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直挂雲帆濟滄海,網易數帆助企業角逐雲原生新時代

作者:科技talk

近年來,雲原生逐漸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基礎,但企業如何建立雲原生業務的戰略,建構一體化全棧雲原生平台,一直是一個難題。

為了幫助企業解決這一難題,網易數帆從微服務到DevOps,從容器雲到中間件,已經為企業建構起一個雲原生數字底座,以幫助企業更加便捷地落地雲原生,為數字化轉型提供有力支撐。但對于企業來說,建構雲原生平台隻是過程,不是目的;企業最核心的訴求是以雲原生為基礎,快速建構滿足企業發展需要的各種軟體系統,進而助力業務創新發展。

直挂雲帆濟滄海,網易數帆助企業角逐雲原生新時代

網易數帆雲原生及低代碼産品線總經理陳谔

正因為如此,在日前舉辦的2022 網易數字+大會上,網易數帆基于微服務和低代碼,全新推出了以資産為中心的軟體生産力模型和技術方案。對此,網易數帆雲原生及低代碼産品線總經理陳谔表示,軟體生産力新模型旨在幫助企業沉澱内部标準化的原子服務與資料,形成可組裝的業務資産,并采用組裝的開發方式快速進行創新業務生産和傳遞,雲原生底座則為服務運作提供保障。

從幫助企業搭建雲原生技術底座,到助力企業與時俱進實作雲上軟體創新,網易數帆正在成為支撐業務高速發展的新引擎。

黃金時代開啟,企業該如何擁抱雲原生?

自2006年肇始,雲計算發展至今已逾16年。在此過程中,企業借助雲計算應用實作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行業共識。但相比較“遷移上雲”,企業更希望直接在雲上建構核心業務系統,由此,“雲原生”逐漸成為驅動企業業務增長的重要引擎。

在Gartner釋出的2022年十二大戰略技術趨勢中,雲原生平台赫然在列。Gartner認為,為了真正能夠在任何地方提供數字能力,企業必須放棄熟悉的“直接遷移”并轉向雲原生平台。Gartner預測,到2025年,雲原生平台将成為95%以上的新數字化計劃的基礎,而2021年這一比例還不到40%。

由此可見,未來三年,中國雲原生實施的步伐和速度将會全面爆發,雲原生将引領下一個黃金雲時代。對于企業來說,借助雲原生應用,企業可以更好地利用雲計算優勢,充分釋放雲計算的技術紅利,讓業務更靈活、成本更低,同時可伸縮、更靈活。

正如陳谔所說,雲原生本質上解決了企業的業務問題,尤其是那些有一定敏态疊代需求,又有一定複雜度的業務,雲原生可以更好地滿足業務演進和變化的需求。事實上,在網際網路這樣的數字原生企業,雲原生一直存在;如今,網際網路企業通過将這些能力标準化,并開放出來,正在幫助更多的企業實作雲原生的落地,網易數帆便是如此。

盡管雲原生已經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共識,但傳統企業要實作雲原生落地也并非易事。在陳谔看來,由于雲原生技術較新、較為複雜,一家企業從傳統IT技術棧切換到雲原生技術棧過程中,傳統的運維習慣、工具鍊等都會遇到比較大的挑戰。

專業的事,還是要交給專業的人做。面對雲原生應用帶來的新挑戰,企業探索雲原生落地之道時,與其自己去建構各種工具,不如通過與網易數帆這樣具有成熟落地經驗的專業企業合作,借助其工具平台、最佳實踐等,推動雲原生的建設,這不僅可以降低試錯成本,也能大大縮短企業落地雲原生的時間。

直挂雲帆濟滄海,網易數帆助企業角逐雲原生新時代

打造全棧服務,讓企業從容建構雲原生

從2016年網易正式宣布進軍ToB企業服務市場,并推出網易雲品牌;到2020年網易雲更名網易數帆,過去6年間,網易數帆持續增強自身在雲原生等領域的服務能力,并逐漸形成了包含微服務、DevOps、中間件、低代碼等在内的一系列産品和解決方案,并在此基礎上打造了以資産為中心的軟體生産力模型和技術方案。

在微服務層面,網易數帆輕舟微服務可以幫助企業從單體架構平滑演進到微服務乃至服務網格架構。本次大會上,網易數帆釋出了服務網格2.0GA版本更新,陳谔表示,該版本核心包括異構納管、平滑演進、可觀測性增強等技術,即對經典微服務架構和遺留系統,即便是采用不同程式設計語言開發的,也可以進行統一管理,并且原有系統不需改造就可以無縫互相調用。此外,覆寫請求狀态、調用鍊路、流量趨勢的可觀測性則是複雜網格架構下高效診斷、定位線上問題的保障。這些能力,對于企業落地微服務都極為重要。

在中間件層面,網易數帆聚焦中間件穩定性治理,全新推出了中間穩定性管控産品,可提供巡檢和輔助定位能力,能夠自動進行中間件的管理、故障定位、穩定性巡檢、故障自愈等問題。中間穩定性管控産品基于網易内部中間件穩定性治理實踐,不僅将超過300條運維經驗傳遞給使用者,還通過“知識引擎”能力,幫助業務建立“發現問題->分析整改->将沉澱經驗加入檢查避免同類問題->發現新問題”的“穩定性改進循環”。

在高可用層面,網易數帆在支撐業務“兩地三中心”部署架構解決方案的基礎上,通過輕舟微服務提供資源感覺、區域路由、增強多中心應用監控等産品化能力,通過輕舟中間件提供資料複制、叢集聯邦等産品化能力,并在此基礎上結合 API 網關流量排程、多活管控服務等能力,新推出異地多活解決方案,幫助客戶業務進行多活改造。

