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思純官宣新戀情了!
前幾天,搖滾歌手張哲軒發博慶生,順便幫她宣傳新片。
沒提片名、不曬海報,配圖是自己的半裸照,僅在文案處用“攝影師”代指女友。
他在評論區回複了不少好友的祝福,偏偏跳過了女友馬思純。
話題登上熱搜之後,這段感情,無人祝福。
隻因張哲軒,實在太渣了!
他曾被曝睡粉、出軌、家暴……私生活非常不檢點。
但馬思純顯然已經愛慘了,曾發文稱很幸福。
去年2月,有媒體拍到兩人牽手壓馬路,很是親密。
8月,兩人和親友聚會再次被拍到,張哲軒還與馬思純母親擁抱。
11月,馬思純穿着寬松、被媽媽攙扶,被曝已婚。
今年4月,有網友在英國偶遇兩人在餐廳用餐,有人爆料馬思純是出國待産。
如今,全網都在高喊“不要在垃圾桶裡找對象”“快醒醒”,擔心馬思純的人生會就此失控。
然而從歐豪到張哲軒,馬思純愛“壞男人”,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必然。
畢竟,她已經苦于受控良久了。
乖乖女偏愛“壞男人”
搖滾歌手大多反叛不羁,張哲軒也不例外,且為人處世很自我。
在《樂隊的夏天》這檔節目上,同行評價他的音樂,他回怼:“那是你沒聽懂。”
輪到别人表演,他在台下指點江山,“沒才華”“什麼玩意兒”“這是我最不喜歡的音樂風格”。
因為曾在曼徹斯特讀過兩年書,他總把這個城市挂在嘴邊,還是以得了個極盡嘲諷的外号:張曼樂。
大張偉問他,知不知道有人說他“裝”。
張哲軒昂頭秒答:“好多人。”
後來大張偉實在看不下去,夾槍帶棒地損他:你的人生會很坎坷的。
不過,張哲軒的“壞”遠不止于此。
他曾把前女友打進急診。
有女友,還常出軌約炮,且不做保護措施。
對方女生明顯反感,他卻說:“懷我的孩子不好嗎?”
而且他把私生活混亂當做炫耀武器,曾當着一對情侶的面,對男生說:“我睡過你女朋友。”
如果說這些網友爆料有造謠之嫌,那麼新褲子樂隊的主唱彭磊說的話,就顯得有些意味深長了。
他和張哲軒同在搖滾圈,曾當衆說:“希望女兒小時候就多見識一些像小樂這樣的壞人,在青春期叛逆的時候才不會被拐走。”
而就是這樣一個“壞人”,讓34歲的馬思純愛得深沉,重回青春叛逆期。
其實這也不是馬思純第一次喜歡這一款了。
她的前任歐豪,家境普通,高中時就開始打工。參加《快樂男聲》時靠着痞帥形象脫穎而出,被海清封神,後拿下亞軍。
兩人因為《左耳》相識,見第一面,歐豪就直說:怎麼找了個這麼胖的黎吧啦?
馬思純一點沒生氣,反而乖乖跟着他運動減肥,且日久生情了。
當然,歐豪沒張哲軒“壞”。
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有一個共同點——身上有股反叛勁,和人相處有攻擊性。
而這,恰恰是乖乖女馬思純最缺少、最渴望的。
找愛情?她其實是在找自己
當年試戲《七月與安生》的時候,馬思純更想演安生,因為喜歡角色身上的熱烈肆意。
陳可辛拒絕了她,因為她一看就是從小被保護得很好。
她成長在一個非常正統且殷實的家庭,從小被小姨蔣雯麗帶着演戲。
不滿20歲,她已經演了多個女一号,到28歲就拿下了金馬影後,可謂人生開挂。
但這背後,是她一直被規訓着,迎合别人的期待。
父母教育她:要聽話、要懂事。她便從小就做“好好小姐”。
在高速上,因為害怕麻煩司機,她會一直憋着不上廁所。
中學時,她遭遇了校園霸淩。
同學在她的飲料裡倒抹布水、粉筆灰、拖把水,當衆朗讀她寫給朋友的信……
她不敢反抗,反倒越來越自卑。
後來周冬雨拍了有校園暴力元素的《少年的你》,問她如果背後被籃球砸頭,會怎麼辦?
