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電影、電視劇乃至動漫作品裡面,都經常可以看到,主角被家裡人早早安排好一條條道路,家人們早就幫他把後面的路給鋪好了。
然而,這些路卻都不是他所喜歡的,最後他頂着壓力偏要去闖蕩,走出屬于自己的世界,一開始很艱難,還要忍受着被指責的壓力。
但最後他終于在自己所喜歡的領域裡取得了莫大成就,打臉了所有人,吐氣揚眉了一番,走上人生巅峰。
雖然這些作品的核心精神都是比較勵志的,但或多或少都有點過于浪漫主義了,畢竟放眼到現實裡,有勇氣這麼幹的人其實是少數。
一方面,家裡人總不會是想害你的,而且能給你鋪路,那說明家人們在這領域是有點路數的,有人支援總比單打獨鬥要來的容易,也更容易成功。
畢竟,現實裡大多數人都隻是普通人而已,并不具備那些作品裡面主角們的強運以及能力乃至天賦。
這次要講到的一個好萊塢女星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她就是曾經被評為好萊塢“四小花旦”之一的布萊克·萊弗利。
1987年,布萊克出生于洛杉矶一戶演藝世家,她的父親是一名演員,母親則是人才經紀人,其他兄弟姐妹也都是演員。
按正常來說,一家人都在娛樂圈裡工作,那麼布萊克從小耳目渲染,那自然也是對演藝工作非常感興趣了?
答案是否。
由于父母不放心讓小時候的布萊克被保姆帶着,是以經常會把孩子們都給帶到片場。
一方面是孩子還是在自己眼前比較放心,另一方面是他們也是希望自己的兒女長大以後進入娛樂圈當明星,做演員,是以要“從小抓起”。
漸漸的,聽着片場裡導演說cut,攝影師,燈光師們走來走去,演員們背台詞,一些少男少女前來為影視試鏡排長隊等等,都成了布萊克生活的一部分。
換句話說,就像是打卡一樣,按部就班的,沒什麼激情,但就是每天都會經曆的而已。
同時,由于小時候的布萊克身體發育得比較快,比同齡人乃至男生都要“強壯”很多,在片場很多時候還要幫忙倒茶遞水。
但大家都知道,小孩子最喜歡的是什麼?是玩,布萊克小時候也是個好動分子,因為身體比較好,甚至還會跟男孩子們一起踢球,可玩的娛樂項目多了。
然而,偏偏就得在片場裡幹服務員的工作,得到的也隻不過是大人們一句“啊好乖好可愛的孩子”。
也是因為如此,成名後的布萊克回憶起那段歲月,表示當時真的是她的噩夢,當時的她其實就隻是想跟朋友們一起去玩。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布萊克10歲,在家裡人的安排下,她在電影裡面出演一些小配角,說起來她也可以算是一個童星了。
雖然不火,但對于父母來說,也算是在給女兒積累經驗。
至于布萊克本人的看法?也是慣例的日常“打卡”行為而已,自己不喜歡,但也不排斥。
這一方面是布萊克小時候性格比較軟,另一方面是她也知道家裡人是為她好,是以不想鬧别扭。
雖然自己不喜歡,但也不讨厭,那家裡人說怎麼就怎麼吧!