由此看來,網易數帆在雲原生領域從一開始就聚焦在如何幫助企業落地雲原生上,并推出了一系列産品和解決方案,以幫助企業實作向雲原生技術棧的平滑過渡;不僅如此,網易數帆還更加關注穩定性治理、高可用等企業級特性,畢竟對于金融、能源、制造等行業來說,雲原生的穩定性對企業業務的影響很大。

直挂雲帆濟滄海,網易數帆助企業角逐雲原生新時代

在此基礎上,為了幫助企業更好地橋接雲原生底座與業務價值,網易數帆結合低代碼的發展,全新推出的以資産為中心的軟體生産力模型和技術方案,與Gartner此前提出的可組裝業務能力(PBC)及經典的DDD(領域驅動設計)理論一脈相承,可以為企業提供服務內建、編排能力、軟體資産管理能力等,也可以通過輕舟低代碼平台形成可複用的低代碼資産,幫助企業建設以資産為中心的軟體生産力解決方案,進而快速組裝和傳遞數字化業務。

陳谔強調,未來,網易數帆在雲原生、低代碼産品持續演進的同時,也将不斷完善軟體生産力模型方法論和工具平台,讓數字化業務的建構不再受限于專業開發資源,讓行業創新不再有技術門檻。

紮根開源、突破金融,支撐行業數字化轉型

輕舟雲原生平台的成長,得益于其在行業場景下的打磨,如前文所述的高可用,正是金融業務系統的命脈所在。網易數帆分享了某金融客戶基于輕舟雲原生平台實作兩地三中心到異地多活架構演進的案例,整個架構演進涉及架構設計、業務梳理、業務改造、并行驗證、故障演練、流量調撥和測試回歸等關鍵步驟,包含了接入網關路由/轉發、計算拆分等關鍵技術,難點極多。

金融業務支撐能力的挑戰,被網易數帆視為技術儲備和建設經驗積累的機會。功夫不負有心人,輕舟雲原生平台應用多活技術通過中國信通院首批應用多活先進級認證。而能力突破帶來的好處也顯而易見,該平台已然在金融行業的衆多核心業務場景中落地,如從小型機向分布式架構遷移、國産信創适配、個貸業務交易安全、生态繳費業務高可用保障等。

事實上,憑借在雲原生領域的持續創新,網易數帆已經赢得了衆多行業客戶的青睐,截至目前,網易數帆已服務浙商銀行、浙江大華、華能集團、中國郵政等行業标杆客戶。陳谔透露,其中包括了兩家國有四大行、十餘家金融百強企業。今年,申萬宏源證券雲原生業務中台案例入選中國信通院雲原生最佳案例,再次證明了其行業先進性。

某股份制銀行通過與網易數帆合作建設雲原生基礎技術支撐平台,不僅避免在基礎技術能力上重複建設、各自維護帶來的人力成本增加、研發效率受限等問題,還為應用系統建設提供按需使用、靈活伸縮的能力,使得應用系統在建設中僅需關注業務需求的實作,大幅提升了應用傳遞效率和應用大規模擴充能力。

中國郵政借助網易數帆輕舟産品建構的企業級技術中台,提升了整個技術中台的服務治理能力,全鍊路追蹤能力,統一網關能力;解決了分布式服務帶來的開發、運維等問題,改善了服務度量和可觀察性,為助力中國郵政“智能+”業務轉型注入了新動能。

華能集團基于網易數帆輕舟産品及服務建構起集團統一的技術中台,在應用的服務管理、研發流程管理、自動化運維體系建設等方面形成了集團統一的标準,既讓應用之間的資訊互通更加高效,為前端業務提供了靈活支撐,也為業務提供了穩定性支撐以及自動維護等能力,大大提升了集團整體的資訊化水準。

網易數帆滿足企業客戶數字化轉型需求的“内功”,則來自于團隊對開源技術路線的堅持。網易數帆作為CNCF會員,積極推動Kubernetes、Harbor、Envoy、Istio、Prometheus等雲原生标準推廣及社群生态完善。在去年的網易數字+大會上,網易數帆就釋出了圍繞雲原生生産落地的自主開源計劃。

陳谔表示,雲原生領域的一些基礎軟體,都是行業通用型服務,這些基礎軟體應該更多擁抱開源;對于網易數帆來說,基礎軟體的開源,不僅可以增強自身與開發者和企業客戶的連接配接,也能借此機會與客戶進行深度溝通,加速雲原生在企業的落地。

在過去一年,網易數帆在雲原生社群累計合入貢獻300多個PR,超30000行代碼通過全球頂尖工程師的“法眼”,還在服務網格核心社群——Envoy社群培養了國内第一位Maintainer。此外,今年初,網易數帆還與中國工商銀行聯合開源了雲原生可觀測資料采集的Agent Loggie項目,目前該項目也已經進入國内頭部公有雲産品生态。

目前,雲原生的價值已經在衆多行業和企業中得到印證,雲原生發展的黃金時代已經來臨。伴随着雲原生進入大規模産業應用推廣階段,企業對雲原生的技術和應用也将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而對于網易數帆來說,從持續推動雲原生技術平台更新,到通過開源推動生态的不斷完善,網易數帆針對雲原生領域的深耕,一直圍繞着如何幫助雲原生在更多行業、更多場景中迅速落地;是以,在雲原生快速發展的新時代,網易數帆也将展現出新的更大作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