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鳄雀鳝網上一二十元可買到 建議規範水生寵物銷售與管理

作者:南方都市報
鳄雀鳝網上一二十元可買到 建議規範水生寵物銷售與管理

紅火蟻是全球公認的百種最具危險入侵物種之一。 新華社發

鳄雀鳝網上一二十元可買到 建議規範水生寵物銷售與管理

8月25日,河南汝州市雲禅湖抽幹湖水抓捕“怪魚”。 新華社發

河南汝州抽幹湖水耗時約一個月捕獲鳄雀鳝,令這一外來入侵物種走進公衆視野。8月28日,南都記者注意到,在部分電商平台,鳄雀鳝的“身影”并未消失。一些二手平台賣家出售原因包括“太大了放不下”、“吃食猛,養不起了”。盡管商家提醒“養不了不能放生”,但消費者購買後的行為完全靠自律,無法完全杜絕随意放生的行為。汝州城市中央公園管理方表示,推測涉事鳄雀鳝是人為放生,“買來觀賞後發現長得太快養不了,私自放生到湖裡的”,從業人員表示,擅自放生該物種為違法行為,有關部門正在進行調查。

鳄雀鳝為何在大陸多地發現

作為外來入侵物種,鳄雀鳝的來源受到關注。

鳄雀鳝,其實不隻出現在河南,在過去的數年裡,鳄雀鳝現身多地水域,廣東、廣西、福建、四川、江蘇等多省份,均有鳄雀鳝的野外分布記錄。

原産于北美洲的鳄雀鳝為何會在大陸多地被發現?

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産研究所研究員牟希東曾多次參與廣東鳄雀鳝抓捕工作。他介紹,目前廣東省廣州、佛山、深圳、肇慶、汕尾等地均有發現。特别是2019年廣州白雲湖鳄雀鳝事件引起廣泛關注。第一,廣東省是大陸觀賞魚貿易發達的地區,鳄雀鳝作為一種觀賞魚被引進,而且引進後也在本地實作了繁殖。第二,廣東觀賞魚文化盛行,雀鳝也稱為“福鳄”。第三,廣東亞熱帶氣候,加上鳄雀鳝沒有天敵,适合其在本地生存。

基本确定是人為放生

從發現鳄雀鳝的地點來看,主要集中在小區的水域内和公園裡的湖泊,從數量來看,有的地方出現了一條,有的地方則出現了多條。

國家大宗淡水魚産業技術體系外來物種入侵防控崗位科學家顧黨恩介紹,鳄雀鳝本來屬于觀賞魚,除了在售賣環節,并沒有大規模養殖。普通市民即使養也就是一條兩條,因為鳄雀鳝生長的速度很快,普通水族缸養不下,一般的家庭也不可能搞個幾十米的水族缸來養。從鳄雀鳝的消費群體來看,目前主要是城市的人在養,近期發現的鳄雀鳝也是在城市,主要集中在公園湖泊、城市河道等地。“可以基本确定這些鳄雀鳝是人為放生的。”

去年1月,農業農村部等五部門曾聯合印發過《進一步加強外來物種入侵防控工作方案》,其中提到,要強化水生外來物種養殖環節監管,推進水葫蘆、福壽螺、鳄雀鳝等水生外來入侵物種綜合治理。

牟希東介紹,2021年4月15日正式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這裡面規定了“防範外來物種入侵與保護生物多樣性”内容,要求制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和管理辦法。為此,今年農業農村部等相關部門制定《關于印發外來入侵物種普查總體方案的通知》,對10種主要的外來水生生物進行全國性普查,其中包含鳄雀鳝。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農業與農村法制研究中心主任任大鵬介紹,《生物安全法》第六十條的第三款明确規定,任何機關和個人未經準許,不得擅自引進、釋放或者丢棄外來物種。

今年8月1日起施行的《外來入侵物種管理辦法》明确,任何機關和個人未經準許,不得擅自引進、釋放或者丢棄外來物種。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市場

有電商變換關鍵詞出售 25元就能買一條

8月26日,南都記者檢索發現,有電商平台在相關報道熱議後,下架了鳄雀鳝活體魚的銷售。南都記者在一鳄雀鳝線上愛好群了解到,有愛好者表示,鳄雀鳝生長速度快,“兩個月長了好多,太能炫了,魚缸都變擠了”。部分愛好者透露,目前鳄雀鳝線上銷售管道變少,在部分電商平台上,直接搜尋無法顯示,隻能聯系相熟的商家購入。

8月27日,南都記者再次檢索多家主流電商平台發現,仍有電商商家在出售鳄雀鳝,通過變換“鄂雀鳝”“雀鳝鳄”等字眼規避“鳄雀鳝”這一關鍵詞,并在宣傳頁面打出“禁止放生、售完即止”的字眼。

有商家的鳄雀鳝商品連結顯示,月銷量在1000條以上,價格在十幾元至幾百元不等,尺寸小的10多元至25元的價格,就可以買到。此外,還有與鳄雀鳝同屬雀鳝科的尖嘴鳄在售,據公開資料,其同樣屬于不能私自放生的觀賞魚類。

