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的今天:“計算機之父”争奪戰;Microsoft Excel 誕生;百度推出百度地圖

作者:CSDN

整理 | 王啟隆

透過「曆史上的今天」,從過去看未來,從現在亦可以改變未來。

今天是 2022 年 9 月 30 日,國慶将至,你對長假都有哪些安排?在本專欄的 8 月 30 日,我們介紹了 約翰·莫克利(John Mauchly),他是第一台通用電子計算機 ENIAC 的建造者;今天的故事和莫克利息息相關,因為就“誰才是世界上第一台計算機的發明人”這一問題,他和另一位發明計算機的約翰:約翰·阿塔納索夫(John Atanasoff)展開了激烈的鬥争……

1941 年 9 月 30 日:莫克利寫信給阿塔納索夫,成為專利法庭的證據

多年來,人們都認定 ENIAC 是世界上第一台電子數字計算機。但不少人引經論典,認為阿塔納索夫(John Vincent Atanasoff)和貝利(CliffordBerry)發明的 ABC 計算機,才是真正的“鼻祖”;更有甚者,認為 1936 年,德國工程師康拉德·楚澤(Konrad Zuse)制造的 Z-1 計算機是第一台計算機;但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楚澤的這台計算機直到戰後的 1958 年才被證明,且這台計算機曾在戰時為德國服務,沒有人為其正名。

那麼,為什麼 ABC 計算機會比 ENIAC 更早建造呢?這就回到了我們的正題:莫克利和阿塔納索夫的故事了。

曆史上的今天:“計算機之父”争奪戰;Microsoft Excel 誕生;百度推出百度地圖

圖源:維基百科

ABC 的全稱是 Atanasoff-Berry Computer,其中 Atanasoff 和 Berry 是它的兩位發明者:阿塔納索夫以及他的學生貝利。和大部分人想的不同,阿塔納索夫建造這台計算機的思路十分冒險而具有創新性,他選擇電子管而不是繼電器作為 ABC 計算機的核心元件、使用二進制代替十進制、使用電容器作為存儲器并且使用邏輯運算代替數字運算,這為後面的故事埋下了伏筆。

1939 年,阿塔納索夫和他的學生完成了 ABC 原型機的建造;到 1940 年底,ABC 已經成功運作,可以解決一系列複雜的方程,是以他們向學校申請資金來建造一台功能齊全的電腦。然而,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大學認為把重要的二極管元件浪費在這樣一個毫無意義的發明上是一種資源浪費,沒有準許阿塔納索夫的申請;不僅如此,該大學還決定拆除 ABC 原型機,并将其部分用于戰事,是以,在今天我們看到的 ABC 計算機是後來 1997 年建造的複制品。

時間回到 1941,這一年的 6 月,約翰·莫克利在阿塔納索夫家裡花了 5 天時間進行拜訪,他在阿塔納索夫實體系教學樓的地下室見到了 ABC 計算機,以及其中的研究思路,包括我們上面提到的:電子管元件、二進制、電容器和邏輯運算,這為後來的 ENIAC 研制提供了清晰的方向。1941 年 9 月 30 日,莫克利寫信給阿塔納索夫博士,建議進行合作,因為莫克利當時正在考慮開發一台計算機,他問阿塔納索夫是否反對使用他的概念。這封信是否得到了回複,如今我們已不得而知,那它的存在是怎麼被證明的呢——在法庭上。

曆史上的今天:“計算機之父”争奪戰;Microsoft Excel 誕生;百度推出百度地圖

圖源:維基百科

阿塔納索夫無意中給莫克利的啟示,被莫克利全部在 ENIAC 中實作。莫克利不但和艾克特(ENIAC 的另一位工程師)拿到了一筆 40 萬美元的研究計劃,還為 ENIAC 申請了專利,隻字未提阿塔納索夫的名字。使用電子電路和電子管制造計算機的創新思想都記在莫克利和艾克特的功勞簿上。

