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球商業領袖」SAP大中華區總裁黃陳宏:在中國為中國,雲時代“新型中國企業”賦能者

「全球商業領袖」SAP大中華區總裁黃陳宏:在中國為中國,雲時代“新型中國企業”賦能者

對外部環境的瞬息萬變,企業隻有真正在雲上進行管理和創新,才能業務貫通,實作快速決策。雲時代,SAP 定義自身為“ 新型中國企業”賦能者,幫助中國企業向全資料、全連結、全綠色的方向發展。 本期《全球商業領袖》欄目,對話SAP全球執行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黃陳宏博士。上任一年多,他會如何披露入職SAP的初心?而立之年的SAP,将如何開啟在華業務下一個三十年?戳視訊看更多精彩~

中國信通院的資料顯示,2021年大陸數字經濟的規模達到了45.5萬億元,占GDP比重攀升至39.8%,數字經濟已經由經濟的組成部分轉變為經濟發展的引領力量。在全球複雜的環境和疫情沖擊下,數字化轉型作為企業實作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手段,使企業在實作全球産業鍊協同和“雙碳”目标中發揮核心作用。

在經曆了過去三十年中國市場的高速發展之後,SAP(思愛普)在華業務正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日前,在2022年思愛普中國峰會上,SAP宣布,定義自身為雲時代“ 新型中國企業”賦能者,幫助中國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向全資料、全連結、全綠色的方向發展。

黃陳宏2021年8月加入SAP,出任SAP全球執行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在做客經觀演播室時,他表示,“SAP正在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幫助中國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參與雙循環和可持續發展方面,有巨大市場機遇。”

SAP認為,要應對外部環境的瞬息萬變,企業必須加快雲轉型的步伐,成為全資料的智慧企業。數字化轉型不僅側重于IT方面,還是一種管理方式的轉型,隻有真正在雲上進行管理和創新,才能業務貫通,實作快速決策。

在聚焦可持續發展的“雙碳”目标下,科技創新已成為業界的重要使能手段。全球氣候行動峰會釋出的《指數氣候行動路線圖》顯示,數字技術可以廣泛提供節能減排的優化方案,在能源、制造、農業、交通等領域助力産業綠色發展,預計可助力減少15%的碳排放。

SAP從2009年開始便通過數字化技術賦能可持續發展,今年在中國市場釋出了六大可持續發展方案,為企業碳排放提供統一的盤查和監控手段,對産品的碳足迹進行統計和分析,滿足披露和審計要求,管理商品綠色環保溯源認證、廢棄物回收和利用,以及城市雙碳綜合管理,和碳資産與碳金融管理。同時,SAP還成立了“可持續發展與實踐戰略聯盟”,賦能中國企業加速實作“雙碳”目标。

“我們希望做中國企業打通雙循環的金鑰匙,通過SAP的全球商業網絡、強大的數字化核心以及覆寫整個産業鍊的解決方案,幫助中國企業不僅在國内市場發展壯大,也能在全球的商業競争中找到非常好的位置。”黃陳宏說。

SAP全球執行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黃陳宏博士訪談

沈建緣:您上任以後,傳說中的“新官三把火”怎麼燒的?

黃陳宏:今年對SAP來講是非常特殊的一年,是全球五十周年,植根中國三十周年。這三十年來,SAP在中國有了很好的發展,堅持“在中國為中國”的初心。

我們看今天企業的發展,有三大趨勢:第一,數字化轉型在加速。對于企業來說,不做數字化轉型就沒有出路。其次,是産業鍊的協同網絡。政府推動産業鍊優化更新,出海企業要融入全球商業體系,這要求保證供應鍊穩健、靈活、可靠,需要産業鍊協同發展。第三,可持續發展。自從中國政府宣布了“雙碳目标”以後,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中國最大的風口之一。在這三大趨勢下,中國企業也将順勢而為,具備三個新特點:也就是全資料的智慧企業,全連結的協同企業、全綠色的可持續發展企業。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新型中國企業”。

SAP在中國新的定位就是“在中國為中國,雲時代新型中國企業的賦能者”。過去一年中我們重新梳理了一下,這是收獲最大的一件事情。

沈建緣:在SAP幫助中國企業這麼多年的程序中,您覺得最值得總結的是什麼?