有商家表示,鳄雀鳝相對較好養,對水溫水質要求不高,30℃左右即可。商家也作出提醒,鳄雀鳝為兇猛大型魚,若與其他魚一同生活,最好選擇體形接近的魚,否則會吃體形較小的魚。

在二手交易平台上,鳄雀鳝也并不難找到。賣家轉手原因顯示,有“不想養”、“太大了放不下”、“吃食猛,養不起了”等,尺寸在20厘米至70厘米不等。有商家也提醒,“兇猛大型魚隻适合在家魚缸飼養觀賞,一般養兩年可以到70多厘米”、“養大後實在養不了,一般可以賣給或者送給喜歡養猛魚的人,但一定不能放生。”

南都記者注意到,在電商平台頁面,僅8月26日,新增了不少消費者購前咨詢“養這個是否違法”的提問,不少已購消費者答複稱,“可以養,别放生就行”。

中國漁業協會原生水生物及水域生态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周卓誠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由于鳄雀鳝不是禁止交易的保護動物,目前法律沒有明确禁止售賣,這無法杜絕部分消費者購買後随意放生、丢棄。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護協會秘書長姜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建議,應請相關主管部門和專家重新評估,規範水生生物寵物市場的銷售與管理。

資料

大陸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近年來,大陸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根據《2020中國生态環境狀況公報》:大陸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态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并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219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一些外來入侵物種嚴重破壞當地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态安全,還會造成嚴重的生物污染,對生态系統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

案例

廣州白雲湖現鳄雀鳝 從業人員抽排湖水圍網捕獲

2019年2月9日,值班人員在巡查過程中,在白雲湖西湖水域發現一條體長約2米的大型魚類浮現水面。白雲湖公園水域開闊,又毗鄰多個城中村,常有市民無視勸阻在湖内野泳,肉食性的大型魚類直接嚴重威脅到人身安全。

捕魚行動從2月13日開始實施,廣州千江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專業隊伍進駐白雲湖西湖,并對約600畝水域進行分隔,隔成2個區域,合計使用圍網約1600米,配備具有抛網的機動船隻巡查鳄雀鳝的蹤迹實施抓捕。

從當天開始,白雲湖管理處通過石井河泵站抽排,已将水位降低至最低,西湖大片水域露出灘塗。14日開始下網,15日完成了300畝水域的拖網合圍,當天晚上10點完成起網,并通宵逐條排查鳄雀鳝及其他外來物種。

到16日早上10點,從業人員已捕獲一條長0.9米的小型鳄雀鳝,到2月17日下午四點半,捕撈隊伍中傳來好消息,關注的“正主兒”終于被拉網捕獲,發現時還是活蹦亂跳的,是一條與衆不同的“彎腰弓背”鳄雀鳝,體長約1.2米。

中大學生聯合學校保衛處鈎住“怪魚”

今年5月,在中山大學南校區就讀的梁同學在學校園東湖内發現一條“龐然大物”,疑似惡名遠揚的入侵物種鳄雀鳝。梁同學告訴南都記者,在捕獲這條怪魚之前,他已對其跟蹤觀察了近一個月。

“5月11日我在園東湖邊散步,然後突然看到水裡有個巨大的黑色身影,把我吓一跳。”梁同學回憶他發現鳄雀鳝的過程,“仔細觀察後,發現跟我在電視上看到的鳄雀鳝很像,知道它對水生态存在危害。”梁同學提供的視訊顯示,一條通體黑綠、滿身花紋、體型修長的大魚正在水面“巡視”,頗有王者風範,與其遭遇的小魚則紛紛快速逃離。

由于擔心這條怪魚會對湖裡的生态造成威脅,也會危害在湖邊戲水的人,梁同學迅速将情況向學校保衛處報告,并且時常到湖邊觀察它的動向,“從發現它到抓上它,我一共看到了4次。”

5月29日下午兩點多,梁同學和學校保衛處的退休幹部朱大叔帶上專業的錨魚工具,決定将這條怪魚抓捕歸案。“朱大叔有豐富的錨魚經驗,我們在湖面觀察到怪魚的身影後,他立刻把錨鈎投放出去,錨住了魚的尾巴。”梁同學回憶道,被鈎住的大魚開始劇烈抵抗,“它把湖水都攪渾了,其他魚也被吓得四處亂跳,像水開了一樣。”為防止怪魚逃脫,朱大叔又抛出第二根杆,将魚頭也錨住。随後,梁同學與朱大叔一人一杆,在湖面遛魚遛了半個多小時,直到大魚精疲力竭,才将其拖到岸邊。

上岸後,梁同學看到這條怪魚渾身覆寫堅硬鱗片,吻部長滿利牙,一副兇悍的模樣。測量得知魚長約1.1米,重量約30斤。他告訴記者,将魚交給學校保衛處後,從業人員已将其無害化處理。“這類入侵水生物對生态的威脅很大,希望大家能提高對入侵物種的防範意識,共同參與到環境保護的工作中。”梁同學對南都記者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