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書·練筆·引領——我的十年專業成長之路

作者:奇文共賞析
讀書·練筆·引領——我的十年專業成長之路

自2012年8月參加工作以來,算一算,到今天剛好十年了。古代聖賢喜歡以十年為期來劃定人生,定為: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等。而周恩來也在報國奮鬥時立誓:面壁十年求破壁。看來,十年是歲月的沉澱,更是生命中一個标志性的刻度,标志着總結過去,計劃未來。

今天,借“西雙版納比鄰閱讀”這個公衆平台,向廣大書友們認真審視一番個人專業成長之路。回 望,是為了更好地出發,不忘來路,砥砺前行!

在紫陌紅塵,似水流年裡,我曾築了一個青春的夢,一個國文教師夢,并為之砥砺、雕琢。十年一夢,一夢就是十年,這曆程中有一段段難忘的剪影。

十年前,我沒有選擇從事文秘工作,而是帶着對教師職業的熱愛和對教育事業的憧憬,我來到XX中學。回首過去的十年,我真的很感激學校給了我曆練的平台,包容着我慢慢的成長,讓我感覺到學校大家庭的溫暖。同時也很感激身邊的上司和前輩,因為他們是我成長道路上真正意義的導師

從教十年,如果說我在教學上有些許進步的話,離不開師傅傾囊相授,嚴格要求。初到學校,四顧茫茫。正是她們的引領和教誨讓我步入教學正軌。最後,也要感謝我的學生,是他們對知識的渴求和身上的閃光點成就了我,讓我筆耕不辍,不斷超越自己。

讀書·練筆·引領——我的十年專業成長之路

1

Part.1

讀書,乃汲取知識養分之根莖

全國中語會理事長、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主編顧之川說過,讀書乃作文之根。為何說,讀書是作文之根呢? 淄博市教研室的王玉強老師認為,因為讀書,你的思想境界會提升;因為讀書,你的認識世界的能力會提升;因為讀書,你的視野會更開闊。

對于讀書的重要性,無論怎樣強調都不為過。我認為,讀書不僅是作文之根,還是一個人立身、修德、敬業的根本。讀書,也一直是我最大的愛好。我也通過讀書,不斷地汲取知識的養分,不斷地改變自己的命運。小時候,書本非常匮乏,除了課本幾乎就沒有多餘的書可讀,但為了滿足求知欲,我就找老師借書來讀。那時喜歡連環畫和《故事會》,也喜歡講故事、聽故事,喜歡看李闖王、楊家将、《戰國策》等曆史故事,也喜歡神筆馬良等童話故事。

後來上了國中,喜歡上了莫泊桑的小說、印度的佛教故事以及武俠小說。到了高中,《思維與智慧》成了我每期必看的雜志,那時非常喜歡富有哲理又有詩意的文字,也在那個時候,第一次接觸到了《紅樓夢》。當看到老師遞過來的三大學破損殘舊的《紅樓夢》時,我深切感受到了文學的厚重感和曆史感。從那時起,喜歡上了那些富有年代感的書籍。至今,我養成了一個喜歡淘和收藏舊書的癖好。

在大學期間,圖書館是我待得較多地方。每次浸泡在浩如煙海的圖書館時,仿佛置身于溫柔富貴鄉、花柳繁華地,令我忘記了時間。那種“飒爽無塵嚣,靜适心所喜”的讀書日子,是我一生最美好、最懷念的。除了看書,我也淘書。與吳春來老師一樣,大學畢業時,我也往家裡捎去了幾箱書。大學期間我學的專業是文秘教育,畢業時我禁不住對文學的喜愛選擇去應聘中學國文教師。

工作以來,在參加名師工作室的時候,我除了閱讀主持人推薦的教育教學方面的書籍外,我購買和閱讀了熊芳芳老師、徐昌才、董一菲、孫紹振、顧之川、溫儒敏、錢理群、王棟生、吳春來、餘黨緒、李仁甫等當今國文名家的大部分著作。此外還廣泛涉獵他人推薦的關于文藝、哲學、政治、軍事方面的書籍,讓自己的課堂豐富起來。隻見書架上的書越來越多,囊中越來越羞澀,用“一世稱窮雙手潔,平生誇富滿樓書”來形容再貼切不過了。

作為一名閱讀愛好者,我在每個班建立了“讀書角”,号召大家“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我經常把自己購買的書籍提供給學生閱讀,還呼籲每位同學為班上捐獻一本書籍。在課堂上經常和他們交流一些閱讀體會,教學相長,共同進步。

