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計數MSA分析流程與案例講解

作者:經略顧問
計數MSA分析流程與案例講解

經略顧問,搭建企業線上商學院,一站式解決企業全年教育訓練計劃

大樣法分析

測量系統分析中的“重複性和再現性研究”,主要有以下兩類方法。

1. 均值極差法,又稱“大樣法”。均值極差法計算簡單,适合用EXECL等電子表格軟體進行簡單的編譯。

2. 方差分析法,又稱ANOVA方法。方差分析法分析更細緻,可以更精确的估計變異情況,并且可以從實驗資料中獲得更多的資訊。但是計算複雜,使用者需要具有一定的統計知識來解釋結果。

兩類分析方法的主要差別在于:對測量系統變異的分解程度不同。

均值極差法,可以将測量系統變異分解成兩部分1. 重複性變異2. 操作員的再現性變異。

方差分析法,可以将測量系統變異分解成三部分。1. 重複性變異2. 操作員的再現性變異3. 操作員和部件互相影響的再現性變異。

方差分析法的結果多了一項,就是“測量員”和“部件”的“互相影響”,在統計上,我們稱為“互動作用”。而均值極差法是不能分析“互動作用”的。\n\n通常,采用EXECL表格形式進行重複性和再現性分析的,基本都是采用“均值極差法”;而采用統計軟體進行分析的,都是采用“方差分析法”。兩種方法的結果,在一定條件下基本相同,而在某些情況下會存在較大的差異。

計數MSA一般針對隻判合格與不合格的測量系統進行分析,如針規、外觀檢驗、導通檢測等。結果沒有測量的資料,隻有合格與不合格。特别注意以下幾點:①要盲測;②樣品要有代表性,合格、不合格、模棱兩可三種樣品都行;③檢測員要教育訓練合格;④檢測儀器要校準合格。

1.1 大樣法分析流程

第一步:找到三個現場合格檢驗人員A、B、C,選取50個樣品,其中1/3不良品,1/3良品,以及1/3有争議的産品。

第二步:讓A、B、C三個檢測員先測量第一次,記錄在計數GRR分析表上,然後再第二次及第三次。注意:檢測員不能知道上次的測量結果及别人的檢測結果。

第三步:觀察資料,KAPPA值要≥0.75,有效率≥90%,漏檢率≤2%,錯檢率≤5%。

注:漏檢率指不良品沒有檢出,錯檢率指良品當作不良品控制。

表大樣法分析

計數MSA分析流程與案例講解
計數MSA分析流程與案例講解
計數MSA分析流程與案例講解
計數MSA分析流程與案例講解
計數MSA分析流程與案例講解

從以上資料可看出,A與C的KAPPA值達不到0.75,可能因為兩個人的檢測方法有問題,需要進行改善。A和C的有效性小于90%,漏檢比較多,不良品流失嚴重。是以,需要對A、C兩個檢測員進行标準樣品教育訓練,嚴控檢驗标準。總而言之,上面的測量系統是不合格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