就是這麼一個想法。
在讀高中的時候,布萊克規劃好未來的打算,她并沒有想去電影學院什麼的,而是打算到斯坦福大學裡進修,從事其他行業。
當時布萊克的哥哥知道了妹妹的想法以後卻非常急躁。
因為兄妹倆關系非常好,小時候哥哥就讀國小的時候因為性子内向不能适應,布萊克因為長得高,還在家裡人的安排下僞裝成跟哥哥同歲進去陪他。
而布萊克的哥哥也是在娛樂圈工作的,早在妹妹準備進高中的時候,他就給她規劃好未來的路線,也是跟父母的想法一樣,要讓布萊克當演員。
為此,在布萊克就讀高三,準備畢業考試的時候,哥哥到處拉關系,找到了一部青春愛情電影《牛仔褲的夏天》的試鏡機會,并推薦自己的妹妹去嘗試一下。
這個時候,其實布萊克内心是拒絕的,因為不能說她哥哥讓她去試就.......停住,不是這樣。
主要是當時布萊克正在加緊備考,去試鏡的話,要是失敗了,就是浪費時間,要是成功了又怎樣?自己又不想當明星不想做演員。
不過,鑒于跟兄長自小關系就非常好,哥哥還經常帶着布萊克去旅遊增長見識,倫敦、巴黎等衆多城市布萊克都有去過。
是以,為了哥哥,“浪費一點時間”對布萊克來說,還是值得的,于是她就去了試鏡。
結果,還真的成功了。
這一步,也改變了她未來的道路。
都說人是會變的,布萊克也是如此。
不過,這并不是說,布萊克試鏡成功了,然後拍攝了一部電影,就愛上了演員這職業,然後奮不顧身地往這條路前進。
實際情況是,在電影宣發的時候,因為要到各個城市到處走,布萊克本來就喜歡旅遊到處逛,是以非常喜歡這種飛來飛去的節奏。
根據她後來的說法,她那個時候是感覺,做演員其實也不壞,但要說喜歡則未必,對她來說,拍電影的那個夏天她玩得很開心,僅此而已。
不過當然了,一家人都想她當演員,既然她已經算是正式入行了,自己又不讨厭這份職業,自然不會讓她又跑出去。
哥哥就跟她說,你就算是繼續當演員,也一樣可以去就讀斯坦福大學,兩者是可以共存的。
最後,布萊克自然也是進入了斯坦福大學,但她的演藝事業也沒有停止,兩頭兼顧的她還真的遇到了難題,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方面要讀書,一方面又要拍戲,對她而言還是太勉強了。
特别是當時由于布萊克出色的外形,被評為好萊塢四小花旦,人氣熱度正高着呢,有的時候還是兩部作品背靠背拍攝,這種情況下還要顧着學校那一堆課程,估計布萊克要是讀過《西遊記》的話,都恨不得拜師讓孫悟空傳授她一根毛發變出無數分身的法術吧。
這時候,家裡人有勸說她要不别讀了,你現在演藝事業那麼好,不如專心在娛樂圈發展吧?
然而,布萊克作出了人生裡唯一一次的強硬态度,這個不行,我必須要讀完大學。
最後隻能折中處理,就是休學一年,先把戲拍好再說。
當然,布萊克的演藝事業也不是說一帆風順的。
2011年的時候,她就出演了一部票房撲街到可以載入史冊的電影。
這部電影叫做《綠燈俠》。
然而,對于布萊克來說,這部電影可以說是她生命裡最重要的一部作品。
為什麼?因為雖然票房撲街了,但她收獲了自己的老公,也就是《綠燈俠》的男主角,寡姐斯嘉麗·約翰遜的前夫,号稱賤賤的瑞安·雷諾茲。
有意思的是,在跟雷諾茲結婚以後,布萊克就開始慢慢淡出了大銀幕。
一方面,她知道當初雷諾茲之是以跟寡姐離婚,就是因為寡姐的事業幹得越來越好,雷諾茲那個時候則是相反,一上一下導緻摩擦增多,最後走了不回頭的路。
她并不想這樣,再說她本身雖然把演戲當成生活的一部分,但就如之前所述,也不過是家裡人安排而已,真要說她是真心喜歡那也未必,她的事業心明顯也沒有斯嘉麗那麼重。
在經濟環境允許的情況下,她當不當明星演員,對她而言其實也沒什麼,還是老公比較重要。
隻能說,每個人的追求都不同。
另一方面,是布萊克當時已經找到了其他門路,就是時尚行業,有空的時候接接廣告代言什麼的,或者做一下室内設計,都不會讓自己沒事可幹。
生了孩子以後,布萊克更加是把重心放在家庭,去學學烹饪什麼的,煮飯給雷諾茲品嘗,秀秀恩愛,跟着老公出席一下活動。
這樣的生活,對布萊克來說,已經是非常幸福美滿的了。
實際上,縱觀布萊克·萊弗利整個生涯,會發現她是屬于那種“上天眷顧”的女孩。
她不喜歡演戲,但家裡人偏偏就給她安排好了道路,然後她還真的闖出了名頭。
拍的電影票房大撲街成了影史笑話,在自己商業價值下跌的時候偏偏又收獲了丈夫。
過于順利的人生,還真的挺像開頭說到的那些電影、電視劇跟動漫作品的主角。
不過這一切其實都得益于她自己本身的性格。
因為很多時候,放棄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特别是在自己已經做出了一點成就的情況下。
更不用說世人不論男女,能徹底擺脫“名利”二字的人都是少數。
但布萊克那性格,除了大學學業寸步不讓以外,對于其他一切似乎都屬于“可以商量”的态度,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來看,或許這才是這位好萊塢四小花旦能得到幸福美滿的生活的重要原因。
被其他人安排的人生不一定順利,但對布萊克來說,卻絕對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