以前有人不解地問,讀那麼多書究竟有何用時?我當時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随着讀的書多了,我找到了答案。讀書有三用也:一者提升了自己的思想境界;二者開闊視野,增長才幹;三者提升了為人之道,為文之道。

讀書·練筆·引領——我的十年專業成長之路

2

Part.2

練筆,讓生命開出思想之花朵

作家汪曾祺說:“要長葆思想的活潑,最好的辦法是寫文章。為寫文章,就要多讀一點書。”俗話也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文章之“炊”,就是從字、詞、句之“米”組成的,這一切都從書本中來。大量的閱讀,我們可以掌握無數精詞妙句,積累大量人物思想,記住許多新奇嚴謹的結構體式……,而這些都是寫作必備的條件。

可以說,讀書與寫作不可分割,吐納之間,天然自得,盡顯文墨風采。試想王勃肚子裡如果不裝有前人的那麼多佳詞麗句,決不可能即席揮就那篇《滕王閣序》。

在大學期間,我也通過閱讀提升了自己的寫作能力。還在國家核心期刊--上海《秘書》雜志社上發表過《國有企業對秘書的要求》等科研論文,在省級刊物《雲南師範大學校報》、《雲南師範大學學生工作簡報》和校級刊物《宿管專刊》、《昕潮》上發表過《尋找理想與現實的交集》、《玉樹,堅強永駐》、《寫給母親》、《老師,我想對您說》、《淺談周易》等多篇文章;還在“烏有之鄉”網站上發表過《不為君王唱贊歌,隻為蒼生說人話》等針砭時弊的文章;參加征文比賽的文章《讓我們心手相連,鑄就和諧新校園》、《心系吾民,惠澤百家》也分獲校級一等獎和二等獎。

在做好自身教育工作的同時,積極主動承擔學校的一些兼職工作,在辦公室負責草拟各類文書,包括招生宣傳、工作報告、以及黨務總結報告,進而提升了寫作能力。工作之餘,我在一些刊物上發表過一些詩詞、散文、論文。2017年9月30日,我的新聞通訊《為建設和諧安定小區而奔走的楊先端老師》被刊登在《西雙版納報(傣鄉周末)》頭版;2018年5月12日,我的《勞動最美,夢想相随》演講比賽獲全州二等獎,演講稿被《西雙版納報》刊登;2018年7月,我的詩歌《海棠依舊香如故》被州委黨史研究室選編《海棠依舊沁傣鄉—西雙版納州紀念周總理誕辰120周年文集》并出版,在全州詩歌類征文中排第一;2019年9月22日,教學論文《創造形象,詩文有别》在武漢舉辦的新教材課堂教學示範暨新聯考報告會“青于藍杯”征文比賽榮獲全國一等獎;2020年5月,我的論文《讀書·練筆·引領》發表于《名師研究》雜志上;《英雄專題大閱讀》發表于2021年1月《天天讀寫》雜志,《記叙文人物描寫手法談》發表于2021年4月《作文指導報》上;2021年12月9日,《男兒付死生,丹心許報國——緻敬緝毒英雄蔡曉東》被選登在《西雙版納報》上;2021年12月17日,《中老鐵路賦》被選登在景洪教體局公衆号上;2022年1月17日,《西雙版納最美的風景是人》被選登在景洪教體局公衆号上;2022年3月29日,《死生亦大,豈不痛哉》被在景洪教體局公衆号轉載分享;2022年5月7日母親節前夕,《緻敬偉大母親》的文章被《西雙版納報(綠寶石)》選登。

我也經常把自己獲獎的文章拿來和學生分享,鼓勵學生參加征文比賽,讓學生嘗試成功。2014年6月指導學生參加“一訓三風”征文比賽,我的學生包攬過半獎項,我也被評為優秀指導教師;2014年7月在指導學生參加“中國夢”主題教育讀書活動中,榮獲得征文指導二等獎;2018年9月指導學生參與“中國夢”征文比賽,學生表現突出,我也被評為優秀指導教師;同時我不斷嘗試下水作文,努力為學生提供良好示範。班上湧現出一批文學愛好者,2019年11月16日,學生的作文《我不懼怕成為這樣的姑娘》被《XX報(教育周刊)》選登,2021年9月10日,兩位同學的《一朝沐杏雨,終生念師恩》、《親吾師,信其道》和我的《教師節裡話師恩》同時被刊登在《西雙版納報》教師節專刊上。2022年4月15日,我指導學生的《點點春 雨潤萬物》被《西雙版納報(綠寶石)》選登。