幾年後,阿塔納索夫先是從報道中辨認出,莫克利就是 1941 年夏天向他請教過的那個青年人。而且不但 ENIAC 的基本設計思想,還包括每個加減法電路都是他和貝利工作的直接拷貝。雖然阿塔納索夫一生獲得過 100 多項專利,但他再也沒有對計算機過多關心:一方面是因為對莫克利的剽竊行為極端厭惡;另一方面,因為計算機已經正式發明,對他就沒有大大吸引力了。

而阿塔納索夫最終被認為是電子計算機的真正發明人,一直要等到 1973 年。國聯邦法院在經過詳細的調查後,于 1973 年 10 月 19 日撤銷了莫克利和艾克特對于 ENIAC 的專利權,認定阿塔納索夫是電子計算機的發明人。本文主題所提到的這封 9 月 30 日莫克利所寫的信,便是關鍵證據之一:因為莫克利在一開始拒絕承認自己去過阿塔納索夫的家裡。

專利訴訟法庭當中,莫克利給出了維護自己專利正當性的證詞:這台機器(阿塔納索夫發明的 ABC 計算機)隻能用于求解線性方程組,不能進行程式設計或者調整幹其他的事情;與其說是一台計算機,倒不如說是一台運作中部分使用電子管的機械裝置。

雖然莫克利失去了專利,但是他們的功勞還是不能抹殺的,畢竟是他們按照阿塔納索夫的思想完整地制造出了真正意義上的電子數字計算機;客觀地說,第一台通用的電子計算機是由阿塔納索夫設計、由莫克利和艾克特負責制成的。

你怎麼看待莫克利當初在法院的解釋?你認為誰才是真正的“計算機之父”、哪一台計算機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台計算機呢?事實上,真正重要的是科學家的奮鬥精神和不懈努力;因為正是這些先驅者的努力,開辟了資訊産業的新領域、改變了人類的生活,使我們能夠享受今天的科技便利。是以,這些偉大的設計者都值得我們尊敬。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1955 年 9 月 30 日:太陽微系統公司的聯合創始人 Andreas Bechtolsheim 出生

在 9 月 29 日的“曆史上的今天”專欄裡,我們介紹了發明 Java 和 HotJava 的公司:太陽微系統公司(Sun Microsystems)。而這家公司的創始人,安德裡亞斯·貝托爾斯海姆(Andreas Bechtolsheim)便誕生在今天。

曆史上的今天:“計算機之父”争奪戰;Microsoft Excel 誕生;百度推出百度地圖

圖源:維基百科

1955 年 9 月 30 日,安德裡亞斯·貝托爾斯海姆(Andreas Bechtolsheim)誕生在德國巴伐利亞。他是一名電氣工程師,1982 年與人共同創立了太陽微系統公司,并擔任該公司的首席硬體設計師。後來,他成為投資者,開了谷歌基金的第一張大額支票,如今已是 2020 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 280 位,可謂是眼光獨當。

還是斯坦福大學研究所學生時,貝托爾斯海姆設計出一種“三個百萬”的小型圖形計算機,稱作圖形工作站(Graphic Work Station),或者 SUN 工作站。這“三個百萬”是指每秒一百萬次的運算速度、一百萬位元組的記憶體和一百萬像素的圖形顯示器。1980 年,SUN 工作站得到了美國國防部進階研究計劃局的支援,開始被用于研究項目。值得一提的是,SUN 的名稱來由其實是斯坦福大學校園網(Stanford University Network)的首字母縮寫。

貝托爾斯海姆說服其他公司生産這種工作站,但遭到了冷遇。是以他便于 1982 年和斯科特·馬可尼裡(Scott McNealy)等斯坦福畢業生從學校出來創辦了太陽微系統公司(SUN 公司)。同年,他們成功地獲得了第一筆風險投資。由于當時市場上很少有專注于工作站的公司,SUN 公司成立後迅速發展,成為矽谷備受矚目的新興計算機公司。

