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走重資産的公有雲模式,網易數帆也盯上數字資産

作者:钛媒體APP
不走重資産的公有雲模式,網易數帆也盯上數字資産

汪源經常被問到一個問題,網易數帆的差異化在哪裡?作為網易杭州研究院執行院長網和網易數帆總經理,他所帶領的網易數帆是網易To B體系的主要力量。

網易數帆并不走重資産投入的公有雲模式,而是集中在偏PaaS的基礎軟體這一層,這或許是其綜合考慮後選擇的差異化發展路徑。不斷探索過程中,钛媒體App了解到,網易數帆也在尋找一條簡潔的數字化方法論,因為市面上的數字化方法論紛繁複雜,數字化沒有公認的成功标準,以至于企業陷入到各種各樣的誤區當中。

網易數帆近期内部首次提出“數字資産”的概念,并将其解構為軟體資産、資料資産與智慧資産三大組成部分,作為衡量企業數字化水準的核心名額。

數字化中期“陷阱”

在早期數字化階段,企業通常是以點狀應用場景驅動轉型,當數字化蔓延到多個部門、多個場景,從試驗性質到深度探索的中期,企業都會關注建立長期數字資産的方式,以及相比對的營運和管理機制。

波士頓咨詢Platinion董事總經理陳果表示,2018、2019年,大多數企業都在談數字化平台的規劃、靈活轉型、DevOps等,國内在講中台,國外企業談怎麼樣向雲平台轉型,思路大緻相同。

到2020年疫情前後,情況發生了一些變化,大家開始關注資料。平台能力建設是長時間的事情,并且更加技術,企業希望通過資料的流轉,讓已經建設的資訊系統産生在短期内産生收益。

而從2021年開始,企業的關注點又在發生變化,去年到今年談的最多的是ERP、CRM,都在談核心系統,ERP核心供應商2025年有個産品停服的變化,是以很多公司迫于時間壓力更換核心系統。也正是此時,很多企業發現在數字化領域折騰了半天,最基礎的核心系統還沒做好。

“企業資訊系統的建設過程,是先做核心系統,做好核心系統,把資料品質搞好之後再去用數,用好數之後再去建立雲平台、建立數字化平台,這是企業的數字化建設過程。”陳果提到。

“但在過去4、5年時間,市場熱點是倒過來的,是先談怎麼搞平台,平台概念炒熱之後再來看資料,最後看核心系統。這說明在整個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當我們想象得很好的時候,一定會碰到現實的陷阱和落差”。

不走重資産的公有雲模式,網易數帆也盯上數字資産

網易杭州研究院執行院長、網易數帆總經理汪源

汪源也表示,2020年,網易數帆設立了一個務實的目标,希望通過技術和服務的形式,幫助企業去提升數字生産力,大緻從軟體、資料和智慧三個方面,但是還沒有形成一個清晰可實施的方法論。

直到網易數帆和超過300家行業中大型客戶達成比較深度的合作,覆寫了超過10個以上的行業,網易數帆發現僅有技術是不夠的,在技術之外客戶需要服務的能力,通過深度服務客戶的過程,網易數帆積累出了自己的數字化認知。

以數字資産衡量企業數字化水準

網易數帆認為,數字資産的豐富程度,可以成為一個企業數字化水準的衡量标尺。企業所有的數字化動作一定都需要去建設某些數字資産,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可能又要充分地利用已有的企業數字資産。

據觀測,越來越多的客戶都在建立資料門戶之類的平台,進而盤點自己的資料資産,并對其營運和管理。

在網易内部,像網易雲音樂等平台也早就做了資料門戶。關注數字資産的目的,就是讓要其易于使用,容易管理,并且保證資産的高品質,呈現資産的高價值。

“我們希望通過聚合網易數帆在基礎軟體領域的全線能力,充分激活企業軟體生産力、資料生産力與智慧生産力,沉澱出更加易管理、易使用、高價值、高品質的數字資産,與有形資産共同形成互相促進的增長閉環,為企業構築堅實的技術護城河。”汪源表示。

