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公明講述黃新波左翼木刻藝術:不是喊口号,而使弱者得到溫暖的撫慰

作者:新華社客戶

2023年12月13日,第二十場“嶺南文化新講”在廣州楠楓書院舉行。

此次講座的主題是“廣東畫家黃新波的左翼木刻藝術”,主講者為廣州美術學院教授李公明,文史學者羅韬擔任嘉賓主持。

李公明講述黃新波左翼木刻藝術:不是喊口号,而使弱者得到溫暖的撫慰

黃新波(1916-1980)是新興木刻運動的重要成員,也是中國現代版畫史上的代表性畫家。木刻的先鋒性、革命性、思想性、批判性,是其他畫種所不能比拟的,黃新波為此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羅韬認為:“黃新波雖然是廣東籍(藝術家),但他是屬于中國的、屬于中國美術史的。”

李公明講述黃新波左翼木刻藝術:不是喊口号,而使弱者得到溫暖的撫慰

第二十場“嶺南文化新講”現場,講台上左為羅韬,右為李公明。

黃新波7幅木刻作品近期入選大英博物館

此次講座,李公明教授聚焦的是黃新波第三次香港時期(1945-1949)的創作。

“從黃新波一生的藝術創作曆程看,第三次香港時期最受關注的應是他的油畫創作探索及由此産生的批判風波;但是,版畫方面的創作也同樣值得重視和研究,《控訴》(1947年)、《賣血後》(1948年)、《碼頭》(1848年)和《香港跑馬地之旁》(1948年)等一批作品充分顯示了他的版畫創作的新特征,在思想和藝術上也達到了深刻與成熟的境界。從目前的研究看,這批版畫仍未引起足夠的重視。”

黃新波長女黃元教授也來到了現場。她表示,黃新波去世四十多年,還有這麼多人關心、關注他的藝術,令人感動。

黃元記得,父親跟她說過,山水、花鳥這類題材,自己隻是不畫而已,“真要畫,我可以畫得很厲害,但我不畫”——也就是說,黃新波更傾向于社會題材。

李公明講述黃新波左翼木刻藝術:不是喊口号,而使弱者得到溫暖的撫慰

黃元教授(持話筒者)正在發言

近期,大英博物館中國館收入了一批中國抗戰時期的木刻和漫畫作品,黃新波有7幅木刻作品入選。黃元指出,一件藝術作品要感動全世界,“一定要有發自内心的,對人的命運、對社會的關注”。

對人類苦難的深刻體察和對人道主義精神的讴歌與追求,構成了黃新波在藝術追求上比過去更強烈、更鮮明的底色。

左翼美術運動在南中國的最後一次聚集

抗戰結束後,很多文人、藝術家紛紛南下香港。1945年9月,黃新波第三次來到香港,他的朋友圈也朝着更有凝聚力、更有藝術實踐性的方向發展。

1946年,黃新波發起并與黃蒙田、陸無涯、梁永泰、陳雨田、符羅飛、薩一佛等人組織創立了“人間畫會”,其全盛階段有55名成員。

李公明講述黃新波左翼木刻藝術:不是喊口号,而使弱者得到溫暖的撫慰

“人間畫會”成員黃新波、黃蒙田、陸地、陳雨田、梁永泰、廖冰兄、陸無涯的合影。(圖/黃元 提供)

“人間畫會”先後舉辦了“風雨中華”漫畫展、“六人畫展”、張光宇“西遊漫記”漫畫展、廖冰兄“貓國春秋”漫畫展、人間畫會春季展覽等展覽活動,影響極大。

李公明指出:“這是左翼美術運動在南中國的最後一次聚集,對戰後的香港左翼文化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被譽為‘香港的藝術堡壘’。”

