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線調研丨快遞進村 讓農産品運得出、消費品進得去

作者:光明網

鄉親們收發快遞方不友善?這個看起來很日常的小事,一直是國家關心和操心的大事。特别是今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多部門各地區聚集合力,緊鑼密鼓地加快推進“快遞進村”。

上午10點,快遞員黃錠峰準時将200多件快遞裝上了客運中巴車,中巴車走的是由郴州資興市城區通往州門司鎮波水村的客運專線,這200多件快遞來自各地,今天将由中巴車把它們送往目的地。

一線調研丨快遞進村 讓農産品運得出、消費品進得去

湖南郴州資興市快遞員黃錠峰:鄉鎮比較偏遠,其實剛開始一天隻有十多(件)二十件,慢慢一個月之後就達到(一天)一百多件、兩百件。

一線調研丨快遞進村 讓農産品運得出、消費品進得去

湖南郴州資興市客運中巴司機 塗正旺:請旅客們系好安全帶,戴好口罩,馬上出發了。

黃錠峰将200多件快遞安頓好之後,中巴車司機塗正旺接過了“快遞進鄉”的接力棒,帶着乘客和快遞向村子進發。2個小時後,這些快遞就到了波水村交郵融合示範點。

一線調研丨快遞進村 讓農産品運得出、消費品進得去

蔣智麗是村子裡交郵融合示範點的負責人。她在村口開了一個雜貨店,以前偶爾幫村民也暫存一下快遞,久而久之暫存的快遞越來越多,今年她幹脆騰空了一間房屋做快遞倉庫,申請成為村裡的交郵融合示範點。

一線調研丨快遞進村 讓農産品運得出、消費品進得去

謝世紅是村裡的網購達人,也是往蔣智麗店裡跑得最勤快的人,這次她在網上買了一瓶防蚊蟲噴霧,從手機上下單到收到快遞隻用了三天時間。

一線調研丨快遞進村 讓農産品運得出、消費品進得去

湖南郴州資興市波水村村民謝世紅:我差不多每天都有(快遞),因為我有幾個小孩子,我也喜歡在網上購物,現在的東西又很好。我們在村上的快遞點取貨,省時又省錢,特别友善。

這樣“買買買”的生活謝世紅以前可不敢想。過去波水村村民網購的商品隻能送到20公裡以外集鎮中轉點,村民取一趟快遞不僅來回路費要花上10多塊錢,時間也要半天以上。不久前資興市正式啟動交郵融合後,波水村有了自己的快遞點,村民們網購的熱情一天比一天高。

一線調研丨快遞進村 讓農産品運得出、消費品進得去

湖南郴州資興市波水村村民謝世紅:(以前)我們是要到鎮上買東西,要走兩個多鐘(小時)的路才能到鎮上,是以現在在網絡上買東西好友善的,吃的用的穿的現在全在網絡上買。

硬化路修到家門口,村村通客車打通了資興農村快遞的最後一公裡。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湖南郴州資興市已經建立了11個鎮級物流網點,20個村級物流網點,最高峰每天下鄉郵件達到1500件。下一步,資興市還将不斷完善農村客貨運輸和郵政快遞服務網點,讓農産品運得出、消費品進得去。

邊陲小鎮漁民的緻富經

快遞進村,讓更多的鄉村納入了現代化的物流網絡。在黑龍江一個邊陲小鎮,記者看到,随着物流毛細血管不斷打通,漁民們通過網絡,把開江魚賣到了全國各地的食客家中。

在虎林市虎頭鎮的烏蘇裡江畔,一艘艘漁船正在江面撒網捕魚,漁民湛玉龍剛打上來一批活魚,就用手機拍下視訊發送到朋友圈和好友群中,每天他都用這樣的方式“上新”,不一會兒,陸續就有顧客下單。湛玉龍把魚帶回自家魚行後,立馬打氧裝袋,通過四通八達的快遞網絡運到全國各地消費者的家中。

