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礦業物聯網公司排行榜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北京北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北路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一智礦科技有限公司
山源科技礦山智慧化解決方案提供商
蘇州思源科安資訊技術有限公司
戎光科技智慧礦山解決方案
陝西守護星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中冶集團武漢勘察研究院
北鬥天地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慧拓無限科技有限公司
天地(常州)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科達自控股份有限公司
蘇州尋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展灣資訊科技有限公司展灣智慧礦山
北京優锘科技有限公司 UINO智慧礦山
氣體傳感器是一種可以将氣體的某些資訊,例如濃度和種類,轉換為可以被操作人員、儀器儀表、計算機等利用的聲、電、光或者數字資訊的裝臵,通常被安裝于監測系統探測頭内的監測系統中,用于現場采集空氣資料。氣體傳感器是氣體檢測系統的核心,對氣體檢測系統起着決定性的作用。空氣品質、污染檢測、汽車尾氣、家居甲醛等等,氣體傳感器是物聯網中應用最廣泛的傳感器之一。目前市場上絕大部分的氣體傳感器主要應用都集中在有害、有毒氣體監測,其中,氣體傳感器主要應用在石化工業中的二氧化碳傳感器、氨氣傳感器、一氧化氮傳感器等都能用在檢測二氧化碳、氨氣、氯氣等有害氣體、半導體和微電子工業的有機溶劑和磷烷等劇毒氣體。民用的住房、大樓、會議室和公共娛樂場所用二氧化碳傳感器、煙霧傳感器、臭氧傳感等。
氣體檢測有兩個重要優點,一是友善,二是無損。便利性是指氣體檢測可以在時間上快速簡單地進行檢測,無損性是指氣體檢測明顯可以實作相應檢測對象的非接觸檢測。
氣體傳感器的下遊應用領域衆多,主要包括智能家居、汽車電子、消費電子、可穿戴裝置、醫療、工業過程、環境監測等行業,終端客戶覆寫行業類型廣泛、種類繁雜、分散度高,終端産品的複雜性、個性化程度高。随着網際網路與物聯網的高速發展,氣體傳感器的下遊領域如智能家居、汽車電子、智慧醫療等智慧生活産業正處于高速發展期,顯現出良的發展前景。
按照技術原理的不同,氣體傳感器可以分為半導體氣體傳感器、催化燃燒氣體傳感器、電化學氣體傳感器、光學氣體傳感器、超音波氣體傳感器、光電離子探測氣體傳感器等。根據全球知名市場情報咨詢公司MordorIntelligence統計及預測,2018-2020年電化學氣體傳感器在全球氣體傳感器市場中份額最大,市場佔有率維持在52%左右;紅外技術的市場佔有率逐年提升,至2020年已達24.06%。
氣體傳感器是将某種氣體體積分數轉化成對應電信号的轉換器。無論是車載使用,亦或是碳中和、新風系統等各領域,氣體傳感器都是必不可缺的元件。作為智慧城市、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新基建的感覺層基礎工程,通過對中央部委、省市各級的政策分析,可以看出國家在重點支援氣體傳感器的産業發展及規模應用,鼓勵加速中高端國産替代的程序,并且氣體傳感器下遊應用也存在許多新的增長點。
