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特拉斯上台後,她所采取的經濟政策備受質疑,目前,英國内部保守黨部分議員已經開始讨論特拉斯何去何從,不少議員認為她該辭職。而在外部,英國最看重的盟友美國亦不看好特拉斯,國際國内雙重危機下,特拉斯陷入執政危機,上任僅40多天的她恐将成為英國最短命的首相。
“前任”留下的泥沼,特拉斯未能擺平
特拉斯的“前任”即英國前首相約翰遜,在醜聞滿天飛後被迫辭職,為特拉斯留下了一堆“爛攤子”——混亂的政壇,燙手的經濟難題。由于物價飛漲,英國通脹居高不下,引發勞工大罷工,他們的訴求無非是漲薪水。但這些都是小問題,最嚴重的還屬英國的通脹問題。5月份,據英國官方資料顯示,其通貨膨脹率達到9.1%,利率則創下13年來的曆史最高。在這樣的情況下,特拉斯憑借着提出的大幅減稅和刺激經濟增長的計劃,赢得保守黨首競選,并成功代替約翰遜成為新的英國首相。
(英國首相特拉斯)
然而,上台的特拉斯,推翻其競選宣言,撤回一項針對高收入者的減稅計劃,取消經濟方案中一項關鍵内容,上調企業所得稅稅率。甚至為了“躲避責任”,将其盟友,英國财政大臣沃滕解除職務,任命了新的财政大臣傑裡米·亨特。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英國四個月以來換的第四任财務大臣。
基于此,英國媒體普遍認為,特拉斯的首相之位難保。目前,英國部分議員已經開始讨論特拉斯的職位問題,還有人認為她該辭職,一些保守黨前大臣邀請了前财政大臣蘇納克的主要支援者召集聚餐,目的是為了推舉蘇納克上位,蘇納客還擁有印度血統,工黨領袖基爾·斯塔默更是直呼要提前大選。這些事件都證明,特拉斯首相地位“岌岌可危”。
(英國勞工大罷工)
盟友态度轉變,特拉斯陷内憂外患
如果說英國國内的态度對特拉斯來說是内憂,那麼盟友美國态度的轉變,更讓特拉斯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特斯拉上台後,特地飛了一趟美國,會見美國總統拜登,期間,特拉斯重申美英之前的“特殊關系”,但并未得到美國對等的回應。在白宮的聲明中,似乎更看重“北愛爾蘭協定書”是否繼續。
所謂“北愛爾蘭議定書”時英國和歐盟簽訂的協定,協定主要規定,愛爾蘭島作為一個整體留在了歐盟的關稅體系下,這意味這英國被分成兩部分。但随着英國和歐盟漸行漸遠,英國萌生撕毀“北愛爾蘭議定書”的想法。為此,美國在特拉斯剛上台,便拿美英雙邊自貿協定警告英國,不許撕毀該協定。華盛頓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歐洲項目主任馬克斯·貝格曼對此評價稱,這将會導緻英國與美國之間産生裂痕。
(拜登與特拉斯會面)
除了在愛爾蘭一事上雙方意見不一緻,拜登的看法似乎也說明了美英之間的裂痕正不斷加大。在英國陷入經濟泥沼之際,拜登公開批評特拉斯,稱特拉斯最初的經濟計劃是一個錯誤,該計劃導緻英鎊急劇貶值。需要注意的是,自從英國陷入金融動蕩以來,拜登政府刻意避免在公開場合批評英國政府,但這次卻例外。美媒認為,該言論是拜登對特拉斯政府發出的“最嚴厲的批評”。
任期比不過生菜保存期限?下一任首相或也不好過
從目前的形勢看,特拉斯大抵逃不掉被迫下台的結局,同時,特拉斯或許也是英國“最短命”的首相。為此,英國小報《每日星報》還搞了一個直播比賽,看特拉斯先下台還是卷心菜先腐爛,以嘲諷特拉斯。當然這隻是一個“整蠱”直播,特拉斯究竟有多長首相壽命,還要看接下來英國内閣的發展。不過這也并不妨礙,一些美英媒體正在讨論誰将是特拉斯的繼任者。
(英國前财政大臣蘇納克)
但事實上,英國的通脹問題是客觀存在的,約翰遜拯救不了,特拉斯越救越亂,那麼下一任情況就會好嗎?答案是不一定。此外,美英關系不比從前,美國更關注自己的核心利益,而英國亦不能舍棄北愛爾蘭,如果英國在美國在意的北愛爾蘭問題上讓步,又會動搖英國之根本,此舉也是行不通的。是以,英國首相的“厄運”還在繼續,英國人民也還得繼續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