一線調研丨快遞進村 讓農産品運得出、消費品進得去

漁民湛玉龍:以前物流不發達的時候,我們虎頭本地打回來的江魚,基本上就賣給本地的、虎林周邊這些地方。現在不一樣,網絡發達了,全國各地基本上最遠的地方發到廣東、上海這些地方,回購率也特别高,我們的營收也特别好。

一線調研丨快遞進村 讓農産品運得出、消費品進得去

賣到各地的魚多了,漁民賺的錢就多了;漁民收入多了,消費潛力也随之提升。清晨,在虎林市虎林鎮上的一家水果超市,從業人員正在擺貨,一批批從南方空運的芒果、火龍果、鳳梨,被碼放得整整齊齊。新鮮的水果吸引着周邊的消費者一大早就來采購。

一線調研丨快遞進村 讓農産品運得出、消費品進得去

消費者代雨欣:像我前段時間在南方旅遊,吃的他們當地水果都特别甜,然後回來發現在虎林也(能)吃到這麼好吃的水果,價格也特别經濟實惠。

保鮮小葡萄 打開國際大市場

葡萄由于保鮮期短,難以銷售到較遠的地方。在江蘇鎮江,随着産地冷藏保鮮能力和冷鍊物流大大提升,不但把葡萄賣到了城裡,還賣到了海外。

一大清早,從業人員正在為即将要出口新加坡的一批葡萄進行最後的準備工作。

一線調研丨快遞進村 讓農産品運得出、消費品進得去

江蘇句容市茅山鎮丁莊葡萄分揀中心分揀組組長吳陽:我們現在每周都會發一次到新加坡、馬來西亞這些地方,賣得還是非常好的。

在過去,江蘇丁莊的葡萄銷售大多走線下管道,面對周邊城市乃至全國各地的大量訂單,因為缺少保鮮冷藏設施,線上銷售管道無法進一步拓展。

一線調研丨快遞進村 讓農産品運得出、消費品進得去

江蘇句容市茅山鎮丁莊葡萄分揀中心分揀組組長吳陽:原先我們是在常溫下直接進行冷鍊裝車,那我們的溫度沒法達到預冷的溫度,收貨标準不達标的情況下就會造成品質下降,甚至拒收的情況。

眼看着損失越來越大,等不是辦法,當地農業部門、交通部門聯合财政部門一起想對策,還請來了外地的物流專家,集思廣益。

一線調研丨快遞進村 讓農産品運得出、消費品進得去

江蘇句容市茅山鎮農業農村局局長王小軍:在葡萄采摘之前,我們就抓緊時間,在前陣子建立了5座冷庫,從一開始就把葡萄保護起來,延長它的保存期限,提高它的新鮮度。

就這樣,丁莊葡萄分揀中心建立起了1600立方米的冷庫,葡萄在完成分揀後可以直接進入冷庫預冷。

一線調研丨快遞進村 讓農産品運得出、消費品進得去

江蘇句容市茅山鎮丁莊村葡萄種植戶孔白凡:以前咱們一畝地的損耗在2到3成,自從合作聯社建了冷庫之後,我們剪下來的葡萄全部送過去,損耗已經大大減少,幾乎在1成不到。

随着冷庫使用率的提高和損耗率的下降,丁莊葡萄的訂單量比之前增加了近5成,面對驟增的訂單量,現有的技術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在種植戶的強烈要求下,葡萄合作聯社對冷庫空間進一步優化,重新劃分了發貨區和儲存區,在采摘期間就介入恒溫冷鍊技術,有效減少了葡萄入庫到發貨期間的損耗。

一線調研丨快遞進村 讓農産品運得出、消費品進得去

江蘇句容市茅山鎮丁莊葡萄分揀中心分揀組組長吳陽:我們的冷庫是跟我們的升降平台、發貨區域是連在一起的,那我們的葡萄從無塵工廠中的房間修剪之後,在倉儲進行預冷,直接發車,全程是一個相對恒溫冷鍊的狀态,延長我們的貨架期2—3天,就減少了我們葡萄的損耗。

吳陽告訴記者,這兩天,他們又接到了一批新的海外訂單,要求在當季供應量的基礎上再提高2成。

經銷商:今天早上分的貨全部都已經分出去,給幾家超市了。

江蘇句容市茅山鎮丁莊葡萄合作聯社外貿負責人陳玲:那邊回報怎麼樣,果品的品質怎麼樣?