氣體傳感器在大氣環保、石油化工生産開采、煤礦安全、醫學診斷等領域作用極為關鍵,應用廣泛。
在物聯網領域的驅動下,這些氣體傳感器結合各類通信技術、AI技術的技術加持,使得這些原本在石油、化工、鋼鐵、冶金、礦山、環保、市政、醫療、食品安全等領域的氣體傳感器應用面快速橫向發展。是以近些年來,我們可以看到氣體傳感器在智能家居、可穿戴裝置、智能移動終端等領域的應用需求迅速增長。
根據法國市場研究公司Yole Développement預測,2021年全球氣體傳感器市場規模将達到9.2億美元。其中由于終端消費市場的增長影響,2020年的氣體傳感器實際需求将達到3.5億顆。
當然,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内,伴随着着智慧城市、環境監測等物聯網應用領域的場景多樣化、需求增加,未來,有害有毒氣體監測的氣體傳感器依舊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綜上,根據對于目前市場應用的觀測,我們大緻将氣體傳感器市場歸結為以下6大細分市場:
消費類市場:主要集中在消費終端産品中,包括智能家居、可穿戴裝置和智能手機。
環境監測市場:用于監測空氣品質和污染情況的氣體傳感器。
暖通空調市場:用于室内/車内空氣品質監測的氣體傳感器。
交通運輸市場:用于汽車尾氣測量或重型車輛發動機控制的氣體傳感器。
醫療市場:在治療護理時,用于呼吸分析的氣體傳感器,例如呼吸機。
國防和工業安全市場:在工業和國防領域,生産制造過程所産生的有害氣體監測。
采礦業物聯網
通常在煤礦開采過程中慧聰煤岩層排放出大量的有害氣體,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瓦斯。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碳氫化合物,如一氧化碳、H2S、甲烷等。其中,甲烷(CH4)占83-89%,是煤形成過程中形成并儲存在煤層中的氣體,是煤礦中最有害的氣體。近年來,大陸煤礦井下事故頻發,傷亡人數超過所有重大事故的一半。是以,煤礦井下氣體檢測非常重要。
甲烷氣體無色、無嗅、無嗅,密度為0.7164千克/米,雖然無毒,但其對人體也有很大的危害,主要危害是超标會導緻窒息和死亡。并且,它是易燃易爆的氣體。了解到當它與空氣混合達到一定濃度時,暴露在高溫火源下會燃燒或爆炸。按體積計算,甲烷濃度在5.3-15.0%時具有爆炸性,礦井中甲烷氣體的積聚已成為困擾煤礦安全生産的一大難題。
采礦業物聯網可以提高安全性、確定有效負載、減少營運延遲并為智能決策提供實時資料的 5 種方式。
1、 資産跟蹤、遠端診斷和預測性維護
作為資産密集型行業,采礦需要各種各樣的裝置,從鑽機、挖掘機和輸送機到泵、電機和風扇,這些裝置廣泛分布在地面和地下。監測和跟蹤關鍵資産參數(如壓力、振動、流量和溫度)以及發動機性能的無線物聯網傳感器,可在整個礦區實作實時遠端診斷、故障排除和資産跟蹤。結合分析模型,可以有效地計劃糾正性維護和備件采購,以防止裝置停機,并幫助公司避免代價高昂的生産損失。
2、 排放和地下水位監測
地下挖掘裝置和鑽孔機排放的柴油廢氣含有有毒氣體和微粒,對健康構成嚴重威脅。通過采用固定式和移動式氣體探測器以及粒子傳感器,可以有效控制排放水準和門檻值限值,以維持符合安全标準的安全工作環境。
采礦作業産生的化學殘留物有可能污染地下水,并引發嚴重的環境問題。利用來自液位傳感器的資料,采礦經營者可以跟蹤礦井地下水位的實時變化,尤其是在降雨期間。 可以及時有效地抽水,防止過度流入,進而避免污染和地下洪水。