1985 年,SUN 公司開發了最初的 SPARC 精簡指令集(RISC)處理器,使性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1986 年,SUN 公司首次公開招股。兩年後,公司的銷售額達到了 10 億美元。貝托爾斯海姆建立了一個代号為 UniSun 的項目,為教育市場設計一種小型、廉價的台式電腦。這個産品系列也非常成功,被認為是給 SUN 公司開辟了市場。

曆史上的今天:“計算機之父”争奪戰;Microsoft Excel 誕生;百度推出百度地圖

圖源:維基百科

到 1995 年,SUN 公司已經成為一個計算機行業的巨頭。貝克托爾斯海姆急流勇退,選擇了離開。随後他成立了一家名為 Granite Systems 的公司,專注于開發高速網絡以太網交換機。僅僅一年後,該公司就被思科公司以 2.2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擁有該公司 60%股份的貝赫托爾斯海姆是以發了大财。

1998 年 9 月,此時手裡有一筆錢的貝托爾斯海姆向當時正在建立谷歌的拉裡·佩奇和謝爾蓋·布林投資 10 萬美元。當時,谷歌甚至還沒有成立。有傳言說貝托爾斯海姆是 Google 這個名字的最初發明者,後來被證明是不真實的,但他确實在谷歌的早期給予了很大幫助。

到了 2001 年,此時的 SUN 公司,不僅人數規模、市場估值、辦公面積遠不能和八十年代相比,人才都走了、辦公樓也賣了、股票一落千丈,而且徹底退出了 IT 領域霸主之争。SUN 公司從 1982 年成立到 2000 年達到頂峰用了近二十年時間,而走下坡路隻用了一年,足以令經營者為戒。

2000 年,貝托爾斯海姆因其對計算機工作站和高性能網絡交換的貢獻而被選入國家工程院。2012 年,貝托爾斯海姆被 IT 專業人士選為過去 20 年中對伺服器創新貢獻最大的人。2013 年,他被評為開放伺服器/開放存儲峰會上兩位傑出的開放計算創新上司者之一。根據福布斯網站的報道,貝赫托爾斯海姆在去年擁有 70 億美元的身價。雖然是全球公認的超級富豪,但貝托爾斯海姆說:“我工作和努力工作的動力從來都不是為了錢。我的動力是開發更好的産品來解決重要問題”。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1985 年 9 月 30 日:微軟釋出 Microsoft Excel 的第一個版本

Microsoft Excel 是 Microsoft 為使用 Windows 和 Apple Macintosh 作業系統的電腦編寫的一款電子表格軟體。直覺的界面、出色的計算功能和圖表工具,再加上成功的市場營銷,使 Excel 成為最流行的個人計算機資料處理軟體。在 1993 年,作為 Microsoft Office 的元件釋出了 5.0 版之後,Excel 就開始成為所适用操作平台上的電子制表軟體的霸主。

曆史上的今天:“計算機之父”争奪戰;Microsoft Excel 誕生;百度推出百度地圖

圖源:維基百科

1982 年,Microsoft 推出了它的第一款電子制表軟體 Multiplan,并在 CP/M 系統上大獲成功,但在 MS-DOS 系統上,Multiplan 敗給了 Lotus 1-2-3(一款較早的電子表格軟體)。這個事件促使了 Excel 的誕生,正如 Excel 研發代号 Doug Klunder:做 Lotus 1-2-3 能做的,并且做得更好。

1983 年 9 月,微軟最高的軟體專家在西雅圖的紅獅飯店召開了 3 天的“頭腦風暴會議”。比爾·蓋茨宣布此次會議的宗旨就是盡快推出世界上最高速的電子表格軟體。

最終,Microsoft Office 的 1.0 版本在 1985 年的今天成功推出,而最初的運作是在蘋果電腦的 Macintosh 平台之上。Microsoft Office 自從推出文字處理、電子表格以及示範稿制作的軟體後,直至近年一直居于上司地位。