黃陳宏:我覺得特别在今天,數字化是真正能夠幫助一個企業保持競争力的,數字化的轉型肯定是最要緊的一件事情,特别是在今天,我們講先進的管理理念,怎麼樣把一個企業的人、财、物資源最大化。

SAP希望做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好夥伴,做打開“雙循環”的金鑰匙,做可持續發展的同路人。SAP給出的建議是:第一,要抓住數字化轉型浪潮,企業的管理一定要上雲,要用最好、最先進的管理理念。第二,一個企業必須在産業鍊的協同網絡上找到一個位置,或者建構一個産業鍊的網絡,才能保證這個企業穩健、健康的發展。第三,企業實作可持續發展,要把減碳戰略和業務發展結合起來,而不是各自獨立看待。SAP能夠幫助企業應對這些問題。

沈建緣:上雲是目前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SAP怎麼看待企業上雲?

黃陳宏:一般概念的上雲,是把IT搬到雲架構上。在SAP看來,上雲是思想的上雲,确切地講是管理上雲,怎樣把最核心的企業管理系統放到雲上。為了讓客戶盡快實作管理上雲,适應新的雲時代下企業發展的要求,具有更強的競争力,我們現在推出了“雲轉型加速計劃”。

加速計劃主要包含三個方面:一是投入專家資源,利用300個專家1萬多小時,免費為客戶做咨詢。二是免費開放所有的方法論,包括教育訓練工具和150門課程。三是賦能夥伴,與合作夥伴合作,幫他們做雲轉型,短期内把2000名顧問提升到10000名,建立專家隊伍。通過這三件事情,加速推動企業的雲轉型。

沈建緣:與過去三十年的本地化相比,SAP未來服務中國市場會有哪些變化?

黃陳宏:我覺得最多的是要加強本地化研發。SAP上海研究院,是SAP德國以外最大的研發中心之一,現在有4000多個工程師,他們做的軟體基本上覆寫了SAP 80%最核心的産品。SAP的雲,基本上涵蓋一個企業所有應用層面、SaaS層面最主要的企業應用,比如ERP雲、采購、管理、費用管理、人力資源等等。目前,所有雲的解決方案,我們都用本地的經驗,做本地的應用,在本地營運,符合本地所有的資料法規和合規要求。

沈建緣:您曾經在硬體行業工作那麼多年,如今卻選擇全新賽道,挑戰是什麼?

黃陳宏:現在是軟體定義一切,特别是雲的轉型。我覺得SAP給中國客戶帶來很多價值,不隻是定義管理決策,還有融入全球産業鍊協同網絡,和綠色可持續發展。這三個方向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企業發展的重點,是以我們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沈建緣:在您一年多的時間中,跟這麼多客戶打交道,您特别印象深刻的事情有哪些?

黃陳宏:我覺得印象最深刻的是SAP跟客戶的合作非常深化,不單單是買賣關系,更多是怎麼把業務流程能夠優化到真正支援業務的發展,這是跟其他企業不同的地方。

在國内,50%的龍頭企業是我們的客戶。但是,SAP的客戶中,80%是中小企業,特别是“專精特新”的企業。作為一個德國公司,過去五十年中,SAP跟德國的“隐形冠軍”企業關系非常密切,幾乎德國的“隐形冠軍”都是SAP的客戶。SAP在這個過程中也學了很多東西,抽象出一套“隐形冠軍”這類中小企業的管理方式。對于“隐形冠軍”這樣的企業來說:一是在産業鍊上找準自己的位置;二是用數字化轉型、可持續發展把他們的業務做得更棒。是以無論從鍊主企業、專精特新企業、還是出海企業,在整個産業鍊上,怎麼樣幫他們融通地發展,這是SAP的目标。

沈建緣:SAP全球總部如何看待中國市場?

黃陳宏:一個禮拜以前,我們開了SAP中國客戶峰會,Scott Russell是董事會上司客戶成功的負責人,他再一次強調深耕中國,繼續為中國客戶的發展、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做貢獻,是以SAP對中國非常重視,很多上司也對中國很有感情。是以SAP對中國的承諾是非常堅定的,這也是為什麼我當初選擇SAP的原因。

沈建緣:SAP在華業務分别制定了什麼樣的目标?

黃陳宏:業務目标肯定會有,但更重要的是怎麼把根基做得更好、做得更紮實。

數字化的浪潮是不可阻擋的,而且數字經濟的發展要快于GDP一倍以上,是以我覺得大家都有很多機會。一個跨國企業,特别是在今天的環境下,要堅定“在中國為中國”的初心,要充分了解政府的宏觀政策,要真正為中國的客戶帶來價值,這樣業務發展就會順利。

沈建緣/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