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外網垂釣者擒獲170斤鳄雀鳝,國内網友憂其泛濫,專家:可防可控

作者:釣界驢大嘴

國内的釣魚愛好者,可能連做夢都想着能釣獲一條百斤大魚。近幾天一位垂釣愛好者在湖北丹江口水庫接連釣獲兩條上百斤重的大青魚,吸引了不少網友的目光。

在國内,想要釣到大魚談何容易?但在國外,這樣的“巨型水怪”好像比比皆是,外網的釣魚達人時不時能釣獲數百斤的巨物。

外網垂釣者擒獲170斤鳄雀鳝,國内網友憂其泛濫,專家:可防可控

在國内垂釣愛好者看來,這樣的風景真的讓人羨慕,但也暗藏一絲擔憂:它們到了國内會不會泛濫?

這樣的“水怪”,在國内曾經掀起陣陣波瀾,多地在發現它們的身影後開始定點清除,甚至出現了全民尋找鳄雀鳝的熱潮。

重達170斤!國外釣魚達人擒獲巨型“水怪”——鳄雀鳝

近期,“海峽釣魚網”報道了一位外網的釣魚達人阿特·韋斯頓,在海的那一邊 (Sam Rayburn Lake),不僅釣獲了一條180斤重的鳄龜,還順帶擒獲了一條188磅(170斤)重的鳄雀鳝。

據悉,經過數天的打窩、找魚,韋斯頓用一大塊鯉魚肉作為誘餌,終于迎來了巨物的咬鈎。

外網垂釣者擒獲170斤鳄雀鳝,國内網友憂其泛濫,專家:可防可控

當感受到魚竿來自水下的猛烈拉力之後,韋斯頓知道有大魚咬鈎了。經過1個多小時的拼搏,他終于将這條魚拉出水面,弄到船上。

經過稱重,這是一條重達170斤的巨型鳄雀鳝,體重已經超過一名成年男性,這樣的巨型水怪,在國内真的很少見。

外網垂釣者擒獲170斤鳄雀鳝,國内網友憂其泛濫,專家:可防可控

但這樣的大魚,韋斯頓至少已經釣獲了好幾條。

早在2022年4月,他在同一個地點釣獲了一條128公斤的鳄雀鳝,比此次釣獲的這條還要更大一些。

國内網友聞之色變,甯可抽水也要消滅它

這樣的大魚,讓不少釣友羨慕不已。

但是鳄雀鳝這種“水怪”,卻讓國内網友聞之色變,擔憂它會泛濫成災。兩年前,國内曾經掀起了一陣消滅鳄雀鳝的浪潮。一些地方甯願不惜代價抽水,也要将其定點清除。

外網垂釣者擒獲170斤鳄雀鳝,國内網友憂其泛濫,專家:可防可控

在2022年8月份,河南汝州雲禅湖内出現兩條鳄雀鳝,當地曆時将近一個月,抽水近20萬立方米,直接把湖水抽幹之後,才将藏匿在涵洞中的鳄雀鳝“捉拿歸案”。

此事在國内引起了巨大的反響,給衆多網友上了一堂生動的“入侵魚類”科普課,也在全國範圍内掀起了一陣“抽水熱”。不少小區、公園紛紛采用“抽水”的方式,要将鳄雀鳝消滅幹淨。

外網垂釣者擒獲170斤鳄雀鳝,國内網友憂其泛濫,專家:可防可控

比如:

福州埔頂小區景觀池内,居民發現養殖的大魚數量越來越少,而且部分魚身上有明顯的傷痕,物業将水抽幹後發現一條怪魚,由于沒人認識又将其放回水中。

随後,有居民發現“怪魚”很像鳄雀鳝,物業再次抽水,結果發現一條兇猛的鳄雀鳝……

外網垂釣者擒獲170斤鳄雀鳝,國内網友憂其泛濫,專家:可防可控

在雲南麗江麗月湖,為了抓捕屢屢出現的鳄雀鳝,當地動用多台抽水機,連續抽水4天,才将鳄雀鳝給捉了上來。

當然,在消滅鳄雀鳝的過程中,釣魚愛好者同樣也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們手中的魚竿派上了大用場,不少釣魚達人直接用拟餌或者人工投放誘餌的方式,把鳄雀鳝打得“滿地找牙”。

外網垂釣者擒獲170斤鳄雀鳝,國内網友憂其泛濫,專家:可防可控

相比起“抽水”這種費時費力的操作,用垂釣的方式去捕撈鳄雀鳝顯得更為高效,也讓不少垂釣愛好者享受到了一次釣魚盛宴。

國内的釣魚達人們,正用自己的方式,發揮着生态保護者的角色。

入侵者還是可控的“水怪”?專家:仍舊可防可控

鳄雀鳝為何這麼厲害?會讓人聞之色變?