3、 爆破後監測
在礦井内進行爆破後,該地區經常充滿有毒煙霧和碎片。等待數小時以確定煙霧完全消散可能會導緻代價高昂的停機時間。有了無線環境監測系統,操作員和礦工可以随時了解某個區域是否足夠安全以恢複工作。這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等待時間,進而在爆破後更快地開展工作并提高生産效率。
4、 基于可穿戴裝置的事件報告和岩石螺栓監測
衆所周知,礦山是最危險的工作環境之一,爆炸、裝置事故和有毒物質暴露的風險很高,確定礦工的健康和安全一直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借助物聯網可穿戴裝置,現在可以實時跟蹤礦工的健康狀況和工作環境(即溫度、濕度、輻射、噪音和氣體水準)。管理人員會立即收到通知,告知其勞工發生疲勞、疲憊和“超負荷”事件,而礦工會在發生潛在危險時收到及時警告。類似地,監測地下礦山地震活動的傳感器可以安裝在岩石錨杆上,以有效地評估其完整性并減少坍塌的緻命風險。
5、 按需通風
通風可占地下礦山能源消耗的 30-40%。通過支援按需通風系統,物聯網傳感器可用于持續監測礦井不同區域的空氣品質和氣流,以遠端調節風扇速度。傳輸來自占用傳感器的資料或來自 NFC 标簽的礦工登記資料還可以確定礦工所在工作區的通風被激活。這将顯著節約能源,進而顯著降低營運成本和環境足迹。
據法國半導體咨詢公司Yole分析,2021年全球氣體傳感器市場規模為9.2億美元,氣體傳感器的需求在3.5億顆,而到2026年,氣體傳感器在物聯網領最受關注的用途是空氣品質的監測和預報。汽車尾氣的檢測。此外,工業廢氣的監測至關重要。這些都是氣體的直接檢測。氣體的直接檢測一般适用于特定用途。這種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見。
氣體仍然是由各種物質或物體揮發的。氣體的準确檢測對應于揮發這種氣體的物質或物體。酒精檢測裝置廣泛應用于交通安全,是醫療機關呼吸系統和胃腸疾病的吹氣檢測裝置。這些氣體檢測儀器給物聯網帶來了更深的資訊。這些都是氣體的間接檢測,氣體是檢測的媒介。
在物聯網中的氣體檢測介紹。
室内環境中甲醛的檢測是人們生活中的熱點之一。甲醛的檢測是氣體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因為甲醛會影響人的健康,是以人們關心生活環境中的甲醛。甲醛氣體檢測後,采取一定措施進行改進,甲醛檢測的目的就是這樣。
如果從物聯網的角度檢測室内環境中的甲醛。氣體傳感器的功能是為物聯網提供大量資訊,一次性甲醛檢測不能滿足物聯網的資訊擷取需求。建立實時室内甲醛檢測物聯網,将一次性檢測改為實時。随着擷取資訊的增加,可實作的功能也會相應增加。
例如:該氣體檢測物聯網在房屋建設完成後即建立,該物聯網的檢測資訊在裝修階段可用于分析那部分裝修會産生不良影響,甲醛的氣體濃度有明顯的升高,隻能是由于所用裝修材料的揮發所緻,是以可以更換更環保的材料。或甲醛濃度持續處于高位,通風後濃度仍會回到高位,說明建築物内有甲醛揮發源,可根據甲醛濃度升高的時間和建築物内的變化來确定甲醛揮發源。另外,建築物内的空氣如果是比較封閉或穩定的,氣體狀況也不會發生很大變化。開窗通風會對氣體狀況産生很大的變化,那麼就可以根據這種變化來判斷是否有開窗的情況,進而延伸判斷盜竊情況。
建立的實時室内甲醛檢測物聯網,如果考慮感覺節點多。以一個家庭為例,同一種氣體同時檢測資訊,每個節點的檢測值會有所不同,這種檢測差會在一定時間内減少。可以根據這種情況判斷氣源是卧室還是客廳。
