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在管理資料資産時在制定并釋出資料資産管理制度規範、建立資料資産管理的規則體系後,接下來将進行資料資産管理實踐通用流程第三階段稽核檢查及第四階段資産營運的内容。
第三階段:稽核檢查
稽核檢查階段是保障資料資産管理實施階段涉及各管理職能有效落地執行的重要一環。這個階段包括檢查資料标準執行情況、稽核資料品質、監管資料生命周期等具體任務。努力實作三個常态化:
一是資料标準執行情況檢查的常态化;
資料标準管理是企業資料資産管理的基礎性工作,通過資料标準管理的實施,企業可實作對大資料平台全網資料的統一營運管理。
二是資料品質稽核的常态化;
應對資料品質問題,首先要提升資料品質意識,資料品質意識包括能夠将資料品質問題與其實質影響聯系起來,同時傳達一種“資料品質問題不能僅僅依靠技術語段解決”的理念。其次為資料品質建立一系列流程和程式。
三是靈活配置資料存儲政策的常态化;
資料生命周期管理,其目标是以完全支援企業業務目标和服務水準的需求,根據資料對企業的價值進行分類分級,形成資料資産目錄,然後制定相應的政策。
平台工具是常态化檢查的有效方式,相較于人工操作,節約人力物力,確定檢查結果準确性,提升檢查效率。定期總結、建立基線是常态化檢查的關鍵過程,對檢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形成檢查名額與能力基線,評價資料資源化效果,與相關利益方、參與方确定整改方案,持續改進管理模式與方法。
第四階段:資産營運
通過前三個階段,企業已經能夠建立基本的資料資産管理能力,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具備以實作業務價值為導向,以使用者為中心,為企業内外部不同層面使用者提供資料價值的能力。資産營運階段是資料資産管理實作價值的最終階段,該階段包括開展資料資産價值評估、資料資産營運流通等。
建構資料營運中心,充分發揮資料團隊對業務部門的輔助作用。資料團隊提供包括自助式資料服務、AI 模型等在内的支援,并通過定期宣導與教育訓練,提升業務部門的數字技術能力。此外,以場景化資料資産營運為出發點,鼓勵業務部門的資料資産使用各方使用相關平台探索資料,共享探索成果,提出改進建議。
以資料賦能業務發展為主要目标,建構資料資産價值評估和資料營運名額體系。從業務側出發,覆寫各業務條線和資料場景的資料資産規模、資料資産品質等,從内在價值、經濟價值、成本價值、市場價值等方面建構資料資産價值評估體系。此外,建立資料資産數字化營運大屏,直覺展示資料資産生态圖譜,顯性化資料資産應用效果。
針對資料資産管理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新一代資料保險箱打造資料資産管了解決方案以提供資料資産增值為目标。除了可以保障資料安全外,新一代資料保險箱最核心的作用就是協助企業管理資料資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