1946年1月4日,《華商報》在香港複刊。随即,黃新波進入該報,擔任外勤記者。

《華商報》堅持“文人辦報”,重視香港當地新聞和社會問題,關注香港底層人民的生活,在許多具體問題上積極反映其利益訴求。黃新波作為外勤記者的經曆,對他此時期的創作有着深刻影響。

黃新波在第三次香港時期,隻創作了8幅版畫。《聆》(1947)是黃新波此期創作的第一幅版畫,用較為含蓄的意匠方法描繪了40年代香港的木屋區。

李公明講述黃新波左翼木刻藝術:不是喊口号,而使弱者得到溫暖的撫慰

黃新波作品《聆》(1947)

在李公明看來,同樣創作于1947年《讓我們撿起這未熄的火把》似乎沒有引起評論家的關注,黃新波自己也沒有談過這幅畫,然而它的主題卻具有鮮明的戰鬥性。

李公明講述黃新波左翼木刻藝術:不是喊口号,而使弱者得到溫暖的撫慰

黃新波作品《讓我們燃起這未熄的火把》(1947)

李公明對此的解讀是:這幅畫展現了左翼藝術的鬥争精神,“不是喊口号,而是把奮鬥、鬥争當成生活中的一種幸福境界”。

為一切被侮辱和損害者“控訴”

黃新波1947年春創作的《控訴》,是他此時期版畫創作中情感最激烈、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它與柯勒惠支的藝術影響有更密切的聯系,而其創作動機中所針對的事件,則顯示出更為複雜的香港曆史語境。

1947年,香港中英邊界發生了“四學童事件”。根據時任中共香港文委委員的作家司馬文森的記述,該事件為新界上水四個童子軍到寶安遊玩,被國民黨憲兵關押,拷打後槍殺。司馬文森随即創作報告文學《上水四童軍》,黃新波則為它畫了一組插圖。

“如果黃新波僅僅創作了這組插圖,這個事情就完了,那就真不是黃新波了。”李公明在講座上說。激憤之下,黃新波創作了《控訴》。

李公明講述黃新波左翼木刻藝術:不是喊口号,而使弱者得到溫暖的撫慰

黃新波作品《控訴》(1947)

《控訴》具有極為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婦人的半個臉龐是悲憤情感的中心點,受害兒童的身體占據畫面前方,那被子彈奪去生命的幼小身體,是最觸目的無聲控訴。

在黃新波的藝術構思中,要表達的最重要、最強烈的感情不是哀傷或悲痛,而是“控訴”,這是從悲憫上升到憤怒與反抗,也是最為震懾人心的審美力量。

黃新波的版畫藝術一直深受珂勒惠支的影響。據黃蒙田回憶,1938年,黃新波和他在廣州第一次看到珂勒惠支、肯特、格羅泊等藝術家的原作,珂勒惠支作品在其中最突出,她也成為黃新波的偶像。

黃新波寫有《悼念凱綏·珂勒惠支》一文,文中指出:“這顆偉大的靈魂,是‘犧牲的人民的沉默的聲音’,在昏沉的大陸上,永遠揭起呼喚醒覺的戰旗,吹起慈愛,雄壯底号角。……在她的作品裡,無論是鋼刻、石刻和木刻,它所表現的不可征服的精神,使弱者會得到溫暖的撫慰。”

李公明講述黃新波左翼木刻藝術:不是喊口号,而使弱者得到溫暖的撫慰

1946年8月18日,《星島日報》刊載《悼念凱綏·珂勒惠支》一文

黃新波在這些版畫中以極為概括、簡練的黑白木刻藝術語言表現戰後香港底層人民的痛苦生活,以悲憫與愛塑造了在黑暗的人世間不屈地生存的廣大人群。

這些作品不僅是左翼木刻藝術的珍貴成果,更是記錄此期香港社會史、勞工史的珍貴形象史料。這也是香港都市漩渦中的左翼美術留給後世的曆史形象檔案。

文|記者 孫磊 通訊員 譚山山

攝影|Ratty(另署名除外)

編輯:易芝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