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廠商中,實力最強的非比亞迪莫屬。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有着長達20年的積累,其它廠商不太可能複制它的成功經驗。對傳統汽車廠商來說,隻有不斷完善産品陣容,探索更多的新能源細分市場,才能在新能源時代占據一席之地。國産頭部廠商吉利汽車就是憑借多品牌戰略,取得了遠超長安、長城的成績。
近日,吉利與沃爾沃聯手打造的極星品牌正式釋出全新純電動SUV Polestar 3,新車共推出兩款車型,在國内市場上的售價為88萬元和103萬元,這顯然超過了中國大多數使用者的承受範圍。那麼Polestar 3真的有百萬級的實力嗎?
外觀尚未達到百萬級标準
國内市場上的百萬級新能源豪車分為兩種,一種是奔馳、寶馬、奧迪、保時捷等傳統豪華品牌推出的高端車型,另外一種則是高合這種後起之秀,前者的辨識度來自于品牌,後者則來自于誇張的外觀設計,然而Polestar 3卻并不屬于這兩種情況。
Polestar 3采用了封閉式前臉,這是目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主流設計。與此同時,這款車的大燈也比較醒目,看上去像是沃爾沃“雷神之錘”大燈的改良版。論顔值,這款車并不算差,但它很難與“百萬豪車”這樣的字眼扯上關系。
Polestar 3定位于中大型SUV,不過這款車的車身長度達到了4900mm,軸距也隻有2985mm,在中大型SUV中是沒有什麼優勢的。除此之外,Polestar 3采用了懸浮式車身,側面線條豐富而且充滿力量感,設計感還是比較強的,但這樣的設計仍然看不出百萬級豪車的氣質。
尾部設計相當簡潔,采用了半環繞式尾燈以及熏黑的後包圍,辨識度還是比較高的。極星品牌在歐洲市場上有一批固定的粉絲,但在中國市場上知名度并不算高,同時Polestar 3的外觀也并不出彩。在這種情況下,它的百萬級定價總是給人一種虛高的感覺。
内飾較為平庸,欠缺豪華感
沃爾沃是著名的二線豪車,不過它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夠豪華,尤其是北歐極簡風的内飾缺乏了一些檔次感。極星品牌深受沃爾沃影響,自然也繼承了這種風格。
Polestar 3搭載了14.5英寸豎置中控屏,同時還采用貫穿式空調出風口,看上去比較清爽,科技感也比較強。值得一提的是,這款車搭載的是原生安卓車載系統,并沒有針對中國市場而進行特殊優化,同時還能提供了面部識别、語音識别控制系統、4G網絡、OTA更新、手機APP遠端控制、HUD擡頭數字顯示、前排手機無線充電、車内生物檢測系統等各種高端功能,智能化方面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
作為一款百萬級豪車,Polestar 3在内飾材質和用料方面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它大量采用環保裝飾材料,車内大量的Nappa真皮包裹都經過了動物福利标準認證。從這一點上也可以看出,這款車基本上是按照歐洲市場的要求和準入标準所打造的,是一款全球車型。
但這也正好是這款車的短闆,它整體上仍然是沃爾沃的設計思路,希望打動那些環保意識較強、比較追求乘坐體驗的小衆使用者。如果價格向沃爾沃XC90看齊,或許還能有一定市場,88萬元起售的價格,已經脫離中國市場的現實了。
動力性能強大,但閱聽人面較窄
極星品牌的前身是沃爾沃的性能車部門,整合各種資源後與吉利汽車聯手打造出了極星品牌。該品牌比較強調動力和操控性能,這可能是Polestar 3敢于沖擊百萬級市場的重要原因,但有多少使用者認可就是個未知數了。
Polestar 3搭載前後雙電機,低配版總功率360kW,續航裡程670km;高功率版本總功率為380kW,續航裡程則達到了620km,表現還是不錯的。這款車百公裡加速時間最短隻需要4.7秒,屬于中大型SUV中的一流水準。與此同時,這款車的快充時間僅為30分鐘,基本解決了使用者的續航焦慮問題。
除了動力性能之外,操控性能和安全性能也是極星品牌關注的焦點。Polestar 3全系标配自适應雙腔空氣懸架和主動減震器,可以跟根據路況靈活調節減震器的軟硬程度,帶來更優質的操控體驗。與此同時,Polestar 3還繼承了沃爾沃注重安全性能的基因,全車标配5個雷達、5個攝像頭和12個超音波傳感器,為使用者提供L2級别的駕駛輔助功能。
能否立足小衆市場?
在目前國内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上,定價在50萬元以上的高端車型并不多,Polestar 3主要的競争對手是寶馬iX等豪華車型,同時國産的高合汽車也逐漸積累起了一定的影響力。但從客觀角度來說,寶馬iX與Polestar 3并不在一個賽道上,而且并不以動力性能著稱;高合旗下車型主要的競争手段就是“堆料”,與Polestar 3也有明顯差別。
是以Polestar 3進入的是一個十分狹窄的賽道:主打運動性能的百萬級中大型純電動SUV。在這個市場内,目前還沒有什麼真正有影響力的車型。Polestar 3的上市,或許會占得一定的先機,但過高的價格始終是這款車最大的隐患。
結束語:極星品牌目前的主力車型是Polestar 2,頂配車型售價不過35.88萬元,現在卻推出一款百萬級的SUV,這是否意味着極星品牌定位發生了變化,外界不得而知。但在競争激烈的中國市場,一款缺乏知名度的百萬級SUV,注定前路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