這些努力成果,讓我對教師這門工作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作為老師,我們最大的幸福不是通過教育讓自己名利雙收,而是能夠培育出一批批學有所用、令人驕傲的學生。身為教師,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會影響和改變學生的一生。是以我們要潛心治學,甘于奉獻,努力為學生未來的成長奠定基礎,鋪平道路,教會他們做人的真谛、生存的道理。

3

Part.3

引領,是專業成長路上之明燈

一個人成長路上離不開引路人。如果說我在教學上有些許進步的話。我首先要感謝我的師傅的傾囊相授,嚴格要求。師傅工作追求完美,事無巨細,賞罰分明、獎掖後進。于我而言亦師亦友,對我的要求也最嚴格。我初次上公開課《勸學》時,我備的課内容冗長、條理混亂。她耐心地指導了我,并幫我修改課件到深夜。結果公開課被我上得一塌糊塗。在評課時,師傅毫不避諱地指出我存在問題,并不斷督促我改正,現在終于有所改變。羅老師溫文儒雅,雍容大度,會尊重和聽取組内老師的心聲,也給了我很多無微不至的關心和幫助。初到民中,四顧茫茫,正是她們的引領和教誨讓我步入教學正軌。同時也要感謝名師工作室兩位特級教師的言傳身教。陳老師對待工作具有一絲不苟的謹嚴精神和極大的工作熱情,始終是我學習的榜樣。餘老師博覽群書、酷愛寫作、敢講敢言,令人欽佩。

此外,我也向全國一些名師學習。2019年9月22日在武漢舉辦的新教材課堂教學示範暨新聯考報告會上,我有幸聆聽了熊芳芳、餘黨緒、吳欣昕、趙長河等名師的授課,他們對我的啟發和引領也比較大。熊芳芳老師上的《促織》一文,摒棄了老師慣用的文言串講方式,她力求突出“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特征,不求“字字落實,句句清楚”,而務使學生對課文内容有整體的感受,這種教學方式讓我很有觸動。此外,她對文本的解讀之深之廣達到了常人難以企及的地步。餘黨緒、吳欣歆、趙長河三位老師都十分注重整本書閱讀的指導,餘老師側重于整本書閱讀的思辨讀寫,吳老師側重于整本書閱讀的推進政策和補充閱讀,而趙長河老師注重于整本書閱讀如何開展、如何命題等等。

在2020年疫情期間,一些名師的網絡公益課讓我大有收獲。如熊芳芳老師講的《聯考微寫作全教程》和《聯考國文應試技巧》讓我在寫作、詩歌鑒賞、散文閱讀上深有啟發;李仁甫老師主講的《如何指導學生寫議論文》在思維更新、素材摘抄、科學審題、靈活構思方面給我寫作指導提供了重要借鏡;吳春來老師主講的《閱讀引領:讀書讓專業崛起——影響我成長的是本書》慷慨激昂令我印象深刻,尤其是他倡導的“五多課堂”讓我領悟到教育之法、教育之谛。

對一些國文名家,如孫紹振、董一菲、王棟生、徐昌才、季江勇、龔志民等名師,我始終有一種“雖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景仰之情,盼有朝一日能夠當面請教,領略他們的風采。幸好還有他們書籍,讓我可以見字如晤,如見其人,聲息可辨!

愛好讀書、勤于練筆、名師引領,這便是我的專業成之路。一路走來,詩書作陪,不覺孤單;一路跋涉,筆耕不辍,沒有虛度;一路向前,因有名師,不畏将來。

十年了,白雲蒼狗,世事變遷,而不變的是我的一顆追夢赤子心、一腔國文情。流年碎影,忘不了的是國文;歲月滄桑,老不去的是夢想。我的十年跌跌撞撞、有苦有甜,但願我未來的十年繁華滿途、桃李無邊。最後,我還想說的是,作為教師,我沒有尊貴的地位,也沒有一點特殊的權力;沒有顯赫的聲名,更沒有萬貫的财富,但每每想到“明年再有新生者,十萬龍孫繞鳳池”的美好願景,心裡就會充滿了這份職業特有的幸福感。

讀書·練筆·引領——我的十年專業成長之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