目前,由于氣體傳感器檢測的技術限制和氣體資訊與原因之間的必然相關性不足,氣體傳感器檢測的資訊大多是初步借鑒性檢測。伴随着氣體傳感器技術的進步,氣體檢測的準确性也必将提高,氣體傳感器将提供從空氣污染到室内環境,從食品安全到人類健康等各個方面的準确可靠的資訊,這将再次給物聯網帶來巨大的發展。
物聯網是資訊擷取、資訊傳輸和資訊處理的高速資訊閉環系統。網際網路本身就是一個高速的資訊傳輸管道,計算機的處理速度一直是其發展的主線。随着兩者的發展,高速資訊擷取技術注定要突破,實作整個系統的速度比對。
智能感應器是擷取物聯網資訊的主要手段,氣體傳感器可以友善無損地檢測氣體,滿足氣體和氣體間接相關事物快速擷取資訊的需要。氣體傳感器将為物聯網帶來更加多樣化和深層次的資訊,也将為物聯網的發展提供非常重要的幫助。
全球氣體傳感器市場規模将翻一番達20億美元,前景非常可觀。
據智研咨詢分析,2020年大陸氣體傳感器産量為3540萬個,但市場需求量卻從2019年的2500萬飙升至4260萬,
還有接近20%的市場需求未被滿足。由于疫情的影響,對于呼吸機和醫用裝置的大量需求,使得氧氣等氣體傳感器的需求更加旺盛。2020年醫療器械行業(尤其是呼吸機)對氣體傳感器的需求猛增,大陸氣體傳感器行業産值一舉突破14.29億人民币規模。傳感器行業正走上“技術自控,國産替代
”道路,通過國産替代和核心零部件自研率提升,實作關鍵零部件自主可控,降本增效提高毛利率,并從低端的技術和元件制造邁向中高端市場,以期實作完全的國産替代。同時,在碳中和等大政策的引導下,在未來,需要對企業污染生産、處理、排放等過程進行監控,通過對資料實時傳輸、統計分析,判斷減污降碳協同的情況。而這項課題的核心,是使用正确的氣體傳感器和物聯網裝置來記錄、監測、管理碳排放量,降低環境污染。大陸相對成熟的是半導體及催化燃燒傳感器這兩類細分産業,國内市場佔有率占有率高,在國際上也頗有競争力。同時,作為氣體傳感器在國内的龍頭企業,漢威科技旗下的炜盛科技和四方電子,在2021年深耕傳感器領域,分别新增加了18和12項專利。
從供應端來看,漢威科技有着長期穩定的上遊供應商,同時以炜盛科技為主的子公司分别為其提供以銷定産的傳感器産品,其上遊較為穩定。從品牌端來看,而漢威科技公司主營的傳感器業務有氣體傳感器、柔性微納傳感器等高科技行業應用較多的傳感器品類。基于其傳感器的品類,漢威科技繼續拓展産業鍊上下遊,除半導體業務外還拓展智能儀表的生産以及為大型客戶提供傳感器綜合解決方案。通過對解決方案的不斷積累,進行了從産品到軟體再到整體服務的完整流程運作,在智慧安全、智慧城市、智慧環保、居家智能、公用事業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應用。最後,從管道端來看,漢威科技采取招投标的模式擷取大客戶,并為其定制解決方案與配套服務,項目周期長,涉及内容更為全面。用戶端主要涉及大型企業或者集團化大客戶。除此之外,漢威也在積極的發展SaaS化産品,如管網監測SaaS和智慧城市SaaS等等。漢威科技通過多方面業務的發展,去尋求提供從生産到內建到解決方案的一條龍服務。通過多元化的發展,開發物聯網
全産業鍊,無論是面對競争或是突發事件,都有很好的抗風險能力。
與漢威采取上下遊協同戰略不同,四方光電商業布局更垂直和縱深。從供應端來看,其主要根據原料的供應進行政策性備貨,内部自産的雷射管和風扇都有85%和75%的自産率,而探測器更是做到了百分百自産。供應方面,其采取的模式為架構協定加訂單執行,為其提供了良好的上遊保障。從品牌端來看,四方光電也在積極做出改變,但其改變更多地集中于産品方向而非産業鍊上。
