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首位“萬元戶”黃新文的返貧原因探究

作者:人文之光

黃新文,這個名字曾經在媒體上曾頻繁出現。不過,那已經是上世紀70年代後期的事情了。而黃新文之是以曾被報刊頻繁提及,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他被視為新中國曆史上第一位萬元戶。不過,如今的他,早已經返貧很多年了。

首位“萬元戶”黃新文的返貧原因探究

而從黃新文的返貧過程中,我們或許會得出很多有用的人生經驗。

1、養豬緻富

上個世紀70年代後期,廣東中山居民黃新文在當時的号召下,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那就是貸款養豬。當時的中國可謂“消費潛力巨大”,人們對農副産品存在海量的需求。是以,黃新文的選擇,決定了在不久以後,自己就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在黃新文的努力奮鬥下,黃新文在1978年就實作了年收入過萬的記錄,在還清貸款以後,黃新文還結餘将近6000元的收入。要知道,在70年代後期,一萬元的收入,不亞于當代一個億的沖擊力。

首位“萬元戶”黃新文的返貧原因探究

就這樣,黃新文成了勞動緻富的典範,并且被媒體采訪,并在1979年,被認定為新中國的第一位萬元戶。而黃新文在緻富以後,也開始改造了一番自己的生活條件:翻新了房産,還購買了電視這些電器——要知道,即便是在80年代,電視也是絕大多數家庭所消費不起的。

之後的社會發展可謂日新月異:尤其是站在1990年回看1980年,會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而在時代的滾滾大潮下,黃新文的名字也逐漸被湮滅,被遺忘。

直到黃新文再度出現在大衆視線裡的時候,已經是2008年,此時距離1978年,黃新文的高光時刻,已經過去了足足三十個春秋。記者發現:黃新文當初花重金蓋的房子,早已成為漏雨的危房,而且,黃新文的日子很窘迫。

也就是說,黃新文已經返貧了。之後六年後,記者去而複返,發現黃新文的窘迫度比照2008年,可謂更上一層樓。

2、返貧探究

那麼,曾經風雲一時的黃新文,怎麼就返貧了?很多見識堪憂的自媒體部落客認為:本世紀初,黃新文因為幫人修房子摔傷,導緻住院,最後因病返貧。甚至還有人認為:黃新文如果不是因為這場疾病,現在會成為著名企業家甚至億萬富翁。

對于這種判斷,我隻能說:胡說八道。

其實像黃新文這樣的情況,在中國現代史上,非但不是個例,反倒是一種普遍現象。事實上,我也走訪過很多80年代的萬元戶,發現這些萬元戶,大部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基本上在90年代初甚至80年代中期,就已經泯然衆人。而返貧,也隻是大機率事件。

這種現象符合哲學發展規律、曆史發展規律,更符合社會發展規律以及經濟發展規律。

因為80年代萬元戶,主體上都是農民或者沒有正經工作的群體。因為有工作的人,在當時對做生意、幹個體,存在很大的顧慮。是以,他們能夠緻富,主要的原因在于敢于做一個闖關的人。那時候市場巨大,而願意做個體經營的少,是以,在這樣的氛圍下,任何人都可以輕易收獲巨額财富。

首位“萬元戶”黃新文的返貧原因探究

這和寫自媒體一樣,最初的自媒體作者,靠搬運都能做到月入兩三萬。

随着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做生意的種種好處,是以,大量有商業頭腦的人湧入個體戶大軍,加上這些萬元戶的認知局限性,這一切都導緻,随着市場相對複雜,這些萬元戶的技術水準和營運水準都處于劣勢狀态,是以,逐漸的,這些萬元戶逐漸在80年代中期開始“出局了”。到了90年代初期,多數萬元戶基本上已經被市場風格的轉換而主動勸退。

少數沒有意識到這一切變故的萬元戶,在90年代繼續對抗市場風格,返貧的也比比皆是。

而黃新文這樣的情況就是典型:随着養豬專業戶越來越多,黃新文即不具備技術優勢,在市場營運、調研方面也毫無概念,是以,黃新文的出局,是必然的。

更何況,當代農業建設,更是提倡公司化營運甚至使用期貨工具規避風險,甚至電商農業也産生。而這也導緻了很多農業領域的後起之秀陷入出局狀态。在競争越來越激烈的年代,黃新文的那點能力,哪有周旋餘地?

是以,認為黃新文如果不受傷,就能成為企業家的人,不外乎癡人說夢,最起碼,多半是沒開過公司的人。

事實上,早在90年代初期,黃新文就泯然衆人很久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