而 Excel 先前的對手:Lotus 1-2-3,也敗在了微軟的作業系統攻勢之下;Lotus 1-2-3 遲遲不能适用于 Windows 系統,到了 1988 年,Excel 的銷量超過了 Lotus 1-2-3,使得 Microsoft 站在了 PC 軟體商的領先位置。這次的事件,促成了軟體王國霸主的更替,Microsoft 鞏固了它強有力的競争者地位,并從中找到了發展圖形軟體的方向:捆綁作業系統。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2005 年 9 月 30 日:百度推出百度地圖

曆史上的今天:“計算機之父”争奪戰;Microsoft Excel 誕生;百度推出百度地圖

圖源:維基百科

百度地圖在 2005 年 9 月 30 日正式上線,它的品牌概念是“科技讓出行更簡單”。百度地圖具備全球化地理資訊服務能力,包括智能定位、POI 檢索、路線規劃、導航、路況等。如今,百度地圖已經發展成為國内領先的網際網路地圖服務商。

百度地圖雖然在 05 年就上線了 PC 端,但實際上到了 2011 年才正式上線 Android、iOS 用戶端;伴随着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百度把 AI 語音最先用到了自己的用戶端裡,目前百度地圖 90%資料生産環節已實作 AI 化,智能語音助手累計使用者數突破 4 億 ,并上線了全球首個地圖語音定制功能。如今看來,AI 語音的優勢也為百度地圖在導航領域的競争拿下了最後一個關鍵點,暫時領先于同行。

讨論百度地圖必然離不開它的一大同行:高德。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之間的争鬥持續了很久,并且這期間弱勢方一直在不停地變換。在最初的時期,百度地圖一直領先于高德地圖,直到 2014 年 2 月,阿裡巴巴全資收購高德,高德從此有了一個龐大的靠山,局勢直接反轉。在阿裡巴巴的護航之下,重新出發的高德沒有盈利壓力,開始在産品層面發力,專注做一張好地圖,試圖通過強化使用者體驗來獲得更多使用者認可。

不過,随着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百度地圖又變回了優勢的一方;AI 的強大讓百度地圖的定制語言和線路優化得到了強化,許多人為了更強大的定制語言開始重新選擇百度地圖。當然,阿裡雲的資料庫也不是吃素的,高德地圖下一步會做出什麼舉措?讓我們拭目以待。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2009 年 9 月 30 日:微軟釋出了防毒軟體 MSE(Microsoft Security Essentials)

Microsoft Security Essentials (簡稱 MSE)是一款由微軟(Microsoft)公司收購一家反病毒軟體廠商開發的免費防病毒軟體。該軟體曾可以為最新的 Windows 系統提供保護,使其免受病毒、間諜軟體、rootkit 和木馬的侵害。在 MSE 最後的版本裡,僅為 Windows 7 的正版系統提供服務,不支援正版 Windows 2000、XP、Vista。

MSE 于 2009 年 9 月 30 日正式推送 1.0 正式版。如今,用着 Windows 系統的人想必都對系統自帶的 Windows Defender 十分熟悉,而 MSE 便是 Windows Defender 的老前輩,直到 Windows 7 不再受支援才正式退役,在 2020 年 1 月 14 日壽終正寝。

曆史上的今天:“計算機之父”争奪戰;Microsoft Excel 誕生;百度推出百度地圖

圖源:維基百科

Microsoft 曾于 2006 年 5 月推出了集所有功能于一身的服務——OneCare 安全軟體,但其僅能勉強占據日趨飽和的個人電腦安全市場 2% 的份額,而且也未能通過多項病毒測試。OneCare 已于 2009 年 6 月停止開發,而 MSE 便是 OneCare 的繼任者。