一線調研丨快遞進村 讓農産品運得出、消費品進得去

經銷商:回報非常好,它有一個自己的鮮味,還有一個它的甜度非常高。

江蘇句容市茅山鎮丁莊葡萄合作聯社外貿負責人陳玲:現在我們已經在開始着手下一批的貨了。您看一下。

一線調研丨快遞進村 讓農産品運得出、消費品進得去

江蘇句容市茅山鎮丁莊葡萄合作聯社外貿負責人陳玲:我們定期會通過視訊電話的方式與新加坡那邊的經銷商取得聯系。随着我們訂單量不斷地增加,我們也形成了常态化的出口,這為我們丁莊葡萄産業的發展也注入了新的活力。

全國水果大地圖背後的“奧秘”

随着鄉村消費的“最後一公裡”和農産品進城的“最先一公裡”加速打通,越來越多遠距離的新鮮蔬果從田間走上老百姓的餐桌。

總台央視記者田琪永:在社群的蔬果便利店裡,不管是長白山的藍莓,還是雲南的葡萄、新疆的西梅,隻要是你想吃的時令水果,都可以在這兒買得到。

一線調研丨快遞進村 讓農産品運得出、消費品進得去

經銷商:像這恐龍蛋(又名杏李),像西梅頭些年都沒有,現在再遠的地方都能運過來,現在新疆、四川、雲南,現在不管什麼水果都能運過來。

一線調研丨快遞進村 讓農産品運得出、消費品進得去

一種種時令水果從産地運送到消費者手中的全流程資訊,就彙集在了眼前的這張水果地圖上。在這張地圖上,不僅可以看到各區域各具特色的水果,而且通過實時的資料更新,也見證着更多水果等農産品通過快遞這張大網直達千家萬戶的餐桌。

一線調研丨快遞進村 讓農産品運得出、消費品進得去

國家郵政局郵政業安全中心資料管理處副處長許良鋒:這幾年我們一直在推快遞進村向西部發展,像新疆包括中部地區的一些水果,越來越多通過快遞這張大網來實作它的銷售半徑的擴大。

記者對全國各主要農特産品區縣1—7月以來快遞業務量分析發現,全國有近100個區縣上半年快遞業務量增幅超過40%,其中有28個區縣快遞業務量增幅超過100%,主要涉及水果、蔬菜、菌類、農特加工産品等,集中在陝西、新疆、江西等西部省份。目前,中國郵政服務市域農特産品進城項目超1000個,年業務量超千萬件的快遞服務現代農業金牌項目100個。

一線調研丨快遞進村 讓農産品運得出、消費品進得去

國家郵政局郵政業安全中心資料管理處副處長許良鋒:這個變化的背後是整個行業能力的提升,快遞這張大網不斷從城市向農村、向鄉村延伸,原來可能我們隻是到鄉,現在我們正在大力推動快遞進村,從田間到餐桌就通過快遞這張大網來實作。

調研手記

一鍵下單,享受送貨到家的服務;足不出戶,能将自家農特産品遠銷海外……現如今,每天有1億多件包裹在農村進出。小小的包裹,一頭連着市民的“米袋子”和“菜籃子”,一頭連着農民的“錢袋子”,億萬個包裹彙聚成了快遞的江河湖海,更編織成了促進城鄉經濟循環發展的關鍵紐帶。

(總台央視記者 張勤 王琰 劉穎 田琪永 湖南台 黑龍江台 陳龍 江蘇台 徐為民 郴州台 虎林台 玉珠 句容台)

來源: 央視新聞用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