外網垂釣者擒獲170斤鳄雀鳝,國内網友憂其泛濫,專家:可防可控

究其原因有兩點,一是它并非本土魚類,是徹徹底底的外來入侵物種,在國内水域基本上沒有天敵,會對土著魚類造成嚴重威脅;二是人們很少有機會見到這種魚,由于對其缺乏了解,是以對它們的出現感到不知所措。

最大的擔憂,就是害怕它們會泛濫成災。

鳄雀鳝原産于北美,也算是一種“活化石”魚類,它們的種群曆史可以追溯到一億多年前,可見其生命力相當旺盛。

外網垂釣者擒獲170斤鳄雀鳝,國内網友憂其泛濫,專家:可防可控

按照常理,鳄雀鳝在國内水域沒有天敵,這讓它們在理論上有成為入侵物種并泛濫成災的潛力。然而,盡管鳄雀鳝在國内已經出現了二十多年,但它們并沒有泛濫成災,甚至在羅非魚、清道夫等外來魚類面前,顯得不值一提。

在廣東、福建等地的局部水域中,河道中的清道夫已經泛濫成災,但看起來更強大的鳄雀鳝,并沒有形成氣候。

對于鳄雀鳝這個不速之客,國内相關專家早已經着手研究它們對生态的影響。

其中,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劉煥章分析:野外鳄雀鳝應該來自人工抛棄和放養。鳄雀鳝看似個體龐大、生性兇猛,但其也有相對弱點,它們暫不具備在野外形成大範圍擴散泛濫的可能。

外網垂釣者擒獲170斤鳄雀鳝,國内網友憂其泛濫,專家:可防可控

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的因素:

第一,鳄雀鳝的性成熟時間較晚。鳄雀鳝需要大約10歲才能達到性成熟并具備繁殖能力。目前在國内發現的大多數鳄雀鳝都還未成年,繁殖能力相當有限。

而且,鳄雀鳝相當冷血,它們不像黑魚那樣,有保護幼仔的習性,孵化出來的幼魚,大部分會被其他魚類吃掉,能真正長成成魚的并不多。

第二,國内很多環境并不适宜它們生長。鳄雀鳝适合生活在25℃左右的水溫中,低于10℃時它們不僅不會繁殖,甚至無法存活。是以,在中國北方寒冷的水域中,它們的活力下降,難以生存過冬。

外網垂釣者擒獲170斤鳄雀鳝,國内網友憂其泛濫,專家:可防可控

第三,經過2022年汝州的鳄雀鳝事件之後,人們已經對這種魚形成了一種共識:那就是甯可抽水也要消滅它們。

在這種形勢下,鳄雀鳝一旦露頭必将遭到痛擊。另外,再加上國内釣魚愛好者衆多,出現鳄雀鳝的水域,肯定會迎來衆多垂釣者的輪番圍剿。

是以,專家們認為鳄雀鳝在國内自然水域的保有量并不樂觀,仍處于“可防可控”的狀态。

與此同時,劉煥章教授指出,有些人原本是抱着好奇心來養殖鳄雀鳝的,但後來随着成魚不斷長大,加上食量驚人,最後迫不得已偷偷扔掉;還有一些人是因為無知,懷着單純善念放生。

殊不知,放任這種外來有害物種棄之野外,會對本土漁業資源造成大“惡”。雖然專家們認為鳄雀鳝仍舊“可防可控”,但我們也不能是以而心存僥幸,必須保持警惕并采取措施防止它們成為真正的入侵物種。

參考資料:

海峽釣魚網——2.2米德州水怪 188磅大鳄雀鳝出水。

長江日報——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專家起底鳄雀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