馬思純依舊說,定在那裡一下,不敢動,然後趕緊走,因為“根本不敢直視這個人”。
《左耳》的原著饒雪漫也說過,馬思純根本不會對人發脾氣。
成名之後,馬思純想要“滿足”的人更多了。
因為總被說資源咖,她曾在節目裡向蔣雯麗訴說自己的沖突和不解。
她是易胖體質,曾經差點落選《左耳》、演《第一爐香》也被嘲像《駱駝祥子》裡的虎妞,身材三天兩頭上熱搜。
她就把自己陷進了減肥、發福的死循環裡。
要拍戲就幹餓着,經常7天不吃一頓飯。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減肥是她人生最重要的事。以至于被問到2021年最開心的事,她脫口而出是變瘦。
馬思純的自卑和讨好,也沿用到了戀愛上。
她曾說:“愛一個人的時候,就是卑微到塵埃裡,然後開出一朵花來。”
初戀是花了三年時間,寫情書、送禮物,小心翼翼追來的。
和歐豪在一起的時候,她常全力幫他賺吆喝。那句“七月是歐豪的”,簡直情意滿瀉。
然而,在采訪中被問到“歐豪是誰的呢?”時,歐豪脫口而出:是自己的。
在這段感情裡,誰更自信,可見一斑。
無論事業還是感情,當她努力迎合,都始終沒有好結果時,“乖乖女”價值體系開始崩塌了。
馬思純抑郁了。
有将近200天,她消失在人前,不接綜藝、沒有新戲。
後來上節目,她說起自己的抑郁症經曆,依然還會強調,吃藥讓她3天胖了8斤。
顯然,所有所謂的問題,說到底都是她看待自己的方式出了問題。
“消失”的時間裡,她養花、遛狗、看脫口秀、和張哲軒戀愛了。
至少在狗仔的鏡頭裡,她如今看上去輕松自在。如她自己所說,“精神狀态很好了”。
*注:文章配圖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寫在最後·
部落客反褲衩陣地說:馬思純官宣戀情後,身邊很多媽媽都很焦慮。
因為一想到自己辛苦保護長大的寶貝,可能會被壞男孩拐走欺負,就恨不得親自下場,替孩子鏟除世上所有渣男。
這幾天,馬思純因為交通違規,再次上了熱搜。
網上便充斥着“一個被窩睡不出兩種人”和“拯救馬思純”的兩撥言論。
我想到心理學的一句話:放棄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
在我們看來,家世好、性格好的馬思純,總在找樣樣不如她、和她完全兩極化的夫妻。
但對她來說,這隻是她在投射一個理想化的自己。她自己也很清楚,“我特别喜歡江湖義氣很重的人,我是一個社會經曆很少的人……那種人跟我正好互補。”
前任歐豪是這樣,現任張哲軒是這樣,好友周冬雨也是這樣。
就像山本耀司說的:“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撞上一些什麼反彈回來,才會真正了解自己。”
或許有一天,馬思純從這段關系裡汲取到足夠的能量,成為了理想的自己,也就不再需要對方。
人人都隻能自渡,希望這一切選擇她都能承受吧。
同時我也想說,有些缺失的東西,隻能自己找回來。
尋找自己的邊界,比沉浸在另一個人的自我裡,實際得多。與其迷戀TA,不如趁早成為TA。
馬思純的故事涉及到了女性的自我成長,和對子女的教育理念,對你有什麼思考呢?在評論區和我們說說你對她的感情的看法吧~