2008 年 11 月 18 日,微軟公布了一個全新的産品線:專注于輕量化的免費家用防毒軟體“Morro(小山丘)”。按照當時的說法,它主打低占用、功能簡單的基本殺毒需求,專為那些買不起或者不願意安裝傳統防毒軟體的使用者服務,“不會和傳統殺軟構成競争”。半年之後,“Morro”以 Microsoft Security Essentials 的名義正式釋出,在 2009 年 6 月 25 日推出了第一個 Beta 版本。

起初,MSE 靠着免費、界面簡潔和殺毒迅速占領了防毒軟體市場約 2%的份額。但在當時的老牌殺軟廠商們看來,MSE 似乎并不會對自己造成什麼威脅。比如說時任賽門鐵克諾頓工程副總裁的延森·梅格思(Jens Meggers)就認為 MSE“非常平庸、缺乏特色”,他的同僚湯姆(Tom Powledge)則指出 MSE 僅有基本殺毒功能,認為那些 MSE 的使用者“應該注意自己隻受到了怎樣的保護”。而卡巴斯基和邁克菲兩家的高管則異口同聲地相信 MSE“因為市場佔有率太小,注定不會被微軟作為重點産品”。

在上面的那篇關于 Microsoft Excel 的文章,我們已經提到了微軟的最大優勢:作業系統。曾經普遍不被同行看好的微軟 MSE 卻在 2018 年以 15.3% 的市場佔有率成為全球第一大防毒軟體,顯然,這次也是得益于 Windows 預安裝的優勢。不過,MSE 也是有着自己獨到的優點的:它除了真正檢測到病毒的時候之外,幾乎不會彈出任何無用的提示框來打擾使用者,作為防毒軟體,這一點直到今天也難得可貴。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2013 年 9 月 30 日:微軟 MSN TV 正式關閉

曆史上的今天:“計算機之父”争奪戰;Microsoft Excel 誕生;百度推出百度地圖

圖源:維基百科

MSN TV 是首批通過電視機提供網際網路通路服務的互動式電視服務之一,微軟于 2013 年 9 月 30 日關閉互動式電視服務 MSN TV。作為最早的網際網路電視産品之一,MSN TV 原來的名字是 Web TV,類似于 Google TV,MSN TV 包括一組裝置連接配接電視的硬體裝置,機頂盒、鍵盤和遙控器,提供電視服務以及上網功能,它允許使用者使用撥号數據機通路電子郵件和網際網路。

1996 年,Web TV 由著名網際網路企業家 Steve Perlman 創立,他早年曾在蘋果公司上司開發了 QuickTime,後又擔任雲遊戲公司 OnLive 的創始人、Rearden 的創始人兼 CEO。在當時,“網際網路 + 電視”是一個非常超前的概念,早了 Google 近 15 年。

1997 年,微軟斥資 5.03 億美元收購了 Steve Perlman 的公司。2001 年,微軟重新包裝了這一品牌,将 MSN Messenger 和 Hotmail 服務融入其中,并将其易名為 MSN TV。然而,随着越來越多人放棄撥号上網的方式,MSN TV 的使用者日益流失。據稱,在此期間,MSN TV 的不少成員也被整合進了 Xbox 團隊。

然而,這個微軟吃下的“剩飯”如今卻成為其他網際網路公司的追捧的焦點。蘋果一直有意進軍電視領域,而在大洋彼岸的中國,一場由網際網路機頂盒掀起的 IPTV 熱也正在重塑傳統的電視行業。當然,微軟并沒有放棄電視機機頂盒業務,隻是把重點寄托于 XBox 身上。在新一代遊戲機 XboxOne 釋出會時,微軟已經有意弱化這一産品單一的遊戲屬性,而強化了電視、社交等家庭娛樂功能。

【歡迎投稿】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計算機科學發展至今,有許多至關重要的事件、人物,歡迎所有朋友一起共建「曆史上的今天」,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