不走重資産的公有雲模式,網易數帆也盯上數字資産

網易數帆也釋出最新的數字化轉型方法論,分别為由軟體資産生産、軟體資産營運、業務應用組裝、業務運作支撐組成的軟體生産力模型,以資料技術、資料資産、資料應用、資料營運為核心的資料生産力模型和結合AI算法技術、智慧資産、智能應用的智慧生産力模型。

具體來看,在每個層面,網易數帆的産品都是從相對底層基礎軟體往上走,離業務價值比較近的低代碼、BI,最底層比較接近資料存儲、計算,在中間層是資料治理、資産的管理。

例如軟體生産力的模型,網易數帆把面向靈活IT的相應軟體工程、已有優秀的技術成果做融合,并且理清楚互相之間的關系,最核心的領域驅動設計、微服務技術、PBC等,實作組裝式的業務創新。

再如資料資産,過往有完全并行的兩條路,一條是建設數倉搞BI,稱為開發路徑,另外一條是搞資料治理,很多企業都是先建設,建設的時候沒有太考慮治理,建設完之後再進行治理,治理和開發是脫節的,是以導緻每次治理都是運動式的治理,這也是資料領域最大的一個問題。

網易數帆把資料開發和資料治理融合在一起,進而實作在開發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同步做到資料治理,以資料标準産品為例,資料标準定義了資料的取值範圍、資料安全方面的特性、資料的類型,如果資料标準跟資料品質相結合,就能夠自動生成集合規則,進而在資料測試階段就能看到資料品質的報告,線上上持續運作的階段還能收到資料品質的告警,資料标準與安全中心結合,就能得到一個資料的安全等級,能夠得到它的加密、脫敏的規則。

網易數帆的差異化

汪源表示,從數字化轉型來看,客戶可能分兩類,我們希望客戶走一個中間路線,不要“太左”也不“太右”。有些客戶會太左,一直在做類似于像咨詢、頂規等設計,導緻項目遲遲不落地,或者落地會産出一個首期就特别龐大的項目,服務商做項目互動難度很大,而且産出不太可見。

另外一些客戶可能過于直接,不停地搞點狀應用,不斷在做分散工作,容易出現不同系統資料口徑不一樣,中間名額層不一樣得問題,每次建設都從比較基礎的層面開始建立,留下很多隐患。

不走重資産的公有雲模式,網易數帆也盯上數字資産

圍繞三大生産力,網易數帆提供的都是通用的技術能力,它的好處是能跨行業支撐很多不同應用場景,相應不足是針對某個特定行業和場景,應用側能力沒有那麼簡單直接。

據了解,網易數帆90%以上都是直銷客戶,并且都是大客戶,小客戶更關注引入一套業務側的系統來滿足業務需求,網易數帆置于後方提供PaaS平台能力,中小客戶一般沒有平台能力的直接需求,是以網易數帆拓展了應用合作夥伴,比如和樹根互聯在工業網際網路合作。

此外,網易數帆的産品技術非常強調開源開放,開源是産品建構在開源的主流技術基礎之上,當然如果是開源社群沒有相應很多技術儲備的時候,網易數帆也自主發展了一些開源項目,再推送開源産品,比如今年8月份釋出了Artic流式湖倉的開源技術。

“我們的産品體系不是必須通過一個全家桶式的安裝,而是可以分解開來的,客戶根據需求采納其中的一部分,可以跟雲廠商、信創廠商等都能很好銜接”,汪源說。

同時網易數帆也首次對外釋出聚焦生态建設的揚帆計劃,面向更加豐富的垂直行業與管道夥伴,通過産品內建和認證方式共建聯合解決方案與行業應用,提供了對應的激勵政策,計劃在未來的3-5年内,實作對200家以上的合作夥伴的深度賦能,共同打造100個以上的行業标杆案例。

在钛媒體App看來,網易數帆是相對有特色的一家技術廠商,不疾不徐,不斷跟随形勢變化找到市場定位,并利用外部力量補全自己的商業版圖。(本文首發钛媒體APP 作者 | 張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