從2021年财報可以看出,從生産傳感器到生産控制器,從生産環境電器到生産清潔、廚房電器、智慧樓宇、大氣環保檢測、潔淨室等以氣體傳感器為基礎的應用終端。此外,超音波瓦斯表以及高溫氣體傳感器的不斷疊代更新,也證明了其在氣體傳感器細分市場的不斷耕耘。為了擁抱碳中和,四方光電也在生産溫室氣體排放分析儀以對二氧化碳等氣體進行更為精準的監測。最後從管道端來看,四方光電的大客戶在其銷售份額占比相對均勻,側面反映其産品良好,管道客戶穩定,沒有過分依賴單一客戶進行銷售。此外,四方光電也在積極拓展外貿業務,其車載、瓦斯、高溫氣體傳感器已經成功進入海外市場。四方光電屬于在競争中“出拳”的企業,保持着較高對于氣體傳感器研發的投入,不斷在氣體傳感器的細分領域内深耕,打造屬于自己的護城河。①兩公司的營業額都在逐年遞增,說明氣體傳感器市場仍處于增長期;四方光電的營收增速要明顯比漢威科技快,說明其深耕的氣體傳感器業務正處于快速上升期。②無論是四方光電,還是漢威旗下的炜盛科技,其在傳感器業務上的毛利率常年保持40%左右,說明兩家公司在技術上的成熟以及工藝上的高內建度。③兩家公司常年保持着7%左右的研發投入,炜盛科技(含信陽炜盛)在2021年新增18項專利,四方光電也在2021年新增了12項專利,兩家公司都保持着很高的科研能力。④漢威科技的營收相比四方光電更多,主要是在氣體傳感器的上下遊進行了不斷地拓展,從賣産品到賣基于氣體傳感器的服務,形成多元化的發展。而四方光電更加深耕于氣體傳感器的研發和應用,在市值上可以看出,其近年的發展更受資本的青睐。可以比較的方面還有很多,在此就不做過多贅述,相信看到這裡的你心中已經有了一個答案。通過上面對于氣體傳感器行業的宏觀分析以及兩家龍頭企業的對比,我們可以比較清晰地看到國内氣體傳感器市場的一些發展方向與現狀,相信未來氣體傳感器還會在許多領域繼續綻放光輝。
從兩家企業的年報中,我們發現了這些氣體傳感器未來可能的方向:1、碳中和相關場景(智慧環保)應用碳排放監測業務在未來會迎來市場的爆發式增長。去年下半年,各地的碳交易所已經成立,并開始有大型企業進行碳交易。同時,像煤炭、化工等重污染企業早已提前布局,積極對工廠進行改造,添加各種氣體傳感器以記錄其碳資料。未來,在各種大型企業的帶動下,國内所有制造型企業都會面臨在工廠增加碳排放檢測裝置,而線上連續式氣體傳感器将是碳盤查環節中重要的一環。2、工業/家用環境檢測裝置随着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不斷提升,城市化帶來的環境問題日益受到重視。空氣品質監測覆寫室内、車内、室外等主要應用場景,室内空氣品質檢測對象不僅限于粉塵、CO2,還拓展至甲醛、VOC、氨氣、氡等,産品功能也由單一檢測對象更新為可同時檢測多種氣體的內建化産品;氣體傳感器不僅可搭載空氣淨化器、新風系統、空調等終端,還可應用于吸塵器、掃地機、油煙機等家電品類。随着全屋智能的普及,未來氣體檢測器在智能家居中的應用勢必會越來越多。同時,工業生産中也需要進行大量的有毒氣體的監測,監測的過程中離不開優質的氣體傳感器。3、氣體傳感器在汽車中的應用車用傳感器的種類非常多,而車用氣體傳感器是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據不完全統計,汽車發動機所用的傳感器中,氣體傳感器數量占比超過50%,大種類達到5-6個。保守估計,大陸每年需要超過2億個氧傳感器、1000萬個氮氧傳感器、500萬個顆粒物傳感器。在汽車智能化、自動化的勢頭下,車用氣體傳感器正處于飛速發展的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