号”汽船緩緩地駛進了碼頭,還未等船停穩,年輕的馬克·吐溫就已經帶着勞工們把貨物裝上車,準備向碼頭上運送了。
就在幹活的一個空當時間,馬克·吐溫像往常一樣,随意擡頭看了看停靠在旁邊的那艘熟悉的“約翰·j·羅伊号”。由于在來到“賓夕法尼亞号”之前,他曾在“約翰·j·羅伊号”上工作過一段時間,也許是出于禮貌,或者是對往昔時光的懷念,卸完貨後的馬克·吐溫走上了“約翰·j·羅伊号”的甲闆,客氣地和曾經一起工作的工友們握手言笑。
就在這時,一個年輕漂亮的姑娘出現了。馬克·吐溫看見她的第一眼,就已經心動了。于是,他就找借口上前去和她搭讪,并得知了姑娘的名字叫“勞拉·懷特”。
讓馬克·吐溫沒有想到的是,僅僅是一次禮貌地搭讪,就赢得了隻有14歲的勞拉的芳心。更讓馬克·吐溫沒有想到的是,短暫的三天相處,勞拉·懷特從此就每每出現在他的夢中,伴随着他的寫作生活。
當時隻有14歲的勞拉·懷特,家住密蘇州聖路易斯附近的名叫華沙的小鎮上。她之是以出現在“約翰·j·羅伊号”上,是因為跟着在這艘船上當舵手的叔叔做了一次短途旅遊。
勞拉·懷特在與馬克·吐溫相處的三天時,感受到了很未有過的美好,她的心之所向是想和經曆豐富、幽默風趣、還很有文采的馬克·吐溫繼續交往。
三天後,馬克·吐溫要随着繼續沿河而上的“賓夕法尼亞号”離開了,對他戀戀不舍的勞拉·懷特就毫不猶豫地把自己一枚金戒指送給了馬克·吐溫作為信物。後來,這枚金戒指作為重要的信物,馬克·吐溫就一直帶在身上,多年之後才把它托付給了自己的秘書伊莎貝拉·裡昂。
事情本該向着你情我願的美好方向發展,可是與勞拉·懷特分手3周後的一樁慘劇,打斷了馬克·吐溫對勞拉·懷特的溫情,也斷了與蘇拉·懷特繼續聯系的念頭。
1858年6月13日的早晨,“賓夕法尼亞号”發生了爆炸,船體受損嚴重,人員傷亡慘重。雖然馬克·吐溫并不在船上,可是他的弟弟亨利的去世,讓他陷入了深度自責中。
這一天,本該是馬克·吐溫上班,可他卻讓弟弟替了他的班,自己上了岸。結果亨利燒傷嚴重,在孟菲斯醫院救治了一周後,還是去世了。
亨利的去世讓馬克·吐溫非常自責,他在寫往家中的信中說:
“信未達至,人已先行。我可憐的亨利走完了他的人生,他曾是我的驕傲、我的榮耀、我的親愛和我的一切,是我走出黑暗的燈塔。上帝啊,叫我如何承受這一切!”
此時的馬克·吐溫的情緒低落到了冰點,可蘇拉·懷特對此并不知情,她仍在熱烈地思念着馬克·吐溫。馬克·吐溫就寫信給勞拉·懷特,并于1860年時第一次來到她的家看望她。
25歲的水手馬克·吐溫的到來,讓蘇拉·懷特的母親産生了懷疑和戒備。自己的女兒才16歲,作為她的母親怎麼可能對已經24歲,還隻是個水手的馬克·吐溫産生好感。是以,母親對馬克·吐溫沒有給好臉色,甚至有明顯的敵意。
從小就吃了不少苦,又很自立要強的馬克·吐溫怎麼可能受得了一個陌生女人的冷眼相待,他甚至懷疑,在自己來見勞拉·懷特之前,她的母親就已經看過了他寫給勞拉·懷特的信,而馬克·吐溫還把這一切怪罪于勞拉·懷特之後,就帶着怨恨告别了勞拉·懷特。
離開華沙鎮之後,情緒和脾氣壞到極點的馬克·吐溫對巫婆的算命結果深信不疑,就借此斷然決然地斷了與勞拉·懷特繼續交往下去的念頭。從此他們就斷了聯系,也不再見面。
此後,勞拉·懷特仍然會出現在馬克·吐溫的夢中。他一直忘不了勞拉·懷特,但卻從不去主動聯系,也對勞拉·懷特的思念極力壓制着。雖然他把自己對勞拉·懷特思念寫作告訴哥哥,說自己每當夜晚上床睡覺之時,都會“想念勞拉”,也在寫給母親的信中自問,“那個本屬于我的女孩結婚之後會是什麼樣呢?”他指的勞拉。馬克·吐溫還在日記寫了自己夢見勞拉·懷特,并與她握手的場景。不過,不知道是害羞還是有什麼顧慮,他在日記中并沒有寫出蘇拉·懷特的名字,而是用字母“L”代替。
