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6号,由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信通院)主辦的“精益軟體工程大會”成功舉辦
在引入雲計算變革軟體工程的同時,也為其帶來了新的挑戰。如何在保障軟體應用品質的前提下,盡可能地提升軟體研發效能、以效能驅動效益、最大化企業價值,成為雲時代軟體工程不可忽視的急迫問題。為促進新一代軟體工程品質保障與效能提升技術的創新發展,交流業内先進經驗,推廣軟體質效(品質&效能)優秀實踐,提升國内軟體質效應用平台建設水準,中國信通院聯合雲上軟體工程社群開展了首屆“軟體質效領航者”優秀案例評選活動。
本次案例評選對國内一批成熟度高、具有示範标杆作用的優秀軟體質效實踐案例進行了調研和評選,包括前期宣傳、企業申報、評委會初審及專家評審四個環節,最終有10個軟體質效體系建設優秀案例、9個軟體質效技術創新優秀案例脫穎而出,覆寫網際網路、軟體、銀行、信托、證券、汽車制造、電子、通信等行業和領域。
一、企業介紹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作為中國汽車行業三大集團之一,是中央直管的特大型汽車企業,現有總資産5377億元,員工超13萬名。主營業務涵蓋全系列商用車、乘用車、新能源汽車、軍車、關鍵汽車總成和零部件、汽車裝備以及汽車相關業務;2021年汽車銷售量達327.5萬輛,位居國内汽車行業前三位;銷售收入超過6000億元,位居世界500強第85位、中國制造業500強第9位。
二、建設案例介紹
随着東風集團數字化轉型工作的持續開展,新能源汽車和網聯汽車等數字業務領域已經得到充分的開展和逐漸的落地,但相較于傳統應用開發,新型數字業務研發工作存在較大跨度的變化,複雜異構的技術體系、愈發頻繁的業務變更、精細化不足的傳遞管理、百倍增長的運維需求逐漸形成軟體質效體系建設的四大難關。
1、建設方案
東風集團根據過往的改革經驗,深知全集團的軟體質效體系轉型難以一蹴而就。為順利推動DevOps轉型,東風集團與騰訊和嘉為藍鲸達成戰略合作意向,希望通過騰訊和嘉為藍鲸多年來在DevOps垂直領域深耕的充足技術能力和豐富實施經驗,為東風集團數字業務的未來發展态勢提前搭建好DevOps能力體系。
基于東風集團DevOps建設方向标的指引下,嘉為藍鲸在東風集團DevOps平台打造、人才賦能、組織改革和流程規範等次元進行精細化建設,逐漸推進DevOps能力體系的落地,為東風集團建構企業一站式的DevOps實踐流程、業務規範及工具平台,提供從“需求→開發→測試→部署→營運”端到端的工具鍊和技術支撐,同時将架構演進、靈活研發、持續內建和持續傳遞等DevOps先進理念引入到東風集團,完成試點項目的成功落地,最終實作全集團推廣的戰略任務,為東風集團強化研發管理、規範研發過程、提升研發效率和降低研發成本,增強東風集團的整體業務創新能力。

圖 :DevOps建設之路
2、最佳實踐
選擇「智能助手」作為DevOps最初的試點項目之一,一方面是由于其業務先進性,更需要靈活轉型來加快應用傳遞,快速驗證業務價值;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其原有的業務研發模式在東風集團内部非常典型:完全的傳統瀑布研發模式,産品規劃統一由集團負責,而研發工作則由服務商承接,在傳遞靈活性上天然存在組織上的隔斷。是以對于相同運作模式下的其他研發團隊而言,「智能助手」的轉型過程和改革成果具有相當大的參考價值,能為IT組織轉型提供最佳實踐案例參考。
1)改革核心點
「智能助手」項目由集團負責産品規劃,再由服務商承接研發工作,這一組織管理模式目前不可更改。是以根據東風集團的實際業務情況,可以将本期DevOps轉型項目的改革核心點高度概括為:加強集團對服務商的管理,保障好需求和傳遞的一緻性,讓研發業務不偏離正軌;提升服務商的傳遞效率,更好更快完成業務傳遞。
在與東風集團明确了本期DevOps改革需要為實際業務帶來的核心價值後,嘉為藍鲸進一步為其梳理和歸納了目前「智能助手」産研項目中的存在問題:
VSM價值流不可視,研發過程不可控
工程能力自動化弱,傳遞過程不順暢
明确了真正的業務需求和目前的存在問題,再來思考如何推進項目DevOps轉型時,試點項目的改革方向和改進政策就不會再局限于照搬網際網路模式,而是走出真正屬于東風自己的道路。
2)針對性改革
針對「智能助手」在集團管理流程和産研工作流程的當中存在的問題,嘉為藍鲸專家團隊經過深刻研究和反複探索,為其打造出目前最可行的DevOps轉型路徑。