1867年,32歲的馬克·吐溫在一位朋友的引薦下,見到了歐莉維亞·蘭登。對歐莉維亞一見鐘情的他,沒過多久就向她求婚。可歐莉維亞卻無情地拒絕了他,原因是馬克·吐溫出身卑微,身上還有許多讓她無法接受的陋習。
然而,這一回馬克·吐溫卻沒有退縮,他懇求與歐莉維亞保持通信聯系,并在2年内給她寫了184封情書,請求她監督自己改掉陋習,并努力提升自己的知名度。最終,馬克·吐溫以自己的名氣和身位赢得了歐莉維亞的芳心,他們在1870年舉行婚禮,并開啟了長達34年的溫柔相伴之旅。
馬克·吐溫找到了相伴一生的歐莉維亞·蘭登,而懷特·勞拉卻一直在追求自己的理想,并為之而做出了自我犧牲。
當年,馬克·吐溫受雇的船發生了爆炸,而勞拉·懷特乘坐的船也失事進水,可勇敢而充滿愛心的蘇拉·懷特卻拒絕與其他乘客一同撤離。獲救後的勞拉·懷特在南北戰争中做了南軍的間諜,并與一個名叫查爾斯·達科的水手結婚。
後來,勞拉·懷特和丈夫在舊金山共同開辦了一所女子學校。不久後又移居達拉斯,當了公立學校的一名教師。而馬克·吐溫曾于1866年秋天,到舊金山的馬奎爾音樂學院做過一次演講。
1880年,45歲的馬克·吐溫收到了一位12歲的達拉斯少年的來信,少年在請教課堂寫作問題時說:“噢!我差點忘記您,我們的校長在還是個小女孩的時候就認識了您!您可能已經忘記了!”少年在信中告訴馬克·吐溫,他的校長名叫勞拉·懷特。
看完少年的來信,馬克·吐溫馬上給他回信稱:“我沒有忘記她,她是個小女孩,一個與衆不同的小女孩。”
然而,馬克·吐溫并沒有與勞拉·懷特取得聯系,勞拉·懷特也沒有和他聯系,他們更沒有見面。雖然彼此知道一些各自的情況,勞拉·懷特也一直出現在馬克·吐溫的夢中,但他們仍然各自生活在自己該有的軌道上,直到26年後發生的一件事,才使他們有了一些交集。
26年後,62歲的勞拉·懷特仍然是個靠微薄薪水生活的老師,可她卻很想幫助自己的一個學生去醫學院上學。由于沒有錢,勞拉·懷特就求助于一位慈善家。而馬克·吐溫從這位慈善家口中得知此事後,就立即寄給了勞拉·懷特一張1000美元的支票。就是馬克·吐溫的這一善舉,使勞拉·懷特寫信感謝他,此後兩位有過三天戀情的老人才一直保持着通信。
而此時的馬吐·吐溫已經是71歲的古稱老人了,勞拉·懷特也已經是62歲的花甲之年了。
不過,盡管一直保持着通信聯系,馬克·吐溫和勞拉·懷特并沒有見面。直到1910年4月21日,馬克·吐溫因狹心症不治去世,蘇拉·懷特也沒有現身。
1924年,在勞拉·懷特80歲生日時,一位與她熟識的學者,從勞拉·懷特那裡了解到了關于馬克·吐溫的更多故事。勞拉·懷特還給了他看了馬克·吐溫寫給她的幾摞信,她還花了一些時間把信讀給他聽。
1932年,勞拉·懷特去世,享年87歲。至死,她沒有向任何人透露她與馬克·吐溫的戀情細節和那些書信的内容。
與勞拉·懷特的短暫三天戀情,讓馬克·吐溫銘記一生。
馬克·吐溫到底他有沒有向勞拉·懷特表達過什麼,解釋過什麼?
而被誤解的勞拉·懷特對于當年馬克·吐溫的誤解和怨恨,有沒有解釋過什麼,做過什麼?
這些一直是未知。勞拉·懷特知道馬克·吐溫的成功,但她一直沒有把自己的處境告訴過他,也從未尋求他的幫助,而是盡自己所能,一直默默地做着自己想做該做的事。
如此的勞拉·懷特,真的值得馬克·吐溫銘記一生嗎?
---更多精彩,請關注@爾文暢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