a.産研流程重塑,拉齊(集團)管控與(項目)能效的共識
根據「智能助手」的實際業務情況,嘉為藍鲸為其量身定制“需求穩态,傳遞敏态”的研運模式。即在本期内先不改變集團以項目制管理研發工作的模式,整體業務需求仍舊由SOW(工作說明書)進行定義,大體上的業務需求源頭呈穩态,在此基礎上,将原有瀑布式的産研流程進行重塑和優化。
圖 :産研過程重塑
b.以精益生産為核心的管理模式
由集團管理層推動的DevOps改革,大幅提升了「智能助手」服務商對研發管理的意識和積極性,盡管相比起網際網路企業的DevOps産研模式,東風集團和服務商(項目團隊)之間依然多了一道組織上的“隔斷”,暫時還不能一舉打破,但在圍繞精益生産進行管理轉型的問題下,「智能助手」仍然根據目前業務情況交出了不錯的答卷。
c.以價值傳遞為核心的研發流程
研發全過程管理:
将原有散落的工具鍊替換成嘉為藍鲸DevOps平台,整合研發全過程,保障需求到傳遞的一緻性。
自動化能力提升:
将原來自動化能力低下的開源工具,更換為性能更佳的商用流水線(嘉為藍鲸CCI持續內建),輕松完成持續內建與持續部署,提升價值傳遞效能。
兼顧效率和管理的開發分支管理:
将原有繁重的GitFlow分支管理模型進行替換,選用AoneFlow模型。每當有新研發需求時,從目前主幹分支拉取一個特性分支,多個特性分支可同步開發,到達釋出節點時,再根據不同的環境合并不同的分支。讓版本管理更輕松,讓持續內建更高效,兼顧管控與能效。
3)成效收益
a.研運效能的整體提升
藍鲸PaaS平台和嘉為藍鲸DevOps平台在東風集團的成功落地,标志着東風集團的項目管理、靈活協同、代碼管理、自動化流水線、編譯建構、制品管理、代碼掃描、品質紅線、測試管理、度量資料和持續部署等數字業務研發運維全場景實作了工程能力上的全面覆寫和資料貫通。
需求管控場景:
基于靈活協同工程能力,根據不同項目需求可使用傳統瀑布式和靈活研發等不同研發模型。多數項目(如「智能助手」)成功實作靈活項目管理,采用靈活協同工具進行Sprint疊代開發,大幅提升需求傳遞效能;部分項目雖然受限于管理需要,最終回歸了瀑布模式,但也吸納了靈活實踐經驗,圍繞提升業務價值進行了過程優化,實作了需求的統一線上化管理,提升了需求傳遞效率。
圖 :需求燃盡圖
品質管控場景:
基于藍鲸代碼庫完成統一規範托管,同時使用代碼檢查、品質紅線進行品質管控,采用增量掃描的功能控制代碼的告警、圈複雜度、重複率等,并對項目中重要的微服務、應用工程代碼進行掃描品質管控,增量的代碼品質抵達标準要求,整體代碼品質提高了30%。
圖 :統一代碼管理
圖 :品質紅線攔截不合格代碼
應用釋出場景:
基于自動化工程能力實作了持續內建、持續部署和自動化釋出,從手工釋出逐漸轉向半自動化,再由半自動化轉向全自動化,釋出效率整體提升了70%。
圖 :CCI實作持續內建、持續部署和自動化釋出
度量分析場景:
通過一體化平台,實作研運全場景資料的統一收集和多元分析,基于度量工程能力建設起子公司級、項目級可視化大屏和各類度量模型,統籌分析數字研發項目研運近況,幫助IT管理層及時發現瓶頸,定制改進政策。
圖 :研運可視化大屏
b.流程規範的嚴格執行
結合東風集團數字業務研發現狀與DevOps建設目标,東風集團建立了從項目管理、需求管理、開發管理、測試管理到釋出管理的全系列DevOps标準規範,并輔之以對應的操作指南,幫助研發各端進行管理細化和能力提升;同時在多個項目試點實施過程中進行了宣導推廣和修訂優化,保障制定的标準規範在實際DevOps研發過程中具有實用性和指導性。
圖 :DevOps研發流程
東風集團堅信通過流程可以為數字業務傳遞的每一環節保駕護航,而通過專業工具和專家指導去守護流程習慣,則可以讓産研團隊專注在實作更重要的産品價值上。經過DevOps平台的引入和靈活教練的輔助,逐漸讓靈活流程成為東風集團的組織習慣,進而讓産研團隊專注在更重要的業務快速響應、産品價值持續傳遞、業務持續營運上來。
圖 :DevOps管理标準規範與DevOps平台操作指南
c.組織體系的賦能優化
在東風集團DevOps實際建設過程中,為了減輕靈活轉型過程中組織和人員所受到的壓力和阻力,東風集團資訊部攜手嘉為藍鲸聯合打造了一整套從DevOps理念導入、基礎教育訓練、貼身輔導、能力考核到持續優化的教育訓練課程,幫助研發組織進行知識教育訓練、工作宣導、能力提升和試點推行,并最終脫離外部顧